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世間愛情千千萬,每一對戀人都能書寫書不同的愛情佳話,然而在這其中有一個女子卻將“愛”做到了極致,為了寬慰丈夫甘愿替丈夫“物色”新夫人,并將二夫人所生的孩子視如己出。
![]()
這個人就是民國時期抗日名將孫立人的夫人張晶英,她雖說不是原配,但在婚后也將自己的所有都貢獻在了家庭中,是孫立人的賢內助也是他的“摯愛”。
張晶英雖說沒有子女但卻將二夫人的孩子當做親生孩子撫養,在婚姻中不爭不搶甘愿皈依佛門讓丈夫心安,這樣的愛情你見過嗎?
![]()
這張照片就是孫立人和張晶英在一起的合影,雖說兩人結婚多年但每次合影孫立人都會親昵的摟著張晶英,夫妻二人的感情生活一直都十分甜蜜。
張晶英雖說是湖南長沙人,但在孫立人面前她卻總是一副小鳥依人的嬌羞模樣,兩人相識時張晶英還在南京匯文女子中學讀書。
孫立人的英姿颯爽深深的吸引了這個還未涉世的姑娘,從那時起兩人的情感就有了羈絆,隨著兩人來往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那原本應該藏于心底的愛意也逐漸浮現。
孫立人是一個非常專一的人,他在與張晶英相處之后給足了她絕對的安全感,孫立人身邊的人都知道張晶英的存在,這樣的感情也讓張晶英十分感動。
![]()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張晶英并不是孫立人的原配夫人,他的第一位夫人名叫龔夕濤,兩人在過去那個年代屬于典型的門當戶對,因此孫家對這個兒媳也十分滿意。
雖說孫立人不滿父母之命但也無法反抗,最終只能選擇與龔夕濤完婚,但這也在兩人的感情生活中埋下了“不和”的伏筆。
婚后龔夕濤就操持著家中的大小事務,孫立人則是選擇外出繼續完成學業,雖說在這之前兩人的感情還能做到相敬如賓,但隨著見面次數越來越少,感情的裂痕也越來越大。
![]()
為了能夠修補這段感情龔夕濤還曾做出過相應的改變,她希望去往丈夫的身邊通過朝夕相處的方式去“挽回”這岌岌可危的婚姻現狀。
然而還未出發就被公婆給“制止”了,究其原因是公婆希望龔夕濤能夠留在家中照顧家庭,作為傳統女子盡管心中不舍丈夫,龔夕濤卻還是接受了公婆的建議選擇留守家中。
![]()
可沒曾想正是這個決定讓她的婚姻走向了“名存實亡”的地步,孫立人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張晶英,她的活潑開朗讓孫立人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加上張晶英從小就接觸過學業,為人處世都很有一套與家中傳統的妻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兩人在短暫交往以后就有了想要結婚的想法。
不過在結婚的前夕孫立人還是遭受了父親的指責,一邊是原配的多年付出,一邊是自己的心之向往,最終孫立人還是選擇“辜負”龔夕濤,從而與張晶英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
得知此事以后公婆也不再強行挽留龔夕濤留在老家,而是一改往日態度希望她前去尋找孫立人和他待在一起,然而此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孫立人早已淪陷在張晶英的溫柔鄉中,對她的感情也像是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最終龔夕濤只得選擇回到老家繼續照顧公婆,從那之后孫立人與原配夫人就沒有再見過面。
![]()
與張晶英結婚以后孫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曾經不愿提及夫人的他如今無論去哪兒都要帶著張晶瑩一同前往,夫妻二人一起游山玩水更是閑暇時光中常有的事。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2年,此時孫立人就帶著張晶英一起在外坐船游玩,在兩人身后的是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
王玉齡和張晶英有親戚關系,所以在她無所依靠時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表姐張晶英,加之張靈甫和孫立人都同屬于國民黨,孫立人在知曉此事后于公于私都會給予王玉玲最大程度的幫扶。
在照片中孫立人夫婦都戴著墨鏡,看上去十分時尚,那時國民黨將領能夠得到許多新奇物件,每一次孫立人都會細心保存起來帶回家中送給張晶英。
![]()
這張照片是孫立人和張晶英在一起過圣誕節時所拍攝的,能夠看到此時張晶英身著貂毛外套,光鮮亮麗的同時也十分優雅,孫立人則是一身西裝配合著妻子拍攝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兩人婚后的生活時常令人羨慕不已,在不少國民黨高官都喜歡“花天酒地”時,孫立人卻鐘情于和妻子一起出游踏青。
