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確診后,很多病友和家屬都會把目光盯在 “特效藥” 上,其中利魯唑作為臨床常用的延緩病情藥物,幾乎是每個患者的 “必選項”。但不少人不知道,單靠利魯唑還不夠 —— 臨床觀察發現,80% 的患者沒嘗試過 “藥物 + 輔助方法” 的搭配,而做好這 5 件事,能讓病情控制效果遠超預期,甚至幫病友更長時間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先說說利魯唑的 “基礎作用”:它能通過減少中樞神經系統中谷氨酸的釋放,延緩運動神經元的損傷速度,簡單說就是 “幫神經‘慢點兒壞’”。臨床數據顯示,規律服用利魯唑的患者,肌力下降速度能減緩 20%-30%,生存期也能相應延長。但漸凍癥影響的不只是運動神經,還會波及呼吸、消化、循環等多個系統,這就需要輔助方法來 “補位”,讓身體整體保持更好狀態。
![]()
第一個要加的是 “精準呼吸訓練”。漸凍癥患者后期常因呼吸肌無力出現憋氣、咳嗽無力,其實從確診初期就該練:每天早晚各 10 分鐘腹式呼吸,平躺時手放肚子上,用鼻子深吸 4 秒(感受肚子鼓起),再用嘴巴縮唇呼 6 秒(慢慢把氣吐盡);還可以用 “吹蠟燭” 練習,距離蠟燭 10 厘米慢慢吹氣,能鍛煉呼吸肌力量。堅持 3 個月以上,能顯著降低后期呼吸衰竭的風險。
第二個是 “分級肌力維護”。很多病友怕 “動了會加重病情”,其實完全不動反而會加速肌肉萎縮。正確的做法是 “能主動動就不被動動”:比如手還能抬的話,每天握 10 次握力球(選軟一點的);腿動不了的話,家屬幫著做膝關節、踝關節的被動屈伸(每次每個關節 10 下),動作要輕,避免拉傷。記住:訓練以 “不疲勞” 為度,比如練完后休息 10 分鐘能恢復體力就剛好。
![]()
第三個不能少的是 “營養支持方案”。漸凍癥患者因為肌肉消耗快,每天需要的熱量比普通人多 20%,蛋白質更是要夠 —— 比如體重 60 公斤的病友,每天得吃夠 72 克蛋白質(相當于 2 個雞蛋 + 1 塊掌心大的魚肉 + 1 杯牛奶)。如果后期吞咽困難,別硬吃干飯,把粥、面條煮得軟爛,或用料理機把蔬菜、肉打成泥,加少量鹽和香油調味,保證 “吃進去、吸收好”,才能給身體 “扛病的本錢”。
第四個是 “神經調節護理”。不少病友會出現肌肉僵硬、手腳發麻,甚至焦慮失眠,這時候可以試試簡單的中醫護理:比如每天用溫水泡腳 15 分鐘(水溫 38-40℃,別燙到),泡完按揉腳底的涌泉穴(每次 1 分鐘);情緒差的時候,家屬多陪病友聊聊天,或聽點舒緩的音樂,避免 “情緒差加重病情” 的惡性循環。如果焦慮明顯,及時找醫生開溫和的調節藥物,別硬扛。
![]()
最后一個是 “家庭環境適配”。從確診開始,就該慢慢改造家里的環境:比如門口裝扶手,衛生間鋪防滑墊,椅子加軟坐墊(避免久坐壓瘡);吃飯的桌子選高度 70 厘米左右的,方便病友抬手吃飯。這些小改動看似不起眼,卻能讓病友少摔跤、少費力,更長時間保持 “自己能做事” 的尊嚴。
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輔助方法不是 “隨便試試”,最好和主治醫生溝通后調整 —— 比如呼吸訓練要根據肺功能結果定強度,肌力訓練要結合當前的運動能力。漸凍癥雖然是進展性疾病,但 “利魯唑 + 科學輔助” 的搭配,能讓病情進展慢一點,生活質量高一點。病友和家屬別慌,一步一步做好這些事,就能把 “預期” 變成 “更好的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