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林彪和葉群的女兒林豆豆來到空軍報社上班。
![]()
林豆豆
林豆豆來空軍報社,是經過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和政委吳法憲親自安排的。1964年10月,劉亞樓確診患肝癌后,在上海華東醫院治療。1965年春節過后,劉亞樓打電話給吳法憲,讓他到上海去一下。吳法憲到華東醫院后,劉亞樓對他說:“林豆豆已經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了(實際并未畢業),葉群的意見,想把他放到空軍報社當記者。”
吳法憲當即表示同意,第二天他就回北京,把林豆豆安排進了空軍報社。
林豆豆到空軍報社工作后,報社領導把她安排到文化處工作,因為這個處負責編輯《空中哨兵》文藝副刊,這正符合她喜歡文學的口味。但林豆豆大學沒有畢業,文學修養不足,身體健康狀況又時好時壞,所以編稿、定稿都不是那么得心應手,好在她態度端正,為人謙和,領導照顧她,同志們尊重她,一段時間以后,大家對她的工作還是認可的。
林豆豆本想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但因為她的身份特殊,再加上報社某些領導出于私心的“層層加碼”,使她與大家被一道無形的“玻璃墻”隔離了開來。
![]()
林豆豆(中)
林豆豆上下班是保密的,她不能像普通人那樣乘公交車上下班,而是由一輛高級轎車接送。空軍政治部保衛部警衛處副處長楊森專門負責林豆豆的安全工作,林豆豆上班前先電話通知楊森,他便馬上跑到空軍大院東側的京西賓館門前迎候。林豆豆下車后,由楊森陪同進入空軍大院,再進入位于主樓四層的空軍報社,當面交給報社領導。林豆豆下班后,同樣由楊森護送到京西賓館上車。
林豆豆在報社上班時,領導對她身邊的同事專門強調: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之外,不要同她談別的事情。林豆豆平時也很少和同事們閑聊,所以大家對她的認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林彪對當了《空軍報》編輯的林豆豆,政治上是關心的,在讀書、寫作上也給予了相當多的指導。林彪知道林豆豆有文學夢,擔心她把握不好,好高騖遠,走偏方向,因此諄諄告誡她打好基礎,擺正自己是一個初學寫作者的位置。林彪曾對林豆豆說:
寫文章要有自己的風格,但作為一個初學寫作者,各種風格、各種體裁都可以學一學。我講的不是漫無邊際地學,而是有選擇地學,從內容上來講,主要的是學正面的,特別要抓住一個較好的作家,一種較好的體裁,一篇較好的文章,反復學習,多讀精練,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在一段時間內突破一種文體,就會見效。
![]()
林彪
在林彪的指導下,林豆豆的寫作水平進步很快。1965年5月7日,劉亞樓病逝,5天后,林豆豆撰寫的文章《劉亞樓叔叔永遠活在我們心里》在《人民日報》和《解放日報》同時發表,這篇文章讓全國、全軍范圍內更多的人認識了她。
林豆豆對劉亞樓的感情是真摯的,劉亞樓對她有慈父般的關懷。林豆豆小時候,劉亞樓就經常抱著她玩。林豆豆確定到空軍報社工作后,正在上海住院治療的劉亞樓又鼓勵她好好在報社實際工作中鍛煉自己,并親手送給她毛澤東的著作讓她學習。劉亞樓病重后,又讓妻子翟云英寫信給林豆豆,并送給她《江姐》和《女飛行員》等劇本,讓她向劇中的英雄人物學習。
林豆豆的文章充滿感情地敘述了這些往事,感染力可謂無與倫比。但考慮到當時黨、國家和軍隊的形勢背景,這篇文章從寫作到發表都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也得益于林豆豆的特殊身份,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
![]()
林豆豆和葉群
1968年7月13日,《空軍報》發表了林豆豆和報社另外兩名編輯一起合作的文章《三訪九廠》。九廠是山東省青島市的一家紡織工廠,這篇文章寫的是九廠在“運動”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主題是歌頌“運動”的大好形勢。
林豆豆作為《空軍報》的記者,是不該插手地方、寫地方題材的,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那就是“越界”,甚至是違反紀律,但林豆豆“敢為天下先”。幾天后,《解放軍報》和《人民日報》也分別刊登了這篇文章。
后來毛澤東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這篇文章,非常高興。據吳法憲回憶:“毛主席還很欣賞林豆豆寫的一篇題為《三訪九廠》的通訊,他曾經當面對我說:‘這篇文章寫得不錯。’”
![]()
林豆豆和周恩來
毛澤東表揚林豆豆,江青卻吃了醋,她跑到毛家灣對葉群說:“豆豆這么能干,讓她代替肖力(李訥)去主持《解放軍報》算了!”葉群只好服軟,又說了很多好話,江青這才作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