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副總編輯劉云云(中)在南京大屠殺研究系列書刊直播間推介《北京周報》(魏堯攝)
9月18日下午,“讓歷史說話 用史實發言”南京大屠殺研究系列書刊直播推介活動在京舉辦,并通過美洲中心微信視頻號、微博視頻號及云現場等多平臺同步直播,總觀看量達71萬次,互動量突破5.5萬次,反映了觀眾對抗戰主題出版的高度關注。時值“九一八事變”94周年,本次活動通過系統推介9部與南京大屠殺、抗戰相關的重點圖書與期刊,向世界發出堅決維護歷史正義,共同開創美好未來的聲音。活動由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以下簡稱“美洲中心”)主辦,外文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支持。
在直播中,美洲中心副總編輯劉云云重點推薦了《北京周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特刊。特刊不僅有90后記者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參加紀念活動的現場報道,也匯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汪朝光、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拉納 · 米特等中外學者的深度解讀,還通過托馬斯 · 拉貝等國際友人后代的講述,凸顯歷史記憶的當代延續。
![]()
外文出版社主題時政編輯部責任編輯李黎推介《南京大屠殺研究》期刊(魏堯攝)
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的《南京大屠殺研究》是重點推介的期刊,該刊將國內關于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術成果譯介至海外,依托中國外文局發行網絡覆蓋全球多家高校與機構,成為國際學界研究該主題的重要資源。
9月面世的《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判決》與《南京審判: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判決》,從司法與史學雙重維度還原歷史真相。外文出版社主題時政編輯部責任編輯李黎表示,兩本書依托原始庭審檔案和判決文獻,是對企圖歪曲、否認歷史行徑的有力駁斥。
《拉貝與中國》和《戰爭意味著什么:日本在中國的暴行》兩本書則通過國際友人的親歷記錄,詳實還原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暴行,以及約翰 · 拉貝等國際友人建立南京安全區,救助25萬名中國人的壯舉。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是國內第一部記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生活史的作品,從第一視角記錄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
新世界出版社營銷部副主任蘇麗婭推介《和平的豐碑》畫冊(魏堯攝)
新世界出版社推出的《和平的豐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畫冊,以150余幅珍貴歷史影像,中英對照呈現抗戰歷程,兼具史料價值與視覺沖擊力。新世界出版社營銷部副主任蘇麗婭表示,該畫冊旨在讓更多讀者透過真實圖片走近歷史。
![]()
新世界出版社文藝編輯部副主任賈瑞娜推介《南京大屠殺全紀實》(魏堯攝)
《南京大屠殺全紀實》是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何建明的力作。新世界出版社文藝編輯部副主任賈瑞娜表示,這是首部從中國人視角系統記錄南京大屠殺的作品,不僅整合多方史料,還突破以往敘事局限,收錄大量日軍士兵日記與外籍人士證言,全面呈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推介活動上,嘉賓就讀者關心的圖書購買、翻譯難點、國際反響等問題作出回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全球反法西斯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南京大屠殺作為這段歷史中尤為慘痛的一頁,更不容忘卻。然而,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所作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仍缺乏充分認識和共鳴。為促進國際社會正確認知這段歷史,自8月15日起,美洲中心聯合南京市委宣傳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單位,共同主辦了“讓歷史說話 用史實發言”系列主題活動。本次直播推介活動是該系列主題活動的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蘭辛珍
設計排版:相玉婷
![]()
歡迎訂閱!
復制鏈接至TB:
【淘寶】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報》全年電子雜志訂閱 1—52期 PDF文件
贈筆記本禮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