如果你生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走進任何一條熱鬧的步行街,你幾乎繞不開一個名字:達芙妮。
那時的達芙妮,就像是女人們的第二個家,無論是周末約閨蜜逛街,還是發工資后犒勞自己,進商場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達芙妮的招牌。
![]()
最輝煌的年份,全國有6881家門店,從一二線大城市到縣城鎮街,幾乎千城一面。
明星代言人劉若英、楊冪、劉詩詩輪番出鏡,廣告語“漂亮不打折,美麗100分”成了無數女生的口頭禪。
2012年,它的營收突破105億港元,市值逼近170億。達芙妮穩穩坐在“女鞋第一品牌”的寶座上。
可如今再回頭看,當年的鞋王幾乎成了“絕跡物種”:門店縮到只剩幾百家,2015到2019年間虧損40億,市值蒸發98%,2020年甚至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一代鞋王,短短十幾年間從巔峰墜落。
01
故事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
張文儀,一個來自臺灣的鞋匠,靠著一手制鞋手藝,決定南下到大陸碰碰運氣,那時的福建莆田,還只是個代工聚集地,沒什么響亮的品牌。
他租了個小作坊,做的鞋質量過硬,價格卻很親民。
主打口號是“百元鞋,千元質”,再加上敢于承諾“三包服務”,一下就打動了消費者,批發商爭著拿貨,銷量一路走高。
1987年,他又拉上妹夫陳賢民,兩人合伙成立永恩國際,先在香港做出口,把鞋子賣到美國。
沒多久,訂單滾滾而來。
![]()
眼見機會在大陸,1990年,他們正式注冊品牌“達芙妮”,開始殺回內地市場。
定位很精準:做大眾女鞋,讓普通女人也能穿得漂亮。
這一步棋,踩在了時代節奏上,改革開放帶來的消費升級,女性開始追求時尚,但高端品牌太貴,市場急需價格合適的漂亮鞋。
達芙妮,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九十年代中期,張文儀看準零售的紅利,推動直營+加盟并行模式,鞋廠自己生產,門店自己賣,利潤全留在集團內部。
![]()
結果,達芙妮就像開了掛一樣狂奔:
1997年,門店數突破1000家;
2003年,超過3000家;
到2012年,沖上6881家,真正做到了滿街都是。
明星代言的打法,也幫品牌刷足了存在感,劉若英的知性、楊冪的俏皮、劉詩詩的優雅,覆蓋了從都市白領到學生群體的全層次人群。
“漂亮不打折,美麗100分”的廣告語,在公交站牌、電視臺、雜志封面鋪天蓋地。
很多女生的記憶是這樣的:發了工資,第一件事是和同事去達芙妮試鞋,店里幾乎總是人頭攢動,試鞋區的凳子永遠不夠坐。
![]()
2012年,達芙妮的營收達到頂峰,105億港元,市值飆到170億,彼時它在女鞋行業的地位,就像今天的海瀾之家在男裝界。
可繁榮往往也是危險的開始。
02
家族企業的最大問題,從來都不是市場,而是人心。
張文儀和妹夫陳賢民,一個管市場,一個管工廠,早期配合無間,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矛盾不可避免。
1998年,兩人分歧徹底爆發,陳賢民一氣之下甩手去了加拿大養老。
偏偏這時候,張文儀自己也攤上大事,他跑去臺灣投資食品廠,結果卷進假土地買賣。
2004年案子敗露,他潛逃三年,2007年在澳門賭場被捕,判刑一年。
企業失去了穩定的掌舵人,庫存像山一樣堆起來,渠道混亂不堪,最后沒辦法,只能把陳賢民請回國,重新救火。
![]()
這一出出家族戲碼,讓達芙妮徹底暴露了軟肋:公司沒有制度,靠的是親戚和信任。
親戚一旦鬧掰,整個公司就跟著一起搖晃,鞋子做得再好,也擋不住家族翻臉。
在張文儀和陳賢民漸漸退場后,公司需要新一代接班人。
于是,陳賢民的兒子陳英杰登上舞臺。
問題是,這位少東原本的夢想是當搖滾歌手,根本沒接受過什么管理訓練。
23歲就被硬推到總經理位置,底下老員工誰服?
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膽勁。陳英杰上任后,甩出“三板斧”:
第一,請S.H.E代言,強調年輕化。
第二,自建電商平臺“耀點100”,和百度、雅虎合作,搞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第三,稀釋家族股權,引第三方投資,讓公司更市場化。
短期內,這些動作帶來了光環,2012年,營收和門店雙雙沖頂。
![]()
可從長遠看,這些“改革”其實留下了致命隱患。
加盟商體系被破壞,直營負擔過重;自建電商平臺沒打贏淘寶京東,白白燒掉巨額資金;股權被稀釋后,家族內部對立更尖銳。
年輕人的沖勁,往往和經驗成反比。
03
2015年開始,達芙妮的財報就不好看了。
2015年虧損3.8億,2016年虧8.37億,2017年再虧7.42億,2018年更是虧掉10億,四年累計虧損超過30億,到2019年總額達到40億。
與此同時,門店就像被按下了“關門鍵”:
2015年關805家,2016年關1030家,2017年關1009家……
從巔峰的6881家,一路跌到只剩幾百家。
![]()
市值也跟著斷崖式下跌:從170億港元,跌到不足3億,幾乎等于被市場判了“死刑”。
曾經一條街兩家達芙妮,如今整個商圈都找不到一間。
就在公司搖搖欲墜的時候,陳英杰的私生活也成為媒體的焦點。
2010年,他在酒局上認識了比自己小13歲的演員韓雨芹,張國立的徒弟。兩人很快陷入熱戀。
陳英杰的求婚方式堪稱教科書級豪氣:三亞海島包場,婚禮上12臺賓利迎親,震驚四座。
婚后,他頻繁缺席公司會議,注意力更多放在家庭生活上,甚至有傳聞說,他為韓雨芹定制鑲鉆高跟鞋,成本上萬卻賣999元,被內部人譏諷為“愛情工程”。
于是,“紅顏禍水”的標簽很快被貼在韓雨芹身上。
![]()
可冷靜來看,達芙妮的敗局,早在她出現之前就埋下,戰略失誤、渠道失衡、家族內斗,才是真正的核心原因。
韓雨芹的存在,只是讓故事更有戲劇性。
企業的倒下,人們總想找個浪漫化的解釋,可惜,真正殺死達芙妮的,不是女人,而是管理。
2020年,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轉型線上。對外說是輕資產化,對內其實是無奈的抽身。
很多人以為,“鞋王”的歷史就此落幕。
可2023年,它在抖音上意外翻紅,年輕消費者沒什么歷史包袱,只看款式和價格,于是達芙妮的女鞋月月霸榜。
新掌舵人王俊采取“批發+授權+直播”的打法,讓品牌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
今天的達芙妮,或許還能在抖音和直播間里找回一點存在感。可那頂“鞋王”的王冠,不知還能否找回?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