或許是這樣的偏愛讓張晶英的生活時刻充滿了甜蜜與信任,這才讓她在知曉自身“秘密”時心甘情愿做出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
在兩人的婚姻中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遺憾,那就是此生無法擁有屬于兩人的孩子,張晶英在和孫立人前往臺灣以后遲遲沒有子嗣,在檢查以后才得知張晶英無法生育。
![]()
這樣的消息對于張晶英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在內心掙扎許久以后張晶英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替丈夫重新“物色”新的伴侶,讓她“代替”自己為丈夫生兒育女。
在過去大眾還是比較看重子嗣問題的,原配夫人龔夕濤因為長時間與孫立人分隔兩地所以并未生子,如若張晶英無法生育也就意味著孫立人即將“絕后”。
為了填補這份遺憾同時也是為了給愛的人一個延續生命的機會,張晶英說服了孫立人的家庭護士張美英讓她成為了孫立人的“新夫人”。
雖說在得知此事以后孫立人難以接受并表示“絕不可能”,但在張晶英聲淚俱下的多次要求后孫立人也不得不接受這個“安排”,最終與張美英結為了夫妻。
![]()
這張照片是孫立人為數不多的全家福之一,從這張照片也能看出孫立人的內心中最愛的還是張晶英,哪怕她一生無兒無女,每次合影都還是會親切的將她摟在身旁。
而為孫立人生兒育女的張美英卻只能站在角落,這不僅僅是因為喜歡更多的是對張晶英大度的“虧欠”,畢竟那時她完全可以仗著孫立人的寵愛不接受“令娶”的這個想法。
可她卻因為深愛著孫立人,希望他的人生不留遺憾,因此做了這個女性難以抉擇的選擇,她的魄力和付出才是讓孫立人深受感動的原因之一。
不過也正因孫立人對她的寵愛,所以哪怕她沒有子女在家中傭人和孩子們都還是以她“為尊”,就連張美英都時常告誡孩子們要叫張晶英為“媽媽”,給予了她絕對的尊重。
![]()
在這段感情中張晶英的付出還遠不止于此,為了能夠讓張美英獲得其應有的權利,并且不讓孫立人夾在兩人之中為難,張晶英心甘情愿選擇皈依佛門。
讓張美英時常陪伴在孫立人的身邊,自己則是將多余的精力都貢獻在了佛教事業中,這樣的女性也難怪孫立人會對她一往情深。
不過張晶英“獨自生活”的時間很短,因為在她皈依佛門以后不久孫立人就因為蔣介石的猜疑,被其以“叛亂”的罪名軟禁起來,直到33年后才結束軟禁的生活。
在軟禁的過程中孫立人時常會陷入孤獨,剛開始不允許家人探望他,對于孫立人來說最渴望的日子就是能夠與張晶英會面的日子。
![]()
最初時期孫立人被關進了一處宅院,身邊除了看守沒有其他人,他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院中散步數著天數過日子。
每個月張晶英雖說能夠得到幾次探視的機會,但次次都會被看守打斷,不允許兩人多說話,可以說那段時期內,愛人的臉龐和微笑就是支撐孫立人度過這艱難歲月的唯一力量。
好在最終他挺了下來,在監禁幾年后孫立人的家人就被允許和他一同居住,雖說張晶英此時早已皈依佛門但為了能夠照顧丈夫她還是選擇前往監禁的小樓和孫立人一起生活。
![]()
在1956年之后,國民政府就將孫立人的俸祿全部斷掉,沒有經濟來源也讓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非常艱難,好在張晶英時常鼓勵他,孫立人才慢慢找到生活的希望。
最終他決定在庭院中開墾荒地,不過他種植的卻不是瓜果蔬菜而是玫瑰,等到玫瑰盛開以后張美英就會推出去售賣,那時臺灣地區非常流行“將軍玫瑰”。
![]()
玫瑰盛放代表的不僅僅是浪漫,更是孫立人在幽禁生活中不屈的精神,隨著孫立人的狀態越來越好,張晶英就選擇默默離開,留下了張美英繼續照顧丈夫。
她選擇重回佛門,日日誦經這樣的相互成就和尊重也讓我們看到了女性之間的惺惺相惜,雖說愛上同一個男子,但這樣的體面卻是世間少有。
![]()
這張照片拍攝于1990年,此時孫立人因病離世,在葬禮上張晶英和張美英也罕見再次同框留影,兩人都穿著喪服在靈前焚香祭拜。
或許是因為常年禮佛張晶英的臉上除了不舍以外多了一份釋然,但張美英卻難以接受愛人的離世,畢竟此時孫立人也才結束幽禁不到兩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恢復了自由卻沒能享受這份難能可貴的時光。
張晶英一生雖說無兒無女但幸得收獲了一份真摯美好的愛情,在日后每每思念起愛人的時候,那份珍藏于心中的甜蜜會成為支撐她走出陰霾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