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再平病逝,兒子背草鞋送母親最后一程,可她走后20天,兒子發現母親的遺產竟被其男友全部掌控。
![]()
草帽、草鞋、一捧黃土,一個男人跪在臺州某公墓前,背影佝僂,像一株被風吹折的蘆葦。
他不是別人,是孟再平唯一的兒子。
母親走了,他千里迢迢趕來送最后一程,卻被告知——墓地是單穴,沒有配偶位置;家里沒留遺囑,劇團改了名,銀行卡空了,連母親穿過的戲服都不知去向。
![]()
而那個陪她走完最后一程的男人,正坐在她創辦的劇團辦公室里,簽著新名字。
這不是狗血劇,是現實。
一位越劇名角在臺上唱盡人間離別,臺下卻沒能躲過親情與利益的撕扯。
孟再平這名字,在臺州、溫嶺、臨海一帶,是響當當的。
十六歲進劇團,一張嘴就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水袖一甩,臺下老太太都能抹眼淚。
她不靠包裝,不蹭熱度,就靠著一年三百天在鄉間搭臺唱戲,硬生生在老百姓心里扎了根。
她本可以去省團,去大城市,可她沒走。
她說:“城里的劇場冷清,鄉下的土臺子熱乎。”
![]()
于是她帶著一群四五十歲的演員,夏天頂著四十度高溫,冬天踩著泥水,走遍浙東南的村村落落。
有人算過,她十年唱了七百多場,幾乎沒歇過。
可命運偏不讓她安穩。
2021年,她查出胰腺癌。
醫生說得直白:“這種病,能撐一年就算奇跡。”
她沒哭,只問了一句:“還能上臺嗎?”
化療把她整個人抽干了。瘦得只剩一把骨頭,走路都晃。
可只要能站,她就登臺。
![]()
有次演《梁祝·樓臺會》,她唱到“今生無緣同白首”,突然眼前一黑,倒在后臺。
送醫院搶救,醒來第一句話是:“下一場什么時候?別耽誤了。”
她不是不怕死,她是怕舞臺忘了她。
2025年9月8日,她在臺州家中離世,終年49歲。
追悼會那天,上千人送行。
有七十多歲的老戲迷,拄著拐從溫嶺坐了三個小時公交;有她帶過的年輕演員,哭得說不出話。
![]()
靈堂上,她穿著最喜歡的那身黛玉戲服,手里攥著一把折扇——那是她二十年前演《紅樓夢》時的道具,一直留著。
本以為,她終于可以安息。
可才過了二十天,一場風波悄無聲息地炸開了。
她的兒子,通過前夫的社交賬號,發了一封信,沒哭沒鬧,就幾段話,卻字字扎心。
他說:“我媽三歲那年就和我爸離了婚,我跟著爸過。小時候恨她,覺得她為了戲不要我。可去年國慶我去臺州看她,她記得我喜歡那個牌子的車,今年六月給我轉了三十萬,說‘兒子,買輛好點的’。”
![]()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被媽媽愛過。”
可母親走后,他作為兒子,只收到十萬塊“慰問金”。
房產、存款、劇團股份、個人物品,全被母親的男友林春友掌控。
更讓他心寒的是:母親的墓地,是單穴。
沒有“配偶”位置,沒有合葬設計。
而林春友,以“家屬”身份操辦喪事,接受慰問,現在又掌管劇團。
“我連我媽最后一件戲服都沒見到。”他說。
這封信一出,網友炸了。
![]()
有人翻出林春友的過往:早年開過KTV,混過社會,后來轉型做文化投資。
2019年認識孟再平時,他已是小有名氣的“文化商人”。
兩人相識于一場慈善演出,他當場捐了五十萬支持越劇傳承。
起初,沒人反對這段感情。
畢竟,孟再平抗癌期間,林春友確實掏了錢。
有知情人士透露,一種進口抗癌針,一針120萬,醫保不報,她打了三針。
![]()
林春友說:“只要能多活一天,錢算什么?”
可問題就在這兒——錢,到底是誰的?
孟再平抗癌三年,收入少了,但早年積蓄不少。
她名下有兩套房,一輛車,還有她親手創辦的“臺州越劇藝術團”超過三成的股份。
這個劇團,2023年拿了省里“非遺傳承獎”,年收入三百多萬。
她沒立遺囑。
按《民法典》,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子女、父母、配偶。
她父母早逝,兒子是唯一法定繼承人。
![]()
而林春友,哪怕同居多年,沒領證,法律上就是“外人”。
可現實是,林春友以“家屬”自居,接管了一切。
劇團更名“臺州越海越劇團”,法人換了,股東名單清一色新人。
兒子去要母親遺物,被保安攔在門外。
“我不是來鬧事的,我就想拿回我媽的戲服、劇本、照片。”他說。
沒人理他。
更諷刺的是,林春友在接受地方媒體采訪時說:“我會延續孟老師的遺志,把劇團做大做強。”
鏡頭里,他西裝筆挺,站在新掛牌前微笑。
可誰記得,孟再平臨終前最惦記的,是那群跟著她下鄉的老演員?
她說:“別讓他們老了還餓著肚子唱戲。”
![]()
現在,輿論吵翻了。
有人說:兒子早干嘛去了?母親病重不見人,死了才來爭遺產?
可也有人替他說話:他三歲被離婚,母親遠走事業,他能怎么辦?
如今母親用三十萬轉賬“補愛”,他來要個說法,過分嗎?
另一派說:林春友是真心愛人,否則哪會花幾百萬救她?
可也有人質疑:花的是她的錢,還是他的錢?
那些轉賬記錄、房產過戶、股權變更,有沒有趁她病重意識不清時操作?
更有知情人透露:孟再平在2024年底曾想立遺囑,被林春友勸住,說“我們是一家人,不用那么生分”。
如今,遺囑沒了,人走了。
![]()
這不是遺產之爭,是人性的試金石。
一個女人,用半生燃燒舞臺,用最后幾年對抗死神。
她以為找到了愛情的歸宿,卻可能在昏迷時,被枕邊人一點點搬空了一生心血。
而她的兒子,那個曾怨恨她的孩子,在收到三十萬轉賬時,終于嘗到了母愛的滋味。
可還沒來得及回味,母親就走了,愛也戛然而止。
他跪在單穴墓前,或許在想:
如果當年她沒選擇舞臺,如果她多回來看看我,如果她早點立遺囑……
可人生沒有如果。
![]()
這世道,總愛歌頌“為藝術獻身”的偉大,可從不教人如何保護自己。
孟再平是偉大的,但她也是天真的。
她以為愛能抵萬難,卻忘了法律只認白紙黑字。
我們敬佩她的堅守,但也該警醒:再深的感情,也別放棄對財產的掌控;再忙的事業,也別忘了給親人留一句交代。
至于那個兒子,我不覺得他來爭遺產是貪心。
他爭的不是錢,是母親存在過的證據。
![]()
一件戲服,一本手稿,一張合影——這些才是他缺失四十多年的母愛憑證。
愿孟再平老師安息。
也希望她的故事,能讓更多人明白:愛要熾熱,但人生,必須清醒。
紅星新聞(越劇演員孟再平病逝,年僅49歲 劇團負責人:她患病后仍堅持登臺演出 2025.9.1)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