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抱金塊;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四,抱如意;女大五,賽老母;女大六,抱金豆;女大七,笑嘻嘻;女大八,注定發;女大九,樣樣有;女大十,樣樣值。”
![]()
可是,如果面對女大男17歲的時候,俗語又應該怎么說呢?特別是一個后宮佳麗三千的皇帝,偏偏愛上了與自己母親同齡的女人,是不是就有些難為人了?
可歷史上的明憲宗朱見深,卻真的愛上了一個和自己母親同齡,大了自己17歲的女人。而且,他不但沒嫌這個女人人老珠黃,樣貌遲暮,相反一愛就是20多年,在其去世之后,因悲傷難抑,僅隔了七個多月便追隨而去了。
![]()
對于男女之情來說,不是有“老牛吃嫩草”的說法么?怎么到了朱見深這里就變成了“嫩牛吃老草”?這個女人是誰,又有什么異于常人的地方,又憑什么得到了天下女性皆追求的東西?
這個大了朱見深17歲的女人便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萬貴妃:萬貞兒。她出生于公元1430年,比朱見深的父親小3歲,與朱見深的生母同齡。
“貴妃萬氏柔明而專靜,端懿而惠和,率禮稱詩實,稟貞于茂族,進規退矩,遂冠德于后宮。”
這是朱見深在晉封萬貞兒貴妃頭銜時,寫在金冊里的一句話,從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萬貞兒的人生一角:端惠率實,知進退。
![]()
想必,這與萬貞兒的出身不無關系,她原籍為山東諸城人,父親為當地縣衙掾吏。原本,萬貞兒也可以過著舉家歡樂,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在萬貞兒出生4年的時候,父親因為親人犯罪而被牽連,從而被流放于外地。只有4歲的她就此被充入掖庭,成為皇家奴仆。
在掖庭過了13年,萬貞兒是如何長大的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但若沒點眼力勁兒,恐怕就算不被欺負致死,也會成后宮的犧牲品。
但從小就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長到17歲的萬貞兒不但沒有長成悲劇,相反還被孫太后看重,將其帶進了自己的紅壽宮。
![]()
這大概就是萬貞兒的能力之一了,有眼力,懂規矩,知輕重,會迎合。宮中日子難過,唯有自強不息,才能免受荼毒。
就在萬貞兒進入孫太后宮中的同一年,朱見深出生了。作為小太子,自然享受著合宮上下的關注。這個時候,恐怕怎么也不會輪到萬貞兒出風頭,只能默默地用心伺候而已。
但朱見深才享受了2年時間的眾星捧月,自己的父親卻因為御駕親征瓦剌而被抓。也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朱祈鎮成了敵人的人質,朱見深便被自己叔叔搶了風頭。
從古到今,皇帝的寶座誰不想要?朱祁鈺也不例外。他不但想要坐龍椅,而且還想將其傳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小小的朱見深就此失勢,成了后宮水深火熱的存在,這一年,朱見深只有5歲。
![]()
皇宮就是最大的人際關系場,朱見深失勢,踩高拜低的人便現實起來,畢竟,誰愿伺候一個沒有未來的主子呢?
