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這幾年比較火,湖北省的火來源于高速發展的發展活力。湖北省近年來的蓬勃活力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而帶來的。湖北省從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開始,促使新型能源產業快速增長,使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武漢、宜昌、襄陽這省域一主兩副城市帶動全省健康發展。嵐圖新能源汽車作為武漢車谷技術沉淀的代表,其智能工廠擁有935臺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實現5G+工業互聯網全覆蓋,年產15萬輛新能源整車產能。2024年嵐圖交付新能源汽車8.57萬輛,同比增長70%,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其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得益于中國車谷數十年的技術積累,
湖北省擁有45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64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匯聚82位院士、41.5萬研發人員及1121萬技能人才。 ?為了推進湖北省經濟發展的持速發力,湖北省“十四五”期間電網投資1227億元,新增變電容量7400萬千伏安,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省已經在新型能源產業規模上突破了2000億元,新能源裝機超越火電成為第一大電源,形成水、火、新能源“三足鼎立”的多元能源支撐格局。2024年湖北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七,武漢、宜昌、襄陽三市GDP總量占全省55.7%。三大城市通過產業協同形成互補優勢,推動全省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
湖北省現在的支柱產業有哪些呢?湖北省的支柱產業主要包括以下這五大萬億級的產業集群,這些產業在2025年已全面實現規模“雙過半”,并有望全年全部突破萬億級的目標?。?光電子信息產業?方面: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核心,涵蓋光纖光纜、激光設備、存儲芯片等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40%?。汽車制造與服務產業?方面:以“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為引領,涵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武漢、十堰獲批國家級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在現代化工產業?方面:包括石油化工、新材料等,宜昌、荊門等地為重點發展區域,而且還通過了技改升級推動其轉型?。
?在大健康產業?方面:覆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關聯產業,2024年已突破萬億級產業規模,武漢光谷生物城成為其重要載體?。在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方面: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形成食品加工、糧油深加工等產業鏈,多個市州的營收超千億?。此外,湖北省還布局了10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如高端裝備、節能環保)和2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構建“51020”先進制造業體系?。作為湖北省的一主兩副核心城市,武漢、宜昌、襄陽三市GDP總和占全省55.7%意味著這三座城市的經濟規模在湖北省內處于絕對主導地位,是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經濟體。 ?
![]()
湖北除了這五大萬億級的產業集群產業外,還擁有千億級產業群14個。千億級產業群中有六個優勢產業(五千億級),這里面包括新材料、節能環保、數字經濟、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及航空航天,其中數字經濟和航空航天領域增速顯著。此外,湖北省還擁有1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光電子信息、汽車、大健康等主導產業中。湖北省近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與湖北省優勢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主要體現在以下這些方面:產業集群規模效應顯著;截至2025年,湖北省已形成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其中光電子、汽車制造、大健康三大集群規模超萬億。
湖北省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實現了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的集中配置,形成規模經濟效應。例如武漢光谷的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聚集超1.6萬家企業,構建了從研發到生產的全產業鏈條,2024年營收增長超10%。 ?湖北省的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2025年上半年,湖北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4%,對規上工業貢獻率達27.5%。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保持20%以上增速,光纖、鋰離子電池等新產品產量增速超過50%。湖北省同時籌建布局北斗、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并在區域協同與政策支持上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湖北省的優勢產業集群在發展大道上一路奔馳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