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jiān)獄假釋出來,并不意味著完全自由了,而是要進入社區(qū)矯正階段,在司法所的監(jiān)督和幫助下逐步回歸社會。在這期間假釋人員需要配合司法所的規(guī)定,那么,假釋后要在社區(qū)矯正做哪些事情呢?
![]()
圖片來源于網絡
1、定期匯報
剛假釋出來的第一步,就是按時去司法所報到。拿到假釋裁定后,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一般是判決生效后10天內),去司法所簽《社區(qū)矯正宣告書》。這份文書會寫清矯正時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之后每周至少1次,向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電話匯報本人的行蹤和活動情況。每月至少1次,到司法所當面提交思想報告,說說最近的想法和生活。
為什么要這么頻繁地匯報?其實,除了讓司法所知道你沒有亂跑外,工作人員還能通過見面觀察你的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你有想不開或者可能犯錯的苗頭,能夠及時為你提供幫助。
![]()
圖片來源于網絡
2、學習勞動
假釋后學習勞動依然少不了,每月至少參加1次司法所組織的教育學習,學習時間不能少于8小時。除了法治教育等必修課,社區(qū)工作人員還會教他們怎么和家人相處,怎么對社會有責任心。
有些司法所還會聯系培訓老師,教一些實用的技能,如電工、烹飪等,還會給點找工作的建議。畢竟有份保障的工作,生活才能過得穩(wěn)當,再犯錯的可能性會減少。
此外,假釋人員每月還至少要參加8小時的公益勞動,比如去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幫養(yǎng)老院的老人收拾屋子等。
3、活動受限
雖然假釋人員重新回到了社會,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去的,一般是不允許跨市縣活動,如果要去外地看望親戚或者找工作,必須提前向司法所申請,批準了才能走。有些情況下還會用電子定位,比如戴電子腕帶或者手機APP定位。
假釋后在社區(qū)矯正期一般為3年,如果在這期間違反規(guī)定,例如脫管、未參加教育,司法所可能會給予警告和治安處罰,如果情況嚴重,比如再犯罪,就會提請收監(jiān)執(zhí)行。
總之,社區(qū)矯正就像一個過渡帶,假釋人員不用再受到監(jiān)獄的嚴格監(jiān)管,但也需要在具體生活中遵守社區(qū)規(guī)定,按要求配合司法所的工作,把日子慢慢理順,才能真正告別過去,重新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