還好,這個時候萬貞兒一直守在朱見深身邊不離不棄,22歲的她懂事故,知禮節,有著從小成長不易的感同身受之心,所以對朱見深格外關照。
這恐怕又是萬貞兒與普通以色示人的后宮女子所不同的地方:她用自己的青春與真誠,幫扶了一個失勢的廢太子,讓他在冰冷的后宮擁有了一份溫暖。
做過母親的人都懂得,孩子從小與誰在一起,那勢必就與誰最親近。朱見深從2歲開始便跟在萬貞兒身邊了,雖然不是母親,卻做了比母親還要多的事情。
![]()
若說最長情的表白就是陪伴的話,顯然萬貞兒做到了,她在朱見深眼中,不只是宮女,不只是保姆,更是姐姐,是母親,是親人。
公元1457年,朱祈鎮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與煎熬之后,重回皇位。10歲的朱見深重新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再次被冊封為太子。
昔日遠而避之的宮女、太監們如同蜜蜂,嗡地一下都再次“叮”到朱見深這枝后宮花朵之上,想要在此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惜,朱見深除了信任萬貞兒,其他人一概無視。而且,他大聲喊出自己的宣言:萬貞兒才是我的代言人,我只用她一個人。
![]()
這就是所謂的苦盡甘來,萬貞兒在朱見深人生最需要陪護的時候,選擇了留在他身邊,5年的相依為命之后,自然也就得到了朱太子的全部信任。
雖然沒有史料記載萬貞兒與朱見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一起的,但自古男女之事都是如此,始于好感,起于莫名。
當朱見深18歲成為皇帝的時候,萬貞兒已經與她朝朝暮暮共同生活了16個春秋,其相親之心可想而知。
所以,朱見深登基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萬貞兒為皇后。但奈何禮制、綱常,他的這一愿望落空了。可惜作為皇帝也有不得已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說法實在不存在。
![]()
不過,這并不影響萬貞兒得寵,她不但在35歲成為了貴妃,而且還于第二年生下一個兒子。在那個時候,絕對算是高齡產婦。
只是可惜,萬貞兒的孩子只活了一歲便夭折了。想來這對她是個莫大的打擊,所以在后來才有了各種版本的“惡毒、殘害皇嗣”的說法。
但從萬貞兒受寵的程度上來看,這些說法實在沒有歷史依據。而且,萬貞兒比朱見深大了那么多,她能不明白皇家不能無嗣的后果嗎?
朱見深為了萬貞兒廢過皇后是真的,但第二年便又冊立了新的皇后,這也就證明,朱見深對于皇家規矩心知肚明,他可以寵愛萬貞兒,但不能破壞皇家大計。
![]()
假如萬貞兒已經到了讓朱見深連一個孩子都留不住的程度,想來再深的愛也會被消磨而光。事實上,朱見深與萬貞兒之間已經達到了同生同死的狀態,如此情況下,萬貞兒是不是那般歹毒還真不一定。
公元1487年,萬貞兒58歲,因病而逝。當時朱見深正值壯年,卻面對痛失所愛的事實這樣說:“貞兒不在人世,我也活不長了。”
“貞兒長去了,我亦不復存在也。”
結果一語成讖,過了7個多月,41歲的朱見深便離世了。這幾乎就是離了萬貞兒活不下去的感覺,兩個人雖然有著17歲的年齡差,但做到了生死相隨。
![]()
這時再想開篇的問題:萬貞兒憑什么比皇上大了17歲卻獨寵20多年?是單純因為漂亮嗎?顯然不是。
而且,關于此事,朱見深的母親也曾經問過兒子,為什么非要喜歡這樣一個大自己十多歲的女人。朱見深說:“每每被她撫愛時,我就會感覺安詳舒暢,并不是因為她的相貌漂亮才寵愛于她。”
“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只是這一句話我們就可以清楚了,萬貞兒的存在,就是朱見深的安全感!如果你非要說這是戀母情結,那也無可厚非。
![]()
試想想,當年一個2歲的小娃娃被萬貞兒一手養大到10多歲,他滿眼、滿心除了萬貞兒這一個女人,還會有其他人嗎?
《明史》文獻中這樣記載萬貞兒:“機警,善迎帝意”。一個時刻讓皇帝感覺到舒服的人,這應該才是萬貞兒的真實能力所在。
我們不說遠的,英國的查爾斯王子為何放著年輕漂亮的戴安娜不愛,非要愛一個比自己大,又長得不好看的卡米拉?那就是心理上的舒適度。
![]()
《明史》中還記了一件事:“帝(朱見深)每游幸,妃(萬貞兒)戎服前驅”。這也說明朱見深在心理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而萬貞兒“戎服前驅”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是為了給朱見深真正的心理安全。
有人不服,小時候朱見深可能會以萬貞兒為安全感,但成為皇帝后擁有大批的御前侍衛,有什么可擔心的?
這恐怕就是信任的問題,當一個在傾軋、斗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得到了最高權力時,他內心的陰影卻不會隨之消除。相反,因為經歷過,所以更加在意身邊人的意圖。
![]()
萬貞兒作為自己一起成長的人,作為最信任的人,那就成了朱見深身邊無可取代的人。這也就意味著,朱見深寵萬貞兒不是男歡女愛,而是給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從資料的記載中來看,萬貞兒其實并不算漂亮:貌雄身巨,類男子。而且嗓音很粗,絕對稱不上溫柔。但是,她用自己的特別“魅力”給了明憲宗最大的安全感,從而得到了一輩子的獨家寵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