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早羽
來源:鹽財經(ID:nfc-yancaijing)
人潮涌動,活錢源源不斷的迪士尼樂園堪稱一臺流量與金錢的永動機,令無數企業心向往之——人家能做的,我們怎么不能呢?回首過去,國內有許多大企業都做過迪士尼夢,卻無一不被現實打得落花流水。
近期,又一個“中國迪士尼”夢碎了,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迎來了被韓國資本全資收購的結局。
9月21日,韓國私募基金巨頭MBK Partners旗下的海合安文旅宣布:海合安文旅作為重整投資人正式完成對原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的全資收購,并正式將之更名為“蘇州陽澄半島樂園”。
![]()
MBK Partners 從左至右:
In Kyung Lee(合伙人)、Bryan Byungsuk Min(合伙人)、Michael ByungJu Kim(合伙人/董事長)和 Hyosung Christie Tang(董事總經理)
這個文旅項目,稱是華誼兄弟一直想要甩掉的包袱也不為過,盡管它曾經是華誼兄弟“去電影化”的重要一步。
因為,這個占地690畝的主題樂園,從開業的2018年連續虧損至2020年,并在2024年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當一座曾被寄予厚望的樂園破產時,它就成為了國際資本眼中“抄底”的絕佳標的。
從2025年年初開始,準備接手的海合安就一直在為盤活這一項目忙活。而從目前來看,海合安1億元資金注入,就把總投資額35億元但虧損多年的主題樂園做得有聲有色——在2025年暑期試運營期間,蘇州陽澄半島樂園接待客流達到35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達2萬人,收入同比增長68%。
![]()
暑假期間,蘇州陽澄半島樂園接待客流達到35萬人次
這不是MBK首次對中國文旅項目出手,2021年,MBK以65.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海昌海洋公園旗下武漢、成都、天津和青島四家主題樂園,以及鄭州海昌海洋公園66%的股權。
外資頻頻釋放出抄底中國文旅的信號,意味著什么?中國企業一心想做的本土迪士尼,難道必須要靠外國資本來拯救嗎?
01
華誼兄弟的樂園夢,碎了
在華誼兄弟最初的設想里,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的模式,應當與迪士尼樂園一般無二:用IP賺錢。
但從被寄予厚望的標桿項目,到急于脫手的燙手山芋,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的角色轉變,前后不過7年。
大做設想之時還是2009年,華誼兄弟正順利登陸創業板,手握多部馮小剛電影,佳作不斷,頭頂“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的稱號。風頭無兩的華誼兄弟創始人王忠軍定下“去電影化”的策略,要打開實景娛樂的版塊。
公開場合里,王忠軍曾多次表示,華誼兄弟要借鑒好萊塢的運作模式,把華誼兄弟打造成中國版的“華特迪士尼”,豐富營收渠道,主題樂園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
華誼兄弟與馮小剛
華誼兄弟中的另一位兄弟——華誼兄弟的“二把手”王忠磊,曾在2014年底表示:未來4到5年內,將在20個城市落地實景娛樂項目,即華誼兄弟電影世界。
在當時的規劃里,這20個項目每年要為公司貢獻180億美元的收入,是極具想象空間的版塊。
為了實現這一宏愿,華誼兄弟行動很快,到2017年年末的三年時間,華誼兄弟已經累計簽約18個項目,且全國多個項目已經進入在建狀態。
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戰略背景下誕生的。早在2011年,華誼兄弟就在蘇州拿下地塊,預備開發電影主題樂園項目,項目合資公司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隨之成立。
2015年,總投資35億元的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正式開工,成為公司罕見的自主運營重資產項目。為了實現“靠IP賺錢”,華誼兄弟把當時華誼旗下大熱電影IP《非誠勿擾》《集結號》《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等通通納入蘇州主題樂園之中。在690畝的土地里,華誼劃出了7個電影主題。
![]()
《非誠勿擾》劇照
2018年,規劃開發了7年的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終于正式開業,華誼兄弟擁有了第一個電影主題樂園。為了撐場面,華誼兄弟還把電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全球首映禮定在此處。
但這個位于蘇州的主題樂園很快就辜負了華誼兄弟的期待——項目開業即陷入了虧損困境。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三年間,運營該項目的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分別虧損1.34億元、1.62億元和0.93億元。2021年,華誼兄弟選擇出售項目公司14.29%的股權,而后,華誼兄弟不再披露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的經營情況。
當時間來到2024年,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直接登上了拍賣公告欄,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徹底宣布失敗。
而同時間段里,因為主業與“副業”都表現不佳,華誼兄弟從2018年開始虧損,至2024年累計凈虧損達到82億元,被指“去電影化”策略失誤。
02
主題樂園,水土不服?
