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大家記得將“掘金日本房產”設為星標
不錯過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掘金醬
都說,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歸隱田園的夢。
其實日本人也一樣,在忙忙碌碌跟著社會時鐘跑了大半輩子后,憧憬著退休后去鄉村過上另一種生活:買個大的木制宅子,種菜澆花、做做手工,在鄉村小徑散步,感受生活的慢節奏。
正如,在東京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川田啟一(66歲)與雅子(63歲),也把“退休后歸隱鄉下”當成是人生終極彩蛋……
可沒曾想,直到他們真的按下“搬家”鍵,才發現所謂的田園夢藏著一根根現實的刺。
![]()
2024年的春天,川田啟一和妻子倆人拿著積攢的退休金和養老金,花了1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萬元)在日本長野縣山區——一個人口不足1000人的村莊,買下一棟已有90年房齡的傳統日式房屋。
這棟房子背靠青山、面朝梯田,四季風景如畫,夫妻倆興奮地用余下的養老金全部投進翻修:換瓦、加固梁柱、辟出菜園,還在屋檐下掛起風鈴,想象著清晨摘番茄、午后做木工、夜里聽蟲鳴的日子。
起初的日子確實愜意:山霧繚繞,空氣清甜,鄰居遞來自家腌菜,一切都像昭和電影里的慢鏡頭。完全是東京那種大城市,只有人流車流聲的吵雜、徹夜不息的霓虹燈所不能比的。
![]()
但好景不長,現實很快給了他們一記悶棍。
第一重考驗來自季節輪換,如畫般風景的背面,是夏天雜草一夜瘋長,每天割草兩小時起步;冬雪積到一米多厚,除雪變成高危作業。
緊接的是,似乎房子比主人更容易“生病”。傳統日式住宅雖然很有味道,可90年的老宅也同時存在著排水溝堵塞、屋頂滲水等等問題,而且深山里根本找不到工匠。
60多歲的兩人只能自己爬梯換瓦,不提昂貴的材料費和交通費了,他們的膝蓋和肩膀也很快發出抗議。
“每天干完農活,連筷子都拿不穩。”雅子苦笑。
還有,雅子患有慢性病,最近的專科醫院單程開車1小時。一次暴雨夜,山路塌方,她只能硬扛疼痛到天亮。
“如果哪天我們開不了車,就等于被世界隔離。”夫妻倆第一次感到害怕。
我們有個【日本資訊交流群】,會不定期分享日本最新熱點、日元資產配置動向、在日生活細節等資訊,歡迎下方掃碼加入:
![]()
如果說這些都是客觀條件的阻礙,那更深的隔閡來自鄉村人情的“潛規則”。
村里凡事靠口頭相傳,清潔輪值、鄰里集會沒人書面通知,錯過一次就被貼上“不配合”標簽,但即使參加了,也沒人記住你的名字;一次因身體原因婉拒除草義工,第二天發現自家郵箱被貼滿“請合作”紙條,氣氛瞬間尷尬。
村民表面友善熱情,背后卻嘀咕“外來移民待不長”。雅子無論再怎么努力融入,仍被叫成“那個東京太太”。
![]()
更現實的打擊還在后頭。
老宅越修越貴,但兩人想著將來還可以留給兒子,可兒子一句:“我不想繼承。”瞬間把他們拉回現實。老舊房產的固定資產稅評估價值通常較低,即使繼承時的稅負較輕,但代價也是會大大降低轉售價值。
直白來講,像這樣的老房子,只是會給子女徒增負擔的“負資產”。
終于,被打破退休就歸隱田園濾鏡的夫婦倆,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在僅僅移居了一年半后,今年秋天,他們以900萬日元賣掉老宅,加上修繕和改裝費還凈虧了500萬日元,選擇搬回東京近郊租一套小公寓,樓下就是診所和超市。
雖然折騰半天虧了幾百萬,雅子還是覺得松一口氣。
直言,“現在不再擔心屋頂漏水,也不用為去醫院發愁,安心感比風景更值錢。”
![]()
川田夫婦退休歸隱失敗的故事,一度在網上引起了不少熱議。有網友總結:這是“40歲夢想、60歲買單”的昂貴示范。
但故事背后,揭示的是大多數人沒有關注到的——一股“回流市中心”的暗潮正在日本銀發族里蔓延。
都認為只有年輕人才喜歡往城里扎堆,但現實是老人也同樣。越來越多人把“退休后去鄉下”的想法,改成“老后回城里養老”。
![]()
日本總務省2025年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中,表示“希望今后仍住在或搬回市中心”的比例首次突破42%,比2015年翻了一番。
理由排前三分別為:“醫療圈5分鐘”“超市電車直達”“電梯+無障礙”。
說白了,當大半輩子都習慣了在發達、便利、響應迅速的都市圈生活過之后,老了更加適應不了無人呼應、無人幫襯的鄉野現實。
比起睜眼能不能看到花草,醒來是否能看見醫生和護工,后者似乎更重要。
![]()
而當銀發族們養老觀念的已悄然更新,嗅覺靈敏的地產商早就開始行動——把養老經濟做到市中心去,和昂貴的地段所捆綁。
像三井不動產把號稱“日本最貴養老院”的Park Wellstate直接插進港區西麻布,36層塔樓、340間套型,24小時診所、護理層藏在同一棟樓,月租50萬日元仍被擠爆。
不遠處的銀座,于2006年開業的銀座太陽城高級豪華老年公寓,也是入住率常年68%,平均年齡77歲;
當中不少住戶,是靠賣掉郊外一戶建又或是市中心的一套公寓,換來養老公寓里能看到隅田川夜景的一扇窗戶,以及步行5分鐘到國際醫院享受頂級體檢套餐的待遇。
如果真的還沒條件住進這種高級養老院,老人們至少希望能在城市有套電梯小公寓,起碼樓下就是地鐵站,甚至足夠幸運的話,或許還能和開在路口診所的醫生做鄰居。
對了,日本政府還順勢推一把。
日本內閣明確到2030年,市中心“適老公寓”要占到住宅總量的4%,介護保險補貼90%的室內改造費,電梯、扶手、防滑地板統統能報銷。
或許眼下,當日本人扎堆在東京買房,可能不全是為子女托舉,也不完全是擔心房價通脹,更有可能是為自己的“老后資產”,提前部署埋單。
日本老齡化是一種預知視角,印證了常青和扛跌的只有東京市中心的房產/ 資產,如果你對【東京23區房產投資】感興趣,可以下方掃碼溝通咨洵,還能領取獨家資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