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妙!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來臨,歐洲火藥桶急劇升溫,最近歐洲多國開始頻頻指責俄羅斯,聲稱其戰機侵犯自己的領空,歐洲威脅下次將直接擊落越境戰機,而俄羅斯方面也不甘示弱,警告稱這將引爆戰爭。
這些年的俄烏沖突雖然僅僅在俄烏兩國之間爆發,但其實歐洲和美國也是深度參與,并且不斷為烏克蘭援助武器裝備,波蘭、愛沙尼亞等國更是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不斷煽風點火。世界好像到了戰爭擴大的邊緣。
![]()
比如愛沙尼亞聲稱多達3架的俄羅斯戰機深入自家領空9公里,停留時間長達12分鐘。波蘭前段時間大肆報道俄羅斯十幾架無人機進入自己領空。
從此類舉動,也看出俄羅斯的軍事思路并不是純粹的莽撞。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進入該國領空的俄羅斯戰機是米格31。這款戰機可以說也是目前世界上現役戰機中數據最彪悍的。最高速度2.83馬赫,最高升限為2萬米。當初蘇聯制造這款戰機不是為了戰斗機決戰的,而是為了擊落美國的高空偵察機。
![]()
那么俄方的意圖也就顯而易見,米格31的光臨純粹是為了亮肌肉,施行軍事恐嚇戰術。如果真的想在愛沙尼亞干什么,完全不需要使用米格31。
而相比之下,波蘭面臨的情況就直白多了。畢竟現在是無人機交鋒的時代,十幾架無人機進入波蘭,其表達的意思已經相當直白。除了在歐洲方向的動作,俄羅斯在自己的東邊,也就是與美國阿拉斯加相鄰的地方也是不斷派出圖95這樣的戰略轟炸機。
面對俄羅斯的頻頻刺激,歐洲先坐不住了。他們揚言如果俄軍總是過界挑釁,那么就不排除擊落的可能。而俄羅斯大使也是硬生生頂了回去:如果敢擊落俄軍戰機,那么就是徹底引爆戰爭。
![]()
為何現階段俄羅斯對北約國家突然動作頻頻呢?這種“擦邊球”戰術,可以測試北約的防空反應速度、協調能力和內部團結度。目前北約在波蘭到波羅的海一線構筑防御工事,如果俄軍頻頻施壓,北約會更關注自己的抵抗能力,從而削弱他們對烏克蘭的支持。
再者講,這也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政治施壓方式,意在警告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援行為。其實在冷戰時期,蘇聯就經常使用這招來測試西方國家的反應能力。實際上已經奏效,北約內部并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充滿分歧。
![]()
波蘭為代表的東歐國家是堅定的反俄派,俄羅斯的頻繁挑釁會增加波蘭一派的話語權。而堅定反俄,意味著歐盟的軍事資源要向北約傾斜,無疑會增加美國在歐洲的軍事話語權。也就是說,只要波蘭腰板硬了,美國對歐洲的擺布力度就大。
相反,作為歐洲的領頭羊,德國和法國都想削弱美國對于歐洲的影響。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歐盟的框架內增加軍事投入,減少對北約的軍事投入。德國又迫切需要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在態度上并沒有對俄羅斯表現的過分強硬。
![]()
所以當前的態勢看似讓很多人看不懂。俄羅斯挑釁,增加歐洲反俄羅斯的分量,也就增加了美國對于歐洲的控制。美國對歐洲控制力度越大,就越支持烏克蘭,俄羅斯就越被動。
看似是個惡性循環,但想想前段時間普京與特朗普之間會談,雙方的目的看似不像單純針對烏克蘭,而是整個歐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