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之美,不僅在于其華麗的辭藻,更在于它能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世間萬象,傳遞出生活的酸甜苦辣。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古詩詞,感受其中蘊含的生活真諦。
![]()
01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日里,黃四娘家的小徑被花朵鋪滿,繁花似錦,壓彎了枝頭。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流連忘返;黃鶯在枝頭自在地啼叫,聲音清脆悅耳。
這是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田園畫卷,展現了生活的美好與愜意。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捕捉到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發現美好,享受生活的樂趣。
02
王建《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山村的雨景別有一番韻味。雨中傳來雞鳴聲,稀稀落落的幾戶人家散落在竹溪邊,村路蜿蜒,板橋橫斜。婦女們相互呼喚著去浴蠶,而庭院中的梔子花在雨中靜靜綻放。
詩中描繪了山村的寧靜與和諧,人們忙碌而有序的生活,以及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這種質樸的生活場景,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份內心的寧靜。
03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日的田園,人們辛勤勞作。白天耘田,夜晚績麻,村莊的男女各司其職。孩子們雖然還不懂得耕織,卻也在桑樹蔭下模仿大人種瓜。
這首詩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忙碌與充實,以及孩子們的天真與可愛。它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與傳承,即使在艱苦的勞作中,也有快樂與希望的存在,生活因勤勞而充實,因傳承而延續。
![]()
04
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前,白鷺在天空中自由飛翔,桃花盛開,江水上漲,鱖魚肥美。漁人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悠然垂釣,不愿歸去。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漁村生活圖景,展現了漁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閑適與自在,即使在風雨中,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快樂,生活本就如此簡單而美好。
05
陸游《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農家的臘酒雖然渾濁,但在豐收之年,他們熱情好客,準備了豐盛的雞豚招待客人。詩人在山間漫步,仿佛迷失了方向,卻在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個柳暗花明的村莊。
這里的人們過著簡樸的生活,保留著古老的風俗。詩人被這里的美好所吸引,希望能再次來訪。
這首詩展現了鄉村的淳樸與熱情,以及生活的意外驚喜。它讓我們明白,在生活的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難與迷茫,只要堅持前行,總會迎來新的希望與轉機。
06
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老朋友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邀請詩人到他的田莊做客。村莊被綠樹環繞,青山在遠處斜斜地延伸。打開窗戶,面對著打谷場和菜園,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論著農事。
詩人約定在重陽節時再來賞菊。這首詩描繪了朋友間的深厚情誼和田園生活的寧靜美好。
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溫暖與真摯,朋友之間的相聚,無需華麗的辭藻,一杯酒、一頓飯,便能傳遞出最真摯的情感。
![]()
07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傍晚時分,詩人在東皋田野上徘徊,不知該歸向何處。四周的樹木都染上了秋色,山巒在夕陽的余暉中顯得格外寧靜。牧人趕著牛犢歸來,獵人帶著獵物回家。
詩人與他們相互陌生,只能長歌以表達自己的情感。這首詩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落寞,以及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迷茫。
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的孤獨與無奈,但也在這種孤獨中,我們能更加深刻地思考生活的意義。
08
韋應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獨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深樹中傳來黃鸝的鳴叫聲。傍晚時分,春潮上漲,夾雜著雨點,水流湍急。而野渡口空無一人,只有一艘小船自在地橫在水面上。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色的幽靜與美麗,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閑適。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寧靜與自在,即使在無人的渡口,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美好,生活本就如此簡單而純粹。
09
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月的鄉村,草木茂盛,黃鶯在天空中飛翔,楊柳輕拂著堤岸,仿佛陶醉在春天的煙霧中。孩子們放學歸來,趁著東風放起了風箏。
這首詩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以及孩子們的天真與快樂。
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為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生活因孩子們的快樂而更加美好。
10
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居住在人世間,卻聽不到車馬的喧囂。他問自己為何能如此,是因為心境遠離塵世的紛擾,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下采摘菊花,不經意間看到了南山。山中的氣息在傍晚時分格外美好,飛鳥們結伴歸來。這其中蘊含著生活的真諦,卻難以用言語表達。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向往,以及對生活真諦的深刻感悟。它讓我們明白,生活并不在于外在的環境,而在于內心的寧靜與滿足,只要心境豁達,即使身處喧囂,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