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聊種姓制度對于印度經濟發展制約的問題。
印度雖然在獨立之初便以憲法的形式廢除了種姓制度,并且特別注明廢除了達利特制度,然而前文碼字的已經介紹了,印度獨立后的土改非但沒有打壓大地主階層的利益,反而還為大地主們兼并土地大開了方便之門。
![]()
任何統治集團的基礎都是經濟,因此實施種姓制度的南亞大地上,高種姓的婆羅門、剎帝利在當地大地主中是絕對的主力存在。
自然的,印度政府中高種姓擁有著絕對的影響力,那種姓制度繼續在印度社會中延續也就順理成章了。
印度的開國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也可稱為賈瓦哈拉爾·考爾,而考爾是克什米爾的婆羅門姓氏。在印度剛獨立時的政府中,來自高種姓家族的官員占據了幾乎全部高位。因此印度所謂廢除種姓制度在他們的操弄下,僅僅只是給這一腐朽的制度加了一層遮羞布而已。
印度所謂的廢除種姓制度,根本就是掩耳盜鈴,缺乏實際的行動。
種姓制度下印度社會經濟高度壟斷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普遍共識之一,社會經濟要保持活力,那么就必須避免社會階級固化要反經濟壟斷行為。
![]()
因此作為一個人均GDP在亞洲名列末端的國家,印度產生出亞洲首富非但不值得印度民眾驕傲,反而是一個恥辱。這說明印度經濟分配極端失衡,其國內經濟領域壟斷極其嚴峻。
不夸張的說,印度的壟斷問題已經不是嚴重而是恐怖了。
大概是2016年吧,福布斯公布的亞洲百大富豪榜里,印度籍富豪上榜人數比之中國(含港澳臺)少一半,但是上榜的印度富豪財富總量卻比中國富豪多60%!
2016年印度GDP約為2.29萬億美元,中國大陸GDP約為11.46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2.1萬億美元),中國GDP大概是印度的5倍。
印度富豪這搜刮財富的本領,就問你服不服了。
為啥印度富豪這么有錢呢?
這些年印度被稱為經濟上發展速度最快的主要大國,但是印度真正享受到了這一經濟發展紅利的人口,外界普遍認為只有一億多人。而根據印度發布的人口數據,婆羅門(6000余萬)、剎帝利(3000余萬)這兩個高種姓人口加在一起就超過了1億人。
![]()
也就是說印度的發展紅利大多都被高種姓人口所壟斷,剩下的13億印度人中僅有大概5%左右的人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
14億人干活,1億人賺錢,想不暴富都難啊。
印度政府這幾年盯著芯片、汽車制造、造船等這些高利潤的行業,想方設法想要奪取中國相關的高價值產業鏈。
其實這并非很多自媒體宣揚的印度好高騖遠,而是它的經濟紅利一直以來都被僅占人口10%的人群獲取,如今這一既得利益人群經濟水平已經與中國相近了。印度的這一人群想要繼續往上走,除了去國外從事高薪工作外,也就只有在國內發展高價值產業這么一條路了。
印度政府以種姓制度的心度對待外資自食惡果
然而萬丈高樓平地起啊,沒有相應的基礎,這些高價值產業印度怎么可能玩得轉呢?
![]()
對此印度倒是想得很美,從全世界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那里白拿技術。
真當全世界傻,白白送給你啊?
印度還真是這么想的。
種姓制度影響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印度人找回了一些自信,而在西方媒體吹捧和自家和媒體自嗨地不斷加持下,印度人(包括那些低種姓的那些牛馬)變得越來越狂妄,到如今已經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印度人個個自詡高人一等,覺得外國企業就該給他們上貢技術。
可外國企業就是靠技術吃飯的,自然是不會輕易給印度的,而印度人又不想出大價錢買(也沒那么多錢)。
怎么辦呢?
聰明的印度人很快便想到了辦法,就是把他們自己在國內掠奪財富的那一套,直接套用到了在當地設廠的外國企業上。
印度政府先是用各種政策紅利騙外國企業去印度設廠,等外國企業把印度工程師教出來,生產線搭建完成后,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整治外商,最終逼迫外商將建好的企業賤賣給印度的財閥。
![]()
于是印度財閥僅僅花了一點錢,就拿到了一個設備齊全、人員培訓到位的生產工廠。
印度政府在對待外資上的各種作死行為,究其根源動力是種姓制度長期熏陶下所產生的一種優越感心態作祟。
而印度這一套空手套白狼的技巧能夠一再使用,是因為西方媒體在全世界畫了一個,印度在不久后的將來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大餅。
其實這個大餅當年才開始時就畫得很有問題,西方媒體列舉的印度所有的諸如年輕勞動力眾多等加分項,世界不發達國家普遍都存在的,而西方媒體真正突出的印度特點是所謂的世界最大民主國家這個私貨。
因此印度真正被西方媒體吹捧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崛起打破了西方媒體宣稱的,只有實行西方制度才能取得經濟發展的話術邏輯。西方為了維持住自己的謊言,于是憑空造了一個印度經濟神話出來,試圖以此來轉移世界各國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注目。
![]()
也因此印度空手套白狼是有一個臨界點的,被印度奪取工廠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超出了對印度未來經濟的預期,那么外企就會拋棄印度。
而特沒譜發動的全球關稅戰,一把撕去了西方媒體幾十年來給印度披上的畫皮,于是印度今年上半年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外資投資下降。今年五月對比去年五月,印度外資投資總額暴跌了98%!
外資拋棄了印度。
而此時印度驀然發現,由于自己沒有上游產業鏈條,他們忙活了半天打劫來的技術和企業,其實僅僅是讓他們當了一個全球供應鏈的組裝環節罷了,而且別人隨時都可以將這一環節在藍星的某地重置。
這也是為啥印度面對特沒譜的關稅大棒時,沒有啥因應對策的原因——印度在世界產業鏈條上并非不可或缺的。
為何印度獨立幾十年又遇到了全球化大潮,而且西方對于印度設限又少之又少,可是其卻未能在全球產業鏈上占據重要的一環呢?
這其中種姓制度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下一篇再繼續為大家解答。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