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腸子都悔青了,剛計劃援助阿根廷200億美元,米萊反手就是一個背刺,取消出口關稅,數百萬噸大豆全賣給了中國,等于硬生生從美國嘴里搶走70億大單!可奇怪的是,米萊搞這么大動作,按說該敲鑼打鼓宣傳才對,怎么反而越來越沉默了?這背后到底藏著啥貓膩?這盤大棋,遠比你想象的更刺激!
話說在聯合國大會上,美聯社記者長焦鏡頭一拉,剛好拍到美財長貝森特手機里的一條短信,好家伙,內容那叫一個精彩。發信人是美農業部長羅林斯,他上來就開罵:"我們剛救了阿根廷,他們轉頭取消大豆出口稅!用我們的錢低價搶中國市場!最后還補了句靈魂暴擊:"貝森特,你這個蠢貨!"
怎么回事呢?這得從9月22號說起,阿根廷總統米萊一紙政令,取消大豆、玉米、小麥等所有谷物的出口稅,稅率從26%直接砍到零。這一下,阿豆價格瞬間比美國便宜33%,等于直接打七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買家,手速那叫一個快,短短幾天,20艘貨輪,130萬噸大豆,70億美元的大單,直接鎖死!
![]()
最騷的操作來了,等中國船隊揚帆起航,米萊反手就把免稅政策停了,這波“特供窗口”玩得溜,薅完美國羊毛就關門,把美國農場主整得一臉懵。可笑的是,美國前不久剛官宣給阿根廷200億美元救命錢,幫忙穩定金融市場。
懂王為啥掏這200億?原因很簡單,他和米萊私交不錯,眼看著阿根廷經濟快崩了,他火速讓財長貝森特拿出方案,又是貨幣互換,又是購買債券,圖的是穩住這個南美盟友,順便讓他在對華關系上聽美國的話,結果呢?錢剛到賬,阿根廷立馬調轉槍口,搶起了美國農民的飯碗。
這事在美國農業州都氣炸了,農民們舉著"忘恩負義"的牌子開罵,共和黨基層議員更是氣得跳腳。要知道,中國可是美國大豆的“金主爸爸”,過去幾年,美國60%的大豆出口靠中國,光去年出口額就高達120億美元。
可今年5月份以來,中國就沒賣過一粒美豆,現在新大豆收完了,訂單還是零, 4380萬噸大豆堆在倉庫里,創了30年來新高。尤其是愛荷華州,堆得倉庫門都快關不上,庫存同比漲34%。更慘的是價格,芝加哥大豆期貨跌破10美元/蒲式耳,比生產成本還低2美元,豆農賣一噸虧一噸。
![]()
更糟糕的是連鎖反應,農民賺不到錢,就沒法買農機、不雇人、不消費,農業州鄉鎮經濟直接停滯,農場破產申請創十年新高,美國光這頭就損失數十億。伊利諾伊州大豆協會都哭了:“上回貿易戰丟20%市場給巴西,這次連阿根廷都來搶!幾代人建起的中國市場,被關稅一把鎖死!”
這話沒毛病,美豆賣不出去,全是懂王自作自受。今年4月他非要給中國商品加征104%的關稅,咱反手就把美豆關稅提到105%,一算賬,美豆到岸776美元一噸,阿根廷、巴西才380美元,換你是買家選誰?后面關稅降了,但還有25%,照樣沒競爭力。
中國買家又不是冤大頭,轉頭就擁抱巴西、阿根廷,上半年巴西一舉超越美國,成最大供應商;8月單月出口中國1049萬噸,占比超85%,上個月我們又買了近1400萬噸,創歷史第二高,只是沒美國啥事。美國農民現在愁得睡不著,天天上電視開炮:“趕緊跟中國談!再拖下去豆子都要發霉了!”
別小瞧這些農民,他們可是懂王的“鐵票倉”,當初把他抬進白宮,就盼著能多賣幾船豆子,結果呢?等來的是倉庫積壓,血本無歸,懂王民調一下子就跌到39%,隨著中期選舉臨近,搖擺州眼看就要翻車,白宮急得想拿出120億補貼救火,卻被國會懟:“拿納稅人的錢填你政策的坑?想啥呢!”
![]()
可就算國會真同意了,又能咋樣?還不是治標不治本,中國早已轉向南美,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又便宜又穩定,干嘛非得買貴的?就算以后給老美留點面子,過去的市場份額也回不去了。話說回來,你真以為米萊政府是故意“背刺”美國?人家也是沒辦法,執政黨地方選舉輸的底朝天,股市、債市、匯市全崩了,資本跑得比洪水還快。
為了穩匯率,米萊政府3天拋了10億美元救命,但這仍止不住血,這時候,大豆出口就是“速效救心丸”,取消出口稅讓中國下單,既能換美元填窟窿,還能抱穩中國這個“大買家大腿”,換誰都得這么干。
再看中國,這波純純“保命操作”。咱是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供應安全比啥都重要。美國動不動加關稅、拿斷供當威脅,換你你不找備胎?現在巴西占了85%的對華大豆出口,阿根廷又來補位,國內還在擴種大豆、搞替代品,早把對美國的依賴格式化了。當中國徹底建立起多元穩定的采購體系,美國大豆再想擠回來,門兒都沒有。
回過頭再看,這波博弈中最大的贏家,無疑是阿根廷了。按說,米萊搞“休克療法”,正需要大單提振士氣,可現實是,中阿簽單越多,阿根廷越沉默,這是咋回事呢?
![]()
首先,阿根廷不敢咋呼,你看它賣給中國的大豆、玉米、牛肉,全是從美國碗里搶的。要是高調宣傳,準被老美穿小鞋,畢竟剛拿了人家200億援助,明面還得裝“親美”,只能暗戳戳賺美元,主打一個悶聲發大財。
第二,西方媒體更不敢炒。為啥?因為中阿合作,真的讓阿根廷經濟好轉了。西方媒體要是大肆報道,等于給中國做廣告,美國能樂意?更關鍵的是,本來美豆賣不出去,農場主 就急哭了 ,媒體要是再一炒,那美國農民的怒火不就全燒向懂王了?所以兩邊默契“靜音”,阿根廷新聞直接變“稀缺品”。
這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識?跟伊拉克當年一模一樣!打完仗拍拍屁股走了,是中國默默修路建廠,幫忙開發伊拉克最大油田。20年下來,巴格達從一片瓦礫變回繁華大都市,可你聽誰宣傳過“中國功勞”?沒有,因為中東頭上還懸著美軍,高調等于找麻煩。
現在阿根廷也走這路:外匯快見底了,全靠中國訂單輸血,經濟悄悄逆襲。但關鍵看米萊能不能拎清,別光喊口號,得真站在本國利益上務實合作,中國才能幫上忙;要是跟美國綁太緊,那就是自斷財路,畢竟“天助自救者”,誰也救不了拎不清的主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