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報記者 李秋玲
![]()
違建門面房(李秋玲攝)
近日,有群眾反映稱位于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前社區康馨園小區沿街以“助老餐廳”名義修建的50多間門面房在沒有任何規劃、建設審批、未經消防驗收的情況下,已對外出租違規運營兩年有余。而面對記者的采訪,社區書記紀玉琪竟直言“就沒有任何審批手續”“沒有安全隱患”。
助老餐廳名義背后的“門面經濟”
資料顯示,2023年4月,大北曲前社區舉行助老餐廳啟動儀式,宣稱建筑面積400余平方米的餐廳將優先服務60歲以上失能、獨居等困難人群,每月為老人發放100元就餐補助,合作餐廳“福康麥香園大北曲店”隨即開業。
![]()
麥香園餐廳內部(李秋玲攝)
記者實地探訪麥香園餐廳發現,該餐廳屬于快餐廳模式,前來吃飯的人絡繹不絕,分早、中、午三餐,菜品和主食有幾十種,顧客根據自己的口味選好菜品和主食后在終端結賬。記者提出如何辦理老年就餐卡,工作人員拿出一張助老套餐宣傳單表示,需要60周歲以上的老人,需要持身份證、社保卡到店里辦理,只要是在青島地區居住的人群即可,根據年齡和選取的菜品不同,每餐優惠3元一6元不等,每餐在5元一11元之間。
![]()
助老套餐宣傳單(李秋玲攝)
康馨園小區居民對記者稱,這50多間門面房的用地原為小區綠化帶,社區以“孝感食堂”名義立項,建成后卻全部對外出租,每間年租金3萬至5萬元不等,全年租金收入幾百萬元。
那么,這50多間門面房到底有沒有規劃、建設手續?每年上百萬元的租金收入又是如何支配的呢?
大北曲前社區紀書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這些建筑“沒有任何審批手續、沒有報批””,并堅稱“沒有安全隱患”。至于年租金收入及公益支出比例,他拒絕向記者回答,理由是“沒必要公開”。
![]()
大北曲前社區辦公樓(李秋玲攝)
安全紅線的集體失守:從程序違法到隱患叢生
青島市城陽區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稱,康馨園小區是舊城改造項目,從檔案中未查到材料中門面房的規劃。
城陽區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局質監一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無法查到康馨園小區門面房是否是違建,局里不留存備案材料,具體查詢還需要去行政審批局或者檔案館去查。
城陽區行政審批局監管三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查不到大北曲前社區門面房的相關資料。驗收備案科郭科長稱,未查到康馨園小區門面房的竣工備案材料。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規,新建或改建商業用房必須依次辦理土地權屬確認、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環保審批、消防驗收及竣工備案等手續,未經驗收不得投入使用。
層層推諉背后的責任空轉
違法建筑的管理權在行政執法局,那么執法部門又是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呢?
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稱中隊管理權已下放街道,中隊歸街道管理,局里需要中隊人員參會都得經街道同意后才能參會。
記者聯系了城陽街道執法中隊的負責人茍隊長,茍隊長稱,這個事需要落實,具體情況需要了解清楚后給記者答復。但記者之后多次聯系茍隊長,茍隊長拒絕回答相關問題。就相關問題,記者試圖采訪城陽街道,城陽街道以“分管領導不在”為由拒絕回應。
同樣,記者聯系采訪城陽區分管城建的區長時,仍被城陽區政府辦公室推回街道層面。城陽區區委呂書記曾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理念,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措施”。
近年來銀川富洋燒烤店燃氣爆炸、廊坊燕郊小區底商爆炸、河北隆化縣老年公寓火災等慘痛事故歷歷在目,重特大安全事故反復警示我們,每一次程序的失守都可能釀成血淚悲劇。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負責人稱,一些地方監管存在“寬松軟虛”,審批與監管“兩張皮”
缺乏治本之策,安全生產存在監管真空。
編輯:邵彥霖
轉載來源:納稅人報社旗下賬號每日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