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郝文
編輯 | 趣解商業資訊組
近日,據媒體報道,一網友反映,今年4月她在微粒貸借款1.2萬元,因6月資金周轉不靈暫停還款,期間已向客服表達還款意愿,卻在9月遭遇178開頭私人號碼的電話、短信“轟炸”,對方還連環騷擾其公司管理層以及公司合作廠商。不堪其擾后該網友被迫辭去干滿一年的工作。在還清微粒貸的欠款后,騷擾電話也就停止了,盡管對方始終未透露所屬公司,她仍懷疑該催收人員與微粒貸有關,并表示將投訴微粒貸暴力催收。
就此事,媒體通過微信搜索這兩個手機號碼發現,其中132的號碼是一名名為“貸后管理劉*”的微信號。在添加后,此人坦稱自己是微粒貸的工作人員。他表示,逾期后微粒貸客服會先致電欠款人,用戶可以進行談判要求分多期還款。如協商無果,微粒貸方面則會找委托公司,由委托公司負責用戶的催收還款,會以致電用戶的家庭聯系人及工作單位領導等方式進行催收。當問及可否不致電家里人和單位領導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不可能。
9月15日,媒體聯系到微粒貸官方客服,并將132、178的電話號碼給到了客服,核實是否為該公司員工或合作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客服表示“會記錄相關情況,給予反饋”。
9月17日,微粒貸工作客服來電稱:“涉及到客戶本人的業務,需要客戶本人來電溝通。”并拒絕作進一步回應。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趣解商業”注意到,黑貓投訴平臺上,有54146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微粒貸”,其中,多條與暴力催收有關。
8月30日,一網友投訴稱,由于近期收入不穩定,此前在微粒貸上借的一筆錢無法正常還款,與平臺溝通協商還款方式被拒絕且逾期后,其家人與朋友遭到了催收人員的恐嚇與騷擾。
![]()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截圖
同日,另一網友投訴微眾銀行微粒貸暴力催收,其表示,催收人員暴力催收,不分工作和休息日網絡電話轟炸,短信騷擾,爆通訊錄,非法查詢其個人信息,嚴重影響了其日常和工作。
官網顯示,微粒貸是微眾銀行推出的首款互聯網小額信貸產品,2015年5月在手機QQ和微信平臺上線,為超過千萬用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貸款服務。依托于騰訊,微眾銀行成立之后,一直穩坐民營銀行頭把交椅,然而近幾年卻接連遭遇業績增長失速、風險防控問題等,令微眾銀行的壓力倍增。
2024年,微眾銀行實現營收381.28億元,同比下降3.1%,實現凈利潤109.03億元,同比增長0.8%。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微眾銀行自2014年成立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營收下滑。同時,雖然該行凈利潤實現0.8%的增長,但其增長速度較2023年大幅放緩。
近年來,微眾銀行業績增速正在逐漸顯現出疲態。2021年至2023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35.76%、31.03%、11.3%;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8.87%、29.83%、21.02%,增速同樣明顯減緩。
202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公示,微眾銀行存在5項違法行為,包括違反賬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被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警告,并罰款1387萬元,時任5位部門負責人共計被罰24.75萬元。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2023年8月,因為“汽車貸款首付資金及附加消費貸款用途審核不到位,商用車貸款金額審核不嚴”,微眾銀行被罰款120萬元,相關負責人楊培宇和張璐被罰款5萬元。
此外,大股東騰訊的減持行為也給微眾銀行帶來了壓力。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騰訊減持微眾銀行8454萬股,持股比例從32.73%降至30%,對于微眾銀行而言,騰訊減持意味著其失去了部分流量和資源支持,而在增量流量見頂、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無疑會增加微眾銀行的經營壓力。
接連爆發的內控問題,或正在侵蝕微眾銀行的商業根基。在業績增速放緩、外部支持減弱的背景下,微眾銀行若不能將合規與風控內化為核心能力,那么它在市場中所失去的,將遠不止于增長,或許還有長期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