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黃金現貨價格一下子沖破3674美元,10月更是飆到3896美元,創下了人類金融史上的新紀錄。
這個數字有多嚇人?1980年黃金的歷史峰值是850美元,按通脹折算大約相當于現在的3590美元。也就是說,整整45年,黃金的通脹調整紀錄沒人能碰,如今終于被突破了。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世界在用黃金告訴我們:大家對未來的信心,正在快速流失。
要理解這個現象,得翻翻歷史。上一次黃金暴漲,是在1970年代。那會兒美國財政赤字失控,又碰上石油危機,通脹飆升,美元跟黃金脫鉤,美元信用一夜之間垮掉。金價就從35美元一路狂飆到850美元,幾乎翻了二十多倍。那時候美國經濟陷入滯脹:既通脹高企,又失業嚴重,普通人生活苦不堪言。
黃金成了大家眼里唯一靠譜的保值手段。今天的情況,和當年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美國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美聯儲政策搖擺不定,總統還時不時給央行施壓,這和當年的尼克松何其相像。難怪有人說,歷史雖然不會重復,但往往會押韻。
不過這一次,金價上漲背后的原因,比上世紀七十年代要復雜得多。除了傳統的“美元不行了、黃金來兜底”,還有幾個新因素。
第一,很多國家央行都在買黃金,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在“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大舉增持,這直接把需求頂了上去。第二,美元和美國國債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差,大量資金從美債撤出,跑去買黃金。第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從俄烏到中東,沖突此起彼伏,大家都想找個安全的避風港。第四,美聯儲未來大概率要降息,意味著美元可能進一步貶值,這也讓黃金更顯得值錢。幾個因素一疊加,金價自然一路狂飆,連歷史的“天花板”都捅穿了。
金價暴漲還帶火了黃金股。比如紫金礦業,把旗下的紫金黃金國際單獨拆分上市,短短幾天市值就沖上3660億港元,背后還有高瓴、貝萊德這些大投資機構撐腰。赤峰黃金、山金國際也都漲得很猛,老鋪黃金的股價更是離譜,從40多港元炒到600多港元。說白了,現在買黃金股,就是在賭這場“黃金大周期”會走得更久。
問題是,金價這么猛地上漲,是不是意味著一場惡性通脹要來了?
從目前的數據看,美國和主要經濟體的物價還沒到失控的程度,所以說惡性通脹馬上就來還不至于。但危險在于,惡性通脹不僅僅是物價飛漲那么簡單,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當人們不再相信政府能控制赤字,不再相信央行能穩住貨幣,大家就會一窩蜂涌向黃金。到那時候,不管現實里的物價漲多少,心理上的恐慌都會把通脹推向失控。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今年年初就說過,他最擔心的就是貨幣貶值和債務失衡,如果再疊加戰爭風險,1971年美元脫鉤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老劇情可能會重演。今天的金價走勢,說白了,就是全球市場在提前定價這種風險。
所以,黃金并沒有瘋,真正瘋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貨幣和債務體系。
3900美元/盎司不是終點,而是一聲警鐘。它提醒我們,美元霸權正在被侵蝕,財政赤字像黑洞一樣吞噬未來,央行政策越來越被政治綁架,全球的信任體系正在裂開。金價的飛升不是一場財富盛宴,而是一次關于未來秩序的集體焦慮。黃金的新高,不是慶祝,而是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