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2時19分04秒,就是我國傳統24節氣秋分了!在古籍《春秋繁露》里講過: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說,這一天白天晚上各占一半。古時候有個成語叫做:平分秋色!就是這么來的了。
秋分時節,北方地區已經不是初見涼風,而是輕寒了。可是南方呢,依然暑熱未消,秋老虎還在咬著南方朋友們的衣服角。
![]()
古時候,民間養生俗語中也有這樣一句話:秋分有三防,秋冬全安康!那么這里的“三防”具體指什么呢?
1:防秋燥
秋分到來之后,北方地區天氣轉涼,雨水減少天氣多干燥。所以此時飲食上宜適當吃點:銀耳,秋梨,蓮藕,這種可以滋潤潤燥食物。更有利于我們舒適過秋天。
![]()
推薦養生食譜:銀耳秋梨羹
步驟一:銀耳用冷水或溫水泡發1-2小時溫水更快,約40分鐘,泡軟后撕成小朵,去除根部硬芯硬芯煮不爛,影響口感。
步驟二:秋梨洗凈,去皮去核梨核偏澀,去皮后羹體更細膩,切成1cm見方的小塊;若喜歡保留梨的清香,也可帶皮切厚片需徹底洗凈表皮。
步驟三:將銀耳、梨塊,百合、蓮子,放入砂鍋或陶瓷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蓋鍋蓋慢燉30-40分鐘,直到銀耳變軟、出現透明“膠狀”。
步驟四:最后加入冰糖和枸杞,繼續煮5-10分鐘,至冰糖完全融化、枸杞變軟即可關火。
![]()
2:防秋乏
秋分過后,天氣陰晴不定,經常連續3到5天都是陰天!受天氣影響,人們打不起精神來,特別是開車的朋友需要特別注意,中午如果您感覺疲倦犯困,條件如果允許記得午休1小時。
![]()
推薦養生方法:調整作息飲食
1:老話講:春困秋乏!秋季本身代表了肅殺,天氣轉涼之后,人體氣血陽氣消耗加快。因此從24節氣養生保健角度來講,秋分后就不要再熬夜,或者是做一些過量的體育運動,讓自身過于疲勞乏累。
2: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及時調整作息規律時間,早睡早起,中老年群體精力不夠用的尤其需要注意,緩解乏累和體力,我們也可以從飲食中補充。比如適當的吃一些魚肉,或者是牛奶,粥水雜糧,都是可以起到補充體力緩解疲乏的。
![]()
3:防秋郁
秋天萬物從繁茂到閉藏,看到路邊公園里凋零的綠葉和鮮花,難免會讓人感到憂郁的情緒,千萬別跟著情緒走。
推薦養生方法:曬太陽+適度運動
1:可以選擇出門曬一曬太陽,讓我們得陽氣充盈,萬物歸于寧靜,不代表就此沉寂繁華過后,回歸本真,等待下一次的春暖花開。就像咱們的人生,有低谷有高峰,循環往復向前這才對。
![]()
2:此外秋高氣爽,別總是悶在家中,城市家門口的公園是很好的健身場所,例如輕微運動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都可以適當的參加鍛煉身體,幫助我們舒緩秋郁的心情。
我是大海美食文化,分享傳統美食與傳統文化。秋分將至,記得以上3方,讓我們舒適過秋冬。最后如果您也喜歡本文,請順便給作者點個關注。感謝您的鼓勵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