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特朗普再次簽下了行政令,將TikTok在美運營期限,延長至2025年12月16日。
這肯定不是簡單的商業決策,而是一場關乎選票、經濟和國際關系的復雜博弈。
![]()
2025年9月16日,這已是特朗普今年內的第四次延期,此次決定發生在原定禁令生效日的前一天,避免了1.7億美國用戶瞬間“失聲”的局面。
從強硬態度到遲遲未決,我們不禁要問,老特究竟在擔心什么。
一、1.7億用戶的壓力
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其中相當比例是年輕群體,這一龐大數字背后是巨大的民意力量,甚至能直接影響選票走向。
特朗普本人也坦言,TikTok是2024年大選中幫助他吸引年輕選民的“大功臣”。
甚至在今年8月下旬,白宮也正式入駐TikTok,將其作為日常消息發布平臺,目前該賬號粉絲量已接近百萬。
![]()
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直接封禁不僅會引發廣泛不滿,更可能轉化為選舉中的投票反彈,這是任何政治家都不敢輕視的風險。
除了政治考量,經濟因素同樣關鍵,TikTok早已深度融入美國商業生態,成為許多企業不可或缺的營銷平臺。
早在2023年,TikTok就為美國中小企業主帶來147億美元的收入,為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242億美元。
同時,TikTok至少為美國創造了22.4萬個崗位,對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紐約州和伊利諾伊州等地的經濟貢獻尤為突出。
超過500萬家美國企業使用TikTok進行營銷和業務推廣,直接封禁將導致這些企業遭受巨大損失,甚至可能引發一輪失業潮,這是特朗普政府不愿看到的。
二、執行難與訴訟風險
全面封禁TikTok,在實際操作層面存在巨大困難。
![]()
一方面,“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序法案”雖然已經通過,但執行起來復雜無比。
另一方面,封禁行動勢必引發一系列法律訴訟。
TikTok已經表示他們將美國政府告上最高法院,雖然一個企業很難對抗國家機器,但訴訟過程可能漫長而痛苦。
特朗普政府的選擇是不斷延期執行,為談判留出時間,避免立即陷入法律泥潭。
TikTok問題已成為中美經貿談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美第四輪經貿高層會談中,TikTok就是核心議題之一。
2025年9月15日,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在西班牙馬德里結束新一輪會談,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決TikTok問題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根據共識,中美將在尊重企業意愿與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通過“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和內容安全業務委托運營”和“算法等知識產權使用權授權”兩大方式推進解決。
![]()
這種安排既回應了美方對數據安全的關切,也維護了中方企業合法權益。
三、特朗普的商業思維
特朗普作為一個前商人,其決策往往帶有濃厚的商業思維。
他曾經透露,有一個“超級富豪聯盟”準備接盤TikTok,包括甲骨文老板拉里·埃里森、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都有興趣。
同時,特朗普也在考慮自己的政治遺產,他已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會競選第三任期,并且點名副總統萬斯和國務卿魯比奧為潛在接班人。
萬斯以其強烈的對華強硬立場著稱,特朗普可能希望通過妥善處理TikTok問題,為接班人創造一個更有利的政治環境。
特朗普的第四次延期絕非終點,12月16日的期限仍在眼前,中美談判仍在繼續。
![]()
TikTok命運的背后,則是數據主權、技術霸權和數字規則制定權的競爭。
這場博弈沒有簡單的贏家,但無論如何,1.7億美國用戶暫時可以繼續刷他們喜愛的短視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