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主持這么多年來,有無數(shù)人吐槽她,爆料她的評論可以有幾千條,還不帶重復的。
![]()
盡管在觀眾眼中,謝娜似乎依舊是那個“瘋瘋癲癲”、常常搶話、說錯臺詞的主持人,但她的事業(yè)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依舊穩(wěn)居一線。
各大綜藝節(jié)目紛紛向她拋出橄欖枝,從《快樂大本營》到《乘風2024》,她的出現(xiàn)總能帶動話題熱度,收視率居高不下。
許多專業(yè)歌手和演員都驚訝于她的影響力,她一登場,鏡頭和掌聲幾乎全給了她。
![]()
她的資源為何這么好?背后到底有誰在撐腰?
這一次,被央視力邀主持中秋晚會的謝娜,“面相”真的變了!
![]()
當央視今年中秋晚會的主持人名單上赫然出現(xiàn)謝娜的名字時,整個娛樂圈和無數(shù)觀眾的反應,還是很大的。
震驚、錯愕,甚至連謝娜自己都坦言難以置信,一度還擔心會被臨時換下。
![]()
這種集體性的驚訝并非空穴來風。
在許多人的記憶里,謝娜這個名字幾乎與一系列“黑歷史”合集牢牢綁定。
網(wǎng)絡上,那些關于她主持時失言、舉止失當?shù)钠胃┦敖允牵坪醵荚谠V說著同一個結論:她“德不配位”。
![]()
可是,現(xiàn)實卻呈現(xiàn)出一種巨大的撕裂感。
一邊是揮之不去的負面標簽,另一邊卻是她那蒸蒸日上、甚至最終獲得國家級平臺頂級背書的職業(yè)生涯。
這種強烈的反差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一個渾身“業(yè)務硬傷”的主持人,為何能擁有如此強大的事業(yè)韌性?
![]()
長期以來,謝娜廣受詬病的“瘋癲”風格,被無數(shù)人視為其專業(yè)能力的硬傷。
但換個角度看,這或許并非純粹的業(yè)務缺陷,而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差異化打法,是她在殘酷的綜藝江湖里搏出位的一把利刃。
在娛樂綜藝這個特殊場域,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制造氣氛、打破僵局。
![]()
謝娜的“太陽女神”和“開心果”標簽,正是這種價值的直觀體現(xiàn)。
她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確保節(jié)目永遠不會冷場,能讓任何一個可能尷尬的場子瞬間熱鬧起來。
這種能力并非只是咋咋呼呼。
在混亂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一種驚人的臨場應變力。
![]()
一次與康輝同臺,現(xiàn)場燈光突然熄滅,一片漆黑。
正當所有人不知所措時,謝娜立刻笑著高喊,這是節(jié)目組在給康輝過生日,用一個巧妙的玩笑瞬間化解了播出事故的尷尬。
連一向嚴謹?shù)目递x,事后也對她這種機智表示贊賞。
![]()
當然,這把武器的代價也同樣高昂。
它的殺傷力極度依賴于環(huán)境和搭檔。
在《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上,有何炅這樣一位默契十足的“兜底者”,她的跳脫和無厘頭才能被穩(wěn)穩(wěn)接住,轉(zhuǎn)化為恰到好處的笑料。
可一旦脫離了這個舒適區(qū),這套打法就極易失控,造成金星口中那種“要么熱到爆,要么尬到底”的兩極化效果。
![]()
在金鷹獎頒獎禮上,當康輝嚴肅探討主持人如何應對突發(fā)狀況時,她的連連打岔讓對方直接表示“沒辦法正常溝通”。
面對劉德華,她輕浮地當場拆穿別人的魔術,提出的問題讓天王都忍不住評價她“精神不太正常”。
![]()
更不用說在岳云鵬動情講述女兒教育問題而哽咽時,謝娜那句刺耳的“他哭了”和“你女兒不快樂”,幾乎成了她共情能力缺失的鐵證。
這種風格,為她帶來了無可替代的國民度,也為她的專業(yè)形象埋下了長期的隱患。
![]()
如果說舞臺上的表現(xiàn)充滿了爭議,那么舞臺之下,謝娜真正的“護城河”則堅不可摧。
支撐她穿越風浪的,并非什么神秘的后臺,而是她通過長期“利他”行為,編織起的一張巨大且牢固的社交資本網(wǎng)絡。
