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U16亞洲杯半決賽一打完,話題就來了,中國隊驚險逆轉新西蘭,再次打進決賽,而另一邊的日本卻被澳大利亞吊打到體無完膚,全場凈輸65分,這比分擺在那兒,怎么看都透著一種尷尬和無力感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中國隊,這支年輕的隊伍一路打得順風順水,小組賽場均凈勝40分開外——壓制力拉滿,進攻端也敢于分享球權,怎么看都是一支執行力不錯的隊伍,可真到了半決賽,開局手感冰涼,被新西蘭咬住甚至壓著打,半場還落后6分,氣氛一度緊繃,結果第三節開始,中國隊終于找到節奏,外線投開了,內線也有護筐和二次進攻,硬生生把比分翻了回來,并且穩扎穩打維持到終場,這種韌勁值得點贊
賬面數據能說明不少問題,張懿趙杰24分6板6助,趙博新17分11板,還有雙手蓋帽壓制對手內線,周展鋒和石洺豪也都上雙,四人得分兩位數正好體現了球隊的輪轉和均衡,而不是靠單打一拖著走,這一點算是這代球員最大的進步之一,畢竟U16不是看一個人能砍多少分,而是看未來能融入集體的潛質,中國隊這場正好給了答案
說回另一場,就沒什么懸念了,澳大利亞和日本出發點都一樣,都是小組賽全勝進來的,可一上場差距立刻被放大,第一節澳大利亞就領先21分,第二節日本只得9分,上半場打完19比54——直接宣告比賽提前進入垃圾時間,你說這種比分還能怎么評論,后面澳大利亞繼續撒野,全場贏到101比36,日本的陣地戰就跟撞墻似的,進攻效率慘不忍睹,單場只得36分,這要換在成年賽場那絕對會被群嘲
![]()
問題來了,這屆日本國青的確不弱,小組賽該贏的都贏了,但遇到澳大利亞這檔對手,就像直接打到天花板,差距在身體對抗、速度反應、戰術決斷上全方位被放大,說白了就是沒法拼,甚至可以說不在一個維度,贏了臺北或哈薩克可以吹一吹,可真正硬仗照面,脆的一塌糊涂,連點抵抗感都提不起來
再說細一點,日本的打法更依賴外線,想靠節奏和團隊彌補身高劣勢,但邏輯在少數場合有效,對上澳大利亞就完全破功,三分投不進,籃板被打爆,攻守轉換跟不上,全場36分和被吊打65分的比分就是最直接的下場,而這其實也給東亞籃球提了一個醒,甭管你體系再精致,沒有基本對抗和硬度,碰到澳大利亞這種“亞洲外援式的存在,結局都差不了太多
從大環境看,這場球和中國的晉級又湊巧形成鮮明對比,中國隊贏得艱難但逆轉成功,至少展示了調整能力和心理抗壓,而日本則毫無還手之力,可以說這對東亞兩強的未來路線也是一種寫照,一個堅持培養均衡陣容去磨合團隊,一個押寶速度與小球,卻在硬仗中崩盤,你說巧不巧
![]()
歷史背景也值得提一嘴,中國上一次進U16亞洲杯決賽要追溯到2017年,當年輸給的正是澳大利亞,這次又碰頭,劇情多少帶點宿命感,八年后兩隊再度會師,還是那個熟悉的對手,只不過這一批年輕人能不能破局,還真不好說,畢竟澳大利亞青少年層面一直是一檔壓著全亞洲的存在
總結來看,中國逆轉新西蘭體現了韌勁和執行力,日本慘敗澳大利亞則更像被現實教育一把,亞洲內部的競爭還是殘酷的,誰能頂住高強度,誰才有資格邁進更高的平臺,對中國隊來說,能否跨過澳大利亞這道坎,決定了這批小將未來的上限,而對日本來說,這65分的慘敗不只是比分難看,更是一次關于方向的拷問,體系和風格都不能替代基礎硬實力,這才是最直白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