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熬夜的習慣,《2024年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居民平均在零點后入睡,47%的人群在零點后入睡,13%的人群在凌晨2:00后入睡。從年齡來看,總體呈現“越年輕,越能熬”的趨勢。95后每周都會熬夜的比例為53.5%,00后則達到63.1%。
大家都知道長期熬夜對健康的損傷很大,因為熬夜很容易導致睡眠不足,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免疫力的下降和內分泌的紊亂,包括肥胖、癌癥、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都會升高。
既然熬夜不是好習慣,那么早點睡應該問題不大吧,可是究竟什么時候睡,才算是早點睡呢?經常碰到一些老年人,他們可能為晚上七八點鐘就睡了,那么這個時候睡,是不是對健康特別有利呢?
其實并不一定。
大家吃晚飯的時間基本是晚上6點左右,七八點就睡覺,相當于剛吃完晚飯1-2個小時就去休息了,進食后,我們胃的排空需要4-6個小時,所以太早睡,很容易導致一種后果,那就是影響胃的排空,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誘發胃病。
當胃沒有排空的時候去睡覺,胃內食物還很容易反流,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
可見,太早睡,其實未必是好事。
2021 年 11 月,英國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的《歐洲心臟雜志-數字健康(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 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加速度計衍生的入睡時間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研究》的研究論文。
此研究共納入88,026名英國被試者,其中包括 51,214 名女性(58.2%)和36,812 名男性(41.8%),平均年齡為 61.43 歲。研究人員通過腕帶加速度計收集了這些被試的睡眠開始時間和醒來時間的數據,還收集了關于年齡、性別、睡眠的規律程度、自我報告的睡眠時間類型、吸煙情況、身體質量指數 BMI、有無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一系列信息。然后,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平均時長為 5.7 年的隨訪,發現有 3172 名(3.58%)被試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當中,有 43% 在凌晨及更晚睡,38% 在晚11~12 點間睡,而僅有 15% 在晚 10~11 點間睡,4% 在晚 10 點前睡。
在排除了混雜因素后,研究人員得出了結論:入睡的時間點和心血管患病風險呈現“U”型關系。晚 10~11 點睡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小,太早太遲睡覺都會增加患病風險,凌晨(12 點)及更遲入睡患病風險最高。
的確,很多研究都支持這一個觀點,那就是晚上10-11點睡是最佳的睡眠時間,既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醫生提醒:過了70歲,睡覺要盡量做到這5點.
第一,過了70歲,睡覺不宜過早
很多人睡覺實在太早了,他們往往吃飽了馬上就去睡,殊不知,睡覺太早,很容易影響到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從長遠來看,這對于消化系統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吃飽了就睡,人也會睡得不踏實。
![]()
第二,過了70歲,睡覺也不宜過晚
太早睡不是一種好習慣,可是太晚睡同樣不是一種好習慣,很多人到了零點以后還不睡覺,殊不知,這已經是熬夜了,長期熬夜,會破壞正常的睡眠規律,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的睡眠質量變得越來越差。
長期睡不好,很容易導致一系列疾病的來臨。
第三,過了70歲,每晚睡覺的時間最好控制在7個小時
睡眠時間太少不利于健康,可睡眠時間太長同樣不利于健康,醫生提醒,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晚上保持在7個小時。
第四,過了70歲,睡前不要再吃夜宵了
很多人到了快睡覺的時候肚子又餓了,于是他們忍不住去吃夜宵,很多人吃的夜宵都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這樣長期吃,吃飽了就睡,人很容易變得更胖,而且也不利于睡眠質量。
第五,過了70歲,睡前能不喝東西盡量不喝
有些人睡前喜歡喝咖啡或茶,殊不知,這些飲料里含有咖啡因,能興奮神經,讓你睡不著;有些人睡前喜歡喝含糖飲料,殊不知高糖會導致滲透性利尿,如果尿量太多,勢必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即便是白開水,睡前能少喝也盡量少喝,因為喝太多,同樣會導致尿量增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