圈內(nèi)人都知道,她對朋友的幫助,從來不是蜻蜓點水式的客套。
![]()
當年楊迪在節(jié)目中的位置岌岌可危,是謝娜力排眾議,甚至不惜以罷錄為代價,為他爭取到了一個固定的席位。
在楊迪因外貌而遭受歧視時,她更是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公開力挺,為他提供寶貴的曝光平臺。
![]()
這種“義氣”同樣體現(xiàn)在她的丈夫張杰身上。
在張杰事業(yè)最艱難的低谷期,謝娜動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人脈和資源,幫他一次次重回大眾視野。
對于老友李維嘉,當他遭遇事業(yè)和個人雙重危機時,謝娜給予的不僅是精神上的鼓勵,更有實實在在的工作機會幫扶。
![]()
這種深度扶持,為她贏得了圈內(nèi)的核心口碑。
而她朋友圈的廣度,同樣令人驚嘆。
她能請動幾乎不上綜藝的高圓圓破例登場,胡歌、陳喬恩等一眾好友在她需要時總會出面力挺,就連經(jīng)紀圈的大佬杜華,也與她是多年的閨中密友。
資深前輩倪萍曾用一句話精準地概括了謝娜的這種能力,稱她既有“撐起一把傘的能力”,也有“收起一把傘的智慧”。
![]()
這已經(jīng)超越了單純的“善良”,而是一種在復雜娛樂圈中得以安身立命的生存哲學。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快本》停播,許多人面臨困境時,她卻依舊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
很多人將謝娜登上央視舞臺,簡單地解讀為一次意外的“飛升”。
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謝娜主動的“自我革命”與主流平臺對她綜合價值進行再評估后,最終達成的“雙向奔赴”。
大眾之所以感到意外,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差。
事實上,這并非央視第一次向她伸出橄欖枝。
早在2004年,她就主持過央視的《金蘋果》。
2013年,她又加盟了《夢想合唱團》。
大約六年前,她甚至接替過董卿,短暫主持了王牌節(jié)目《我要上春晚》。
央視對她的能力,其實早有認知和長期觀察,絕非一時興起。
![]()
而在另一邊,《快樂大本營》于2021年的停播,對謝娜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職業(yè)震蕩,但也意外地成了一個自我蛻變的契機。
她沒有沉溺于“失業(yè)”的猜測中,而是開始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轉(zhuǎn)型嘗試。
2022年,她投身話劇舞臺,主演了賴聲川的高難度作品《十三角關系》,磨練表演的深度。
緊接著,她又以選手身份參加《乘風破浪》,挑戰(zhàn)唱跳領域,并成功成團,展現(xiàn)了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可塑性。
![]()
更關鍵的轉(zhuǎn)變發(fā)生在近兩年,2024年,謝娜推出的深度訪談節(jié)目《太陽市集》,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謝娜:恬靜、平穩(wěn),能夠認真傾聽。
而今年官宣的新節(jié)目《姐姐當家》,更是將目光投向了中年女性故事這一社會議題。
這一系列動作,都在清晰地宣告,她正在主動褪去身上那個單一的“搞笑”標簽。
她的主持風格,也肉眼可見地變得穩(wěn)重、有分寸感。
曾經(jīng)那個愛搶話、打斷別人的女孩,如今學會了傾聽和掌控節(jié)奏。
這是一種清醒的自我進化。
回看二十年前,她的前男友劉燁曾做出一個驚人的預言:給她十年時間,她一定能站上一個很大的舞臺。
如今看來,一語成讖。
![]()
當謝娜站在央視的鏡頭前,不再是說著“Happybirthday”的“綜藝咖”,而是字正腔圓地念出“月滿九州,山河錦繡”的宣傳詞時,謝娜的“面相”,是真的變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