以主題樂園為代表的文旅項目有著投資大、回本周期長的屬性,要求入局者長線布局,耐心等待。然而,經濟環境瞬息萬變,諸多企業還沒等到果實成熟,自身發展便陷入窘境,導致它們等不得,也等不起,為了資金流轉只能把一個個曾經耗費了巨大投資的項目擺上貨架。
在過去數十年間,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資金周轉困難只是表面現象,為什么“迪士尼夢”在國內總是遭遇水土不服?聚焦到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這個主題樂園上,無非是一個問題:游客們不買賬。
華誼兄弟在策劃這一主題樂園時塞入了幾個大熱電影IP,但尷尬的是,這些電影IP之熱并非長盛,與漫威的“超級英雄聯盟”和迪士尼的“米老鼠”等IP的成熟度和知名度不可同日而語。甚至,華誼兄弟同一電影IP續集的票房都無法保障。
《非誠勿擾》系列曾是馮小剛式喜劇的金字招牌。2008年上映的首部便以2.6億元票房奪得年度冠軍;2010年的續作同樣勢如破竹,以4.7億元票房沖至年度第三。然而,2024年元旦檔的《非誠勿擾3》卻遭遇熱度、口碑的全面潰敗,最終票房僅收1.02億元,與前作的輝煌形成鮮明對比。
![]()
《非誠勿擾3》的豆瓣評分僅有5.4分
當典型電影都失去票房號召力,電影的“衍生產品”主題樂園,還能依靠電影情懷支撐多久?尤其,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所依托的電影,均為愛情、戰爭、玄幻等面向成年人的題材,并不如迪士尼般“老少通吃”,適用于親子游。
這不只是華誼兄弟一家企業的問題,IP上的短板也是國內文旅行業的通病。事實上,華誼本身作為一家文化產業的巨頭,本身已經在培育IP上擁有一定的優勢,更多在經濟上行周期積累了大量資金的企業,寄希望在文旅行業復制房地產行業的邏輯,把巨額投資用于硬件建設,在內容孵化、精細化運營和長期品牌塑造上投入不足。
既如此,外資為何要投資這些“失敗的資產”?
其實從過往的投資經歷來看,MBK向來樂于做“困境投資”。
所謂困境投資,是指投資者折價買入陷入困境的、有價值的資產,通過未來資產的盈利進行獲利的一種常見投資方式。市場中也不乏專注于困境投資的基金,它們靠尋找存在流動性危機或運營困難的優質資產為生。
![]()
困境投資是指投資者折價買入陷入困境的、有價值的資產,通過未來資產的盈利進行獲利/AI制圖(諾言)
在這種投資模式下,作為投資者的MBK要想從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這個項目中盈利,需要依靠“改造或運營”,以期在未來獲得收益。而在這方面,MBK戰績不俗。
譬如2009年,MBK曾與高盛聯合投資連年虧損的大阪環球影城,而持有到2015年時,大阪環球影城的客流量已經超越了彼時的東京迪士尼海洋公園,成為世界第四大主題樂園。大阪環球影城的強勁表現,使得MBK可以在長持八年后,以約20倍市盈率順利退出。
在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的項目上,MBK的運營改造思路主要有兩條,一是引入奶龍IP,打造一個適宜親子游的園區;二是如大阪環球影城一般,做一些本土化的改造,譬如以蘇州文化為依托打造《狀元歸來》,嘗試夜游經濟等,兩者均為打造出一個“差異化”的主題樂園。
![]()
《狀元歸來》大型沉浸秀
作為一家私募基金,MBK也沒有在樂園的IP培育上下苦功夫,而是利用現有IP,因地制宜地進行了改造,把樂園變得更適合游客游玩。從試運營期的效果來看,MBK的做法是有效的。
03
外資集體抄底
在過去,境外資本整合中國文旅項目的案例十分罕見,但近幾年,風向悄悄變了。
首先是政策條件的放寬。
自2021年起,國內調整了娛樂場所營業的審批條件,允許外國投資者依法在中國設立娛樂場所,取消外商投資比例限制。也正是在這一年,MBK一口氣收購了位于武漢、成都、天津、青島和鄭州的數家海昌海洋公園。
今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通知,明確“取消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及其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不得用于購買非自用住宅性質房產的限制”,意味著外資可以使用外匯資金參與非自用住宅投資,非自用住宅房產包括了酒店、商鋪、寫字樓等資產。
![]()
自2021年起,中國調整了娛樂場所營業的審批條件
這些都被視作國家鼓勵外資投資中國商業地產的信號。
確實有越來越多外資開始關注國內的酒旅資產。
有媒體報道,去年年初,新加坡金鷹集團收購了位于上海外灘的上海萬達瑞華酒店,后者屬于萬達酒店旗下頂級奢侈酒店;今年7月,全球資產管理巨頭施羅德資本與浙江西子國際聯手設立30億元地產基金,專注長三角核心城市優質寫字樓及消費類基礎設施。
![]()
上海萬達瑞華酒店
這些外資并非純粹的接盤俠,它們行事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商業邏輯。
例如,在困境投資的底層邏輯之上,MBK也是有選擇地進行投資,它會辯清,哪些資產是能夠在未來實現盈利的優質資產,尤其是主題樂園這類投資周期長的項目。
在華誼兄弟遍布全國的數個電影世界里,MBK只挑選了蘇州一個,海昌海洋公園旗下11個海洋文化主題文旅項目,MBK只要了其中4個以及鄭州超半數的股權。
![]()
海昌海洋公園
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會進入投資范疇,關鍵還在于其區位,對于主題樂園來說,客流約等于生命。
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本身位于陽澄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具有不可復制的區位優勢,并且蘇州既能夠承接來自上海的客流,也能輻射周邊經濟活躍的新一線城市。
可以看到,外資布局呈現出明顯的地域集中性,長三角地區因其交通便捷、消費市場旺盛和高凈值人群集中,成為最受青睞的投資區域。
而長三角地區也是中國主題樂園最密集的區域。人與錢兩相匯聚的地方,自然是發展文旅的優勢地帶,在這樣的背景下,MBK要做的,便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讓這個占據著核心區位卻陷入經營困境的文旅項目,在長三角眾多主題樂園中脫穎而出,依托著如今爆發的文旅需求,尋得一絲生機。
外資紛紛抄底,本質是對中國文旅市場存在信心,隨著資金的重新涌入,那些“失敗”的資產也會成為有價值的資產,重新回到市場。至于華誼兄弟這些曾經的玩家,則成為了中國文旅狂熱年代的一個小小注腳,大水漫灌后,它們的文化“苦旅”還會繼續蜿蜒前行。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