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北京陳菊梅公益基金會主辦的“特長守護·益童成長”兒童生長發育系列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召開,會議由河南省兒童醫院衛海燕教授主持,匯聚河南省內兒童生長發育權威專家與骨干力量,聚焦兒童生長發育前沿動態。據悉,生長激素是矮小兒童治療的核心藥物,但治療中“漏針”現象嚴重,從而導致生長效果不理想。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
![]()
△會議現場
![]()
△河南省兒童醫院衛海燕教授
生長激素缺乏危害多,傳統治療有“痛點”
孩子的身高始終牽動家長的心,隨著育兒知識的普及,“生長激素”這一調控兒童生長發育的核心物質逐漸被熟知,兒童矮小癥多與生長激素缺乏有關。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田鳳艷教授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內分泌專家田鳳艷教授指出,生長激素缺乏不僅會讓孩子因身高差異在校園中顯得特殊,還可能影響長遠生長潛力與心理健康,甚至出現骨密度降低、脂肪量增加、脂質譜異常等問題,成年后還可能面臨代謝紊亂、心血管疾病風險。
“生長激素是矮小兒童治療的核心藥物,至今已有30余年應用歷史,療效與安全性已被廣泛驗證。”田鳳艷教授介紹說,治療后不僅身高可得到改善,膽固醇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均有改善,心臟質量、代謝狀況、心理與生活質量均可得到積極提升。
然而,傳統短效生長激素需每日注射,“堅持難”成為不少家庭的治療“痛點”。田鳳艷教授介紹,2021年我國一項針對矮小兒童的調研顯示:22%的患兒漏針嚴重,每月漏針4-8次;即便78%的患兒依從性相對較好,也無法完全避免漏針。而依從性欠佳,正是短效生長激素治療后生長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告別“每日打針”!河南這些醫院上線新方案
為破解生長激素治療的依從性難題,科研人員持續探索生長激素長效化技術。我們在會上獲悉,今年5月,由特寶生物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Y型40kD聚乙二醇長效生長激素——怡培生長激素注射液(益佩生?)在全國300多家醫院落地應用,其中包括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
據介紹,該新型長效生長激素優勢顯著,能更大程度保留生長激素的生物學活性,不僅藥效持續時間更長,給藥劑量更低,還不含防腐劑,可大幅降低過敏等免疫反應風險。田鳳艷教授強調,最關鍵的是,它將原本的每日注射改為每周注射一次,極大減輕了孩子的治療負擔,顯著提升患兒配合度。
那么,每日注射改為一次注射,是否會引起藥物蓄積?安全性如何?對此,田鳳艷教授介紹說,2024年發布的《中國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診治指南》已明確提出,長效與短效生長激素的療效和安全性相當,兩者均為生長激素缺乏癥患兒臨床可選擇的治療方案。研究結果也顯示,該新型長效生長激素多次連續給藥后無明顯蓄積,提示穩定、安全。
![]()
△河南省兒童醫院陳永興教授
會議討論環節由河南省兒童醫院陳永興教授主持,河南省人民醫院劉慧娟教授、河南省兒童醫院王凌飛教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桂林艷教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姜志紅教授、安陽市婦幼保健院丁黎教授還就生長激素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陳永興教授作會議總結,他表示,相信長效生長激素的應用,將有效改善治療的依從性,幫助更多孩子朝著理想身高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