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號 · 共同思考討論
長期以來,網絡上、留言區充滿對于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流傳著很多爭議問題,主題的意思就是對我軍取得的勝利提出質疑,以顯擺自己獨樹一幟的思想,要么就是矮化我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搞一些歷史虛無主義,這些人估計不是蠢就是壞。
大致分為幾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說越南軍隊主力都集中在柬埔寨,邊境呢僅駐扎著一些雜牌軍,意思就是勝之不武。
第二個版本則是我軍參加人員高達55萬,傷亡超過3萬,戰損比高,而且效果差。
總而言之,他們認為這一次反擊戰為"牛刀殺雞"的失敗戰役。對于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往往會被這些不合歷史的言論蒙蔽。
而且這種言論非常惡毒,一方面替越軍的失敗找借口,另一方面貶低了我軍的戰績。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么?
實際上結合真實戰爭檔案,以上那些說法均與史實根本不相符合。
所說的"邊境雜牌軍"的說法,根本就是低估了越南的戰略部署。
要知道,當時越南擊敗美軍,后來又有了蘇聯的支持,便在國際上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而且在中美關系破冰之際,越南就已經把中國視為為主要威脅,怎么可能部署一些沒有戰斗力的雜牌軍在中越邊境。
而是在中越邊境部署15萬正規軍,其中含:346師、第3師、316A師這三支王牌,這三個師都跟歷經抗法、抗美戰爭,是越軍中精銳的精銳。
346師,也叫"高北師",該師下屬的246團為功勛部隊。
第3師,也就是"金星師",該師下屬的12團就一直在叫囂
"打到憑祥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
316A師,就越南所謂的"英雄師",該師負責軍官培訓,且全部部署于高平、諒山等我軍主攻方向,想想這可能是"雜牌軍"么?
越南雖然悍然入侵柬埔寨,投入了20萬兵力,實際上也根本沒有放松中越邊境的防御。
越軍的第一軍區在廣西方向部署11個師及9個旅;
越軍的第二軍區在云南方向部署4個師,加上地方武裝,高達5.5萬余人,一線還設27個公安屯,這些都是民兵,他們可都要歷過抗美戰爭,戰斗力與正規軍差不了多少。
越軍構建的這些立體防御體系,防守力度顯著,真實戰場遠比我們想象中要殘酷不知多少倍。
真實的情況,開戰后第一二天,我軍確實傷亡了4000人,客觀地講損失比較大,包括不少入伍僅幾個的新兵犧牲。
但我人民解放軍憑頑強意志,很快就扭轉戰局,在同登殲滅第3師12團。3月4日強渡奇窮河,攻克諒山,全殲"金星師"主力。
高平戰役擊潰346師,西線柑塘之戰殲滅345師,該師除師長率少數人突圍外,全軍覆沒,增援的316A師亦被擊潰,從此也徹底喪失戰斗能力。
因此,網絡上那些"傷亡3萬很丟人"這種論調,實則是對戰爭的誤解。
我軍到底傷亡多少人?
據昆明軍區后勤部總結,我軍犧牲6954人,負傷1.48萬余人,合計約2.17萬,加支持前線民工犧牲64人,總數接近3萬。
此役越軍傷亡了多少呢?
越軍傷亡超10萬,其中正規軍被殲6萬余人。
根據越南《勞動報》公布的情況,另外平民損失5萬人,敵我傷亡比約1:5。
能取得這樣的戰果,在現代戰爭中已屬可觀。
因為,從客觀上我軍出國作戰,困難是相當大的,并沒有國內作戰的環境。
一方面,中越邊境多是山地叢林,地形復雜,越軍依托地形,只需要用機槍、手榴彈即可壓制進攻;
另一方面,我軍已20余年確實沒有打大規模戰役,大部分部隊存在練兵不足、后勤滯后等問題,初戰損失較大也算是情理之中。
好在,解放軍及時調整戰略,逐個拔除防御據點,戰場應變能力優于對手。
那些嘲笑我軍自衛反擊戰是"牛刀殺雞"的人,如果不是故意混淆歷史,那就是沒有認清當時國際局勢。
當時,蘇聯為了對付中國,與越南結為軍事同盟條約,對越起見也是下了相當大的血本,不僅提供大量武器援助給越南。
還在1979年3月,蘇聯還出動20萬大軍,搞實彈演習,對我國北方邊境實施了強大的壓力。
因此,我軍被迫需要分兵鎮守北部邊境,需要應對兩線作戰,攻克諒山后主動撤軍,既達到懲罰目的,又避免戰爭擴大化,是極具智慧的戰略決策。
當然,說我軍此役代價沉重也不為過,但我軍的優良傳統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迅速總結經驗,不僅積累了寶貴經驗,還讓我軍戰后迅速反思指揮、通信和后勤上的問題。
這也為推動我軍隊現代化改革提供的實戰參考數據。
鄧小平當年就說過:"中國人說話算數,在國際反霸上不是無足輕重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