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德時代不僅在主業上遙遙領先,其投資布局也正逐步釋放價值。
9月15日,A股市場上的“電池茅”寧德時代(股票代碼:300750)股價一路狂飆,盤中最高沖到了371.52元/股,這個價格已經突破了2021年底的歷史高點,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據《證券時報》報道,9月22日,寧德時代大宗交易平臺共發生4筆成交,合計成交量90.60萬股,成交金額3.35億元。成交價格均為370.05元。從參與大宗交易營業部來看,機構專用席位共出現在4筆成交的買方或賣方營業部中,合計成交金額為3.35億元。
進一步統計顯示,寧德時代近3個月內該股累計發生51筆大宗交易,合計成交金額為12.98億元。這背后是寧德時代新的戰略考量。
2025年7月30日,隨著寧德時代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資本市場再度為“寧王”的強勁表現所震撼。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304.85億元,同比大增33%,相當于日均凈賺約1.67億元。這一凈利潤水平不僅遠超同期營收增速,更刷新了市場對動力電池行業盈利能力的認知。
在營收與利潤雙雙增長的同時,寧德時代還宣布了兩項重磅舉措:一是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7元(含稅),合計分紅約45.68億元;二是將2025年度委托理財額度提升至不超過800億元,較此前翻倍。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折射出的是公司前所未有的資金充裕與戰略自信。
寧德時代的“賺錢密碼”
對于一家年營收已逼近3600億元的超級企業而言,實現7.27%的營收增長已屬不易,但更令人矚目的是其33%的凈利潤增速。這一“剪刀差”背后,是寧德時代在成本控制、產品結構優化和財務收益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力。
首先,毛利率改善是利潤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盡管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行,壓縮了部分電池廠商的利潤空間,但寧德時代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議價能力和規模化生產優勢,有效控制了成本。據東吳證券研報分析,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均價約為0.69元/Wh,同比下降13%,但其毛利率仍維持在22.41%的高位,展現出卓越的成本轉嫁能力。
![]()
其次,財務收益成為利潤“放大器”。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財務費用為公司貢獻了58.22億元的正向收益,其中匯兌收益高達23.3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6.48億元,僅此一項就帶來近40億元的利潤增量。這得益于公司積極的外匯套期保值策略,在人民幣匯率波動中實現了風險對沖與收益增厚。
此外,投資收益也貢獻顯著。寧德時代間接持股24.79%的洛陽鉬業業績表現強勁,為其帶來29.82億元的投資收益,同比增長超10億元。這表明,寧德時代不僅在主業上遙遙領先,其投資布局也正逐步釋放價值。
手握3500億現金為何還要理財?
截至2025年6月30日,寧德時代貨幣資金規模已達3505.78億元,相當于其半年凈利潤的11倍以上。如此龐大的現金儲備,即便在A股市場也極為罕見。在此背景下,公司宣布將2025年委托理財額度提升至800億元,引發市場熱議:為何不直接加大產能投資或進行大規模并購?
事實上,這一決策背后有著深刻的財務邏輯與戰略考量。
盡管寧德時代賬面現金充裕,但這些資金并非全部可自由支配。部分資金需用于日常運營、研發支出、供應鏈結算及海外擴張等剛性支出。通過將暫時閑置的資金用于低風險理財產品,公司可在保障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據測算,寧德時代現金管理收益率約為2.9%,而其有息負債平均利率僅為2.2%,這意味著公司實際上在通過“現金管理套利”提升股東回報。
新能源汽車產業雖處于高速增長期,但競爭日趨激烈,技術路線也在快速演變。寧德時代保持高流動性,有助于在行業下行周期中保持戰略定力,或在技術突破、市場機遇出現時迅速出擊。例如,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均需要巨額資金支持。
![]()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寧德時代手握3500億現金,但其有息負債仍高達近1400億元。這看似矛盾的現象,實則是企業利用優質信用資源進行低成本融資的典型策略。通過銀行貸款獲取低息資金,用于高收益項目投資或理財,而自有現金則用于戰略儲備或應對突發需求,這種“杠桿化”運作模式在大型企業中并不鮮見。
曾毓群身價再創新高,財富效應持續釋放
作為寧德時代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曾毓群的個人財富與公司股價和業績高度綁定。根據財報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曾毓群旗下廈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寧德時代22.47%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
以寧德時代A股當前市值約1.26萬億元計算,曾毓群的持股市值已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若計入其在港股的持股及歷年分紅、股權激勵等收益,其個人財富規模在國內企業家中穩居前列。
此次半年報發布后,盡管股價因市場情緒波動出現短期回調,但長期來看,強勁的業績和持續的股東回報將為股價提供堅實支撐。特別是公司宣布中期分紅45.68億元,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凸顯了其作為“現金奶牛”的特質。
此外,寧德時代于2025年5月成功登陸港交所,募資凈額達353.31億港元,不僅拓寬了融資渠道,也為公司國際化戰略奠定了基礎。雙重上市架構下,曾毓群的財富版圖進一步擴展,其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影響力也持續提升。
下一步瞄準什么方向?
在主業持續領跑的同時,寧德時代并未止步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傳統優勢領域,而是積極向多個前沿方向拓展,構建“電池+”生態體系。
2025年,寧德時代將換電業務提升至戰略高度。公司宣布全年建設1000座換電站,覆蓋30座以上城市,并已與中國石化、蔚來等企業達成合作。其中,與中石化計劃共建不少于500座換電站,長期目標達1萬座;對蔚來能源注資25億元,推動“雙網并行”模式。
這一布局不僅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緩解充電焦慮,更將公司從單純的電池供應商轉變為能源服務商,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儲能業務已成為寧德時代第二大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營收284億元。公司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已中標阿聯酋RTC 19GWh數據中心項目,并與Quinbrook合作在澳大利亞部署24GWh儲能項目。
隨著歐美能源轉型加速,儲能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寧德時代憑借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有望在海外市場復制動力電池的成功路徑。
在技術儲備方面,寧德時代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支出超百億元。公司明確表示,固態電池預計2027年實現小規模量產,2030年前后實現商業化。
同時,公司積極布局低空經濟領域,與峰飛航空合作研發eVTOL航空電池,并為小鵬匯天等飛行汽車企業提供電池解決方案。此外,在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領域,寧德時代也在探索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電池應用。
財報顯示,寧德時代來自電池礦產資源的收入達33.61億元,同比增長27.86%。公司通過投資、合資等方式,加強對鋰、鈷、鎳等關鍵資源的掌控,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
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不僅是一次財務數據的勝利,更是其戰略定力與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在曾毓群的引領下,公司正從一家動力電池制造商,向涵蓋儲能、換電、新材料、前沿科技的綜合性能源科技集團邁進。
手握3500億現金,寧德時代有足夠的底氣去“理財”,但其真正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未來的“寧王”,或將不再僅僅是一家電池公司,而是一個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科技巨頭。在通往萬億市值的道路上,寧德時代仍在加速奔跑。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元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