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首富王健林曾豪言“一個億只是個小目標”,如今卻連一點工程款都還不起,被法院下令限制高消費,不能坐飛機、不能住星級酒店,連高爾夫都打不了了。
萬達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
最近,蘭州中院一聲令下,因為萬達集團沒有支付1.86億工程款,王健林本人和相關公司被限制高消費,引發廣泛關注。
有人說,萬達的問題主要是因為2016年簽下的對賭協議。當時為了上市,王健林承諾失敗就回購股份、支付12%利息,最后觸發了380億元的回購條款。其實,這背后的水遠比你想的要深。
如果只是380億,對于手握幾千億資產的王健林來說算什么?
從2023年以來,他已經賣掉了至少85座萬達廣場,轉讓酒店管理公司、金融資產股權,僅今年5月就一次性打包48座萬達廣場給太盟投資、騰訊,回籠資金約500億。五年間通過資產出售拿到1500億,就是再有幾個對賭協議也還完了。
所以,上市失敗只是一個導火索,即使沒有那場對賭,萬達如愿登陸資本市場一樣得趴下,王健林現在只是為過往的瘋狂買單。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恒大、碧桂園、融創全部走高杠桿路線,規模至上、速度為王,萬達也不例外。許家印,楊惠妍、孫宏斌沒有對賭協議,全部是上市公司,一個個接連倒下,王健林憑什么能逃過一劫?真正要他命的是一個財務黑洞。
根據中金公司報告,截止到去年6月底,萬達集團總負債高達3070億,賬上現金只有104億。別看半年營收268億、利潤47億,這些在龐大債務面前完全是杯水車薪。
最近一年大環境不佳,情況很可能還在惡化。
到今年9月,萬達新增被執行金額超過140億,累計總額達到76億。但凡基本面好一點,王健林不會這樣山窮水盡。
更要命的是,蘇寧、融創等昔日的合作伙伴還在排隊秘萬達討債,聽說連之前太盟等機構答應投的600億,都沒法順利到賬了。
王健林不是不想自救,斷臂求生式甩賣萬達廣場,加速向輕資產模式轉型。但靠收租和管理費過日子,聽起來很美好,現實是租金遠遠不夠還利息,資產拋售還導致現金流更加不穩。
很多萬達廣場空置率都在上升,招商越來越難,品牌商戶心里紛紛打鼓:
“萬達還能撐多久?”
一旦續租率下降,輕資產夢徹底破滅。
對一個商人來說,“限高令”也非常致命:
1、信用崩塌
市場對萬達償債能力的質疑加劇,融資渠道進一步受限,可能觸發債務交叉違約。
2、招商受阻
商戶一看老板都成老賴了,誰還敢簽長租合同?
事情鬧大之后,有人替王健林說好話:
“不跑路、不欠薪、不爛尾,靠賣資產還債,很有擔當。”
事實真是這樣嗎?
看看富豪榜,王健林父子財富,雖然從2024年的1408億縮水到今年的588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排在第51名,他們從自己腰包掏過錢救萬達嗎?沒有!寧愿登上老賴黑名單,王氏父子也不愿意拿出區區1.86億。
還有,招股書里的突擊分紅看過嗎?自己先把錢裝進口袋,債務全留給公司去扛,又一個妥妥的窮廟富方丈。
王健林沒跑路,不是他不想跑,很可能是沒撈夠而已,這些億萬富豪壓根沒料到事態會惡化得這么快,等回過神時已經跑不掉了。跟資本家談“良心”,就是與虎謀皮。
萬達接下來怎么辦?只能想辦法跟債權人談判債務重組,爭取債務展期,推進資產的處置工作,比如繼續出售剩下的萬達廣場和萬達電影的股權。
這不會很容易。
萬達集團號稱總資產6169億,但那只是賬面數字,真要變現,別說打骨折,能找到買家都是問題。現在還有誰不知道房地產是燙手山芋?
王健林有一句很有名,“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這在房地產的野蠻生長時代確實是重要的成功秘訣,但當潮水退去,裸泳者終需面對灘涂。
萬達的神話已經破滅,中國商業地產的黃金時代也走到了盡頭。前中國首富從“一個億只是小目標”,到如今“1.86億難過關”,這背后折射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你覺得,王健林還能撐多久?萬達有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