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被賈國龍給蠢哭了,硬是讓西貝的危機公關,演成了大型連續翻車現場。
他大概是覺得之前作的還不夠,西貝還沒有徹底死透,“撲哧撲哧”上來對著自家品牌又補了幾刀。
那篇以7歲孩子“毛毛”為主角的煽情文章,讓人尷尬得摳出了一套別墅外加游泳池,主打一個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毛毛從2歲就開始吃西貝,一直吃到7歲,看到網上的輿論,媽媽不打算帶他去西貝了,結果他不僅在家哭鬧著表達對西貝的“忠誠”,到了西貝還抱著女店長大腿哭。
![]()
讓人忍不住懷疑毛毛莫不是上海孩子,綠捷的臭蝦仁吃多了,所以才對西貝情有獨鐘吧。奇怪的是毛毛都7歲了,卻只能夠到女店長大腿,看來預制菜的營養確實不行啊。
這篇被網友稱為“史詩級拉垮”的公關文,很快便在群嘲聲中被西貝刪除,并且還不忘給自己挽尊,聲稱是“不想牽扯到老顧客,擔心顧客的隱私”。
只是如果你以為這就完了,也太小瞧西貝的創意了。
除此之外,人家還有要跟西貝生死相許的小伙子,心里眼里都是西貝的姥爺,一個比一個雷人,仿佛西貝已經不做飯了,而是轉行拍逆天短劇了。
![]()
![]()
可能兩歲的西蘭花不是白吃的,去年西貝有個女店長現身說法,堪稱沒有最炸裂只有更炸裂。
那是一位姓劉的北京店女店長,她15歲時就去西貝工作了,一位大爺很愛去西貝吃莜面,經常都是她接待的,結果兩年后大爺大手一揮,張嘴就要送她北京一套房。
可把女店長給嚇壞了,房子肯定是不可能收的,不然怎么體現西貝人的高風亮節。但也把網友們給無語到了,而人在極度無語的時候真會笑。
西貝這到底是什么湯啊,賈記秘制迷魂湯嗎,喝完房子都交出來了,家里有大爺的可要當心啊。
![]()
總之,西貝早已不是第一次公關翻車了。
只不過從前的西貝一直隱藏的很好,始終保持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虛假人設。直到被羅永浩吐槽又貴又難吃,全是預制菜太惡心了。
從賈國龍高調起訴羅永浩,再到“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的道歉信,西貝的每一次回應,都精準地踩在輿論的雷區上。
強烈建議西貝賈老板,下次找我來給他公關稿,不要6000萬,只要600塊,我就能讓他知道,什么是說人話接地氣。
![]()
實際上,西貝原本可以沉默以對,或者是高情商應對。
結果賈國龍卻選擇了一條“對抗式”公關之路,那句“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須得辨”,瞬間將品牌放在了消費者對立面。
西貝似乎完全不懂,消費者抵制的并不是預制菜,而是自己的知情權,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油膩洗腦,而是健康美味的飯菜。
景德鎮雞排哥之所以能火遍全網,在于人家賣6塊錢的雞排,還每天新鮮現做,更妙語如珠笑容滿面,提供60塊錢的情緒價值,外加600塊錢的服務。
哪像賈國龍啊,一言不合就號召一萬八千名員工集體討伐顧客。
![]()
心理學上有個“逆火效應”,當人們面對與自身信念相悖的證據時,反而會更加堅定原有觀點。西貝的連續失誤,正好觸發了這一效應:越是狡辯,消費者越不買賬。
從“硬剛”到“煽情”西貝的公關操作步步踩空,其根源在于創始人陷入了信息繭房。長期被鮮花和掌聲包圍,聽不到真實聲音,導致對局勢判斷全面失誤。
自從企業規模做大后,西貝逐漸脫離了服務本質,賈國龍只想著擴張規模,卻忘了餐飲業的根本是服務消費者。
消費者走進餐廳,是為了享用美食、享受服務,而不是來聽品牌講煽情故事或接受說教。信任是餐飲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一旦失去就很難重建。
塔西佗陷阱理論告訴我們,當公信力破產時,無論說什么做什么,人們都會持懷疑態度。
信任在了,即使不言不語,顧客也會用腳投票。信任碎了,再多的公關文章也粘不回來。
![]()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簡單,簡單,再簡單!”這句話對企業危機公關同樣適用。與其玩弄文字游戲,不如坦誠面對問題。
目前依然處于輿論風暴中心的西貝,最需要的不是如何公關,而是保持沉默、用行動證明改變。真誠的行動,永遠比華麗的詞藻更有說服力。
餐飲行業本質上是服務行業,成功與否最終取決于能否贏得顧客的信任。
西貝若想重新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就必須徹底摒棄傲慢心態,真正回歸到“圍著顧客轉”的初心。
商道即人道,誠信為本。
但愿西貝能早日明白這個道理,也希望其他企業引以為戒——商業的本質是建立信任,而非單純追逐利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