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285篇原創
(點擊標題下方小耳機標志可收聽音頻)
01
寫了兩天的《覺察之道》,感覺收獲還是蠻大的。
今天接著寫第三篇“不要試圖改變別人”
在這本書快結尾的部分,作者說了這么一段話:
在生活中修行,不要試圖改變別人,也不要試圖教導別人。
不要跟他說:你的痛苦來源于自己;
不要跟他說:你的抱怨沒有意義;
不要跟他說:你有煩惱是因為你沒有智慧;
不要跟他說:想要解決痛苦,你就需要向內求,需要修行。
初看這段話的時候,圓方感覺很不解。
明明是正確的事,為何“不要做”呢?面對身邊親人朋友受苦,就不管不問嗎?
02
圓方想起來一段往事。
有位朋友曾向我抱怨他的婚姻問題,當時我“一針見血”地指出:
“你的痛苦其實來自于自己的選擇,你為什么不試著改變自己呢?”
那一次,圓方并沒有得到預想中的肯定,對話不歡而散,我們的關系也一度陷入冰點。
后來圓方才明白,當一個人沉浸在痛苦中時,他需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被理解和接納。
與此同時,我們說的這些,會顯得自己比他高明,顯得他比你愚蠢。
而誰愿意承認自己愚蠢呢?沉睡的人,總是不愿被打擾,無論什么原因。他們會莫名其妙發脾氣,聽不進去任何解釋。
所以,為什么不要試圖改變別人?
首先,每個人的覺醒都有自己的時節因緣。
你不能讓一朵花提前開放,也不能讓一顆果子提前成熟。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節奏和時機。
強行改變他人,就像在冬天要求樹木開花,不僅徒勞無功,還會傷害樹木本身。
其次,改變他人的企圖往往源于自己的“我執”。
我們潛意識里認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比你更有智慧”,這種優越感本身就是修行需要破除的執著。
真正的智慧是包容和接納,允許別人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再者,沒有人能夠被說服,除非他自己準備改變。
“智慧不可賜,唯有自悟自得。”每個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經歷自己的挫折,收獲自己的領悟。這是任何人都無法代勞的過程。
03
那么,是不是我們就對別人的痛苦置之不理呢?當然不是。
讀完這本“覺察之道”,圓方內心的答案大概是四個字:
無為而為
不是不關心,而是用更智慧的方式關心。
不是不幫助,而是用更有效的方式幫助。
具體來說:
第一,用傾聽代替說教。
很多時候,人們傾訴不是為了尋求解決方案,而是需要被聽見、被理解。安靜的傾聽比聰明的建議更有治愈力。
第二,用提問代替指導。
通過提問幫助對方自己發現問題所在,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自己悟出的道理,遠比別人告訴的更有力量。
第三,用示范代替要求。
活出自己想要的改變,成為別人的 inspiration(靈感)。當你活得自在喜悅,本身就是對他人最好的影響。
(比如圓方寫自媒體,就感召了身邊好幾個朋友也寫了自媒體。但是,如果一開始圓方天天要求他們去寫,注定是沒有結果的)
04
或許,真正的覺醒從來不是一場拯救他人的遠征,而是一場照見自己的修行。
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人生的迷宮中摸索,我們所能做的不是在墻外高聲指路,而是成為另一盞微光,靜候對方找到出口的剎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