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固收為基,權益為翼是財通資管的增長挑戰與戰略選擇。
作者:方旬
2025 年 8 月 16 日,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通資管”)發布公告稱,公司權益投資總監姜永明因個人職業規劃原因,清倉卸任旗下所有在管產品,并正式離職。消息公布后,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
財通資管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來源:財通資管官網
姜永明自 2018 年底加入財通資管,先后擔任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總監等職務,是公司權益投資團隊的重要成員。在任期間,他所管理的產品在短期內曾取得亮眼成績。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其管理產品的整體回報率達到 43.36%,不過,從更長期和產品結構來看,其業績表現并不均衡。其管理的多只一年期封閉式基金曾出現雙位數虧損。以 2021 年市場高點為起點,旗下旗艦產品“財通資管均衡價值”在兩年多時間里凈值接近腰斬,最低不足 0.6 元,創下公司主動權益產品的較大跌幅。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姜永明管理的六只基金的最后任職日期均為 2025 年 8 月 15 日,其管理權限已由李響接任。此次人事調整,使外界將目光投向財通資管的投研團隊穩定性以及公司在權益投資領域面臨的長期挑戰。
財通資管規模縮水,權益業務短板凸顯
姜永明的離職只是財通資管當前面臨諸多挑戰的一個方面。從公司整體管理規模來看,近年來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Wind 數據顯示,財通資管管理規模在 2022 年三季度曾突破 1550 億元,但截至 2025 年中期已降至 1136 億元,三年間縮水超過 400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以來 A 股市場進入慢牛行情,行業內普遍實現資金回流,多數資產管理公司規模都有回升,但財通資管的規模仍較 2024 年底下降 150 億元,錯過了這波市場反彈的機會。
![]()
財通資管整體基金規模走勢來源:天天基金
深入分析公司產品結構,可以發現公司長期依賴債券和固定收益類產品,主動權益業務發展滯后。截至 2025 年上半年,主動權益類產品在總規模中占比不足 20%,在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同時,公司多只權益基金仍存在虧損。例如,“財通資管價值成長混合 C”在姜永明任職 3 年 236 天期間累計回報率為 -30.43%;“財通資管價值發現混合 C”任職 4 年 26 天累計回報率為 -21.88%;“財通資管價值精選一年持有混合 A”任職 4 年 83 天累計回報率為 -19.16%。這些業績數據影響了投資者信心,導致資金持續外流,進一步限制了公司規模增長。而混合型基金方面,公司在 2022 年 3 月底達到高點后,規模出現波動下滑,截至 2025 年 6 月底降至約 117.54 億元。
![]()
財通資管混合型基金規模走勢來源:天天基金
權益市場表現:“冰火兩重天”的業績分化
盡管財通資管在權益投資方面面臨壓力,但在今年市場回暖背景下,部分產品表現較好。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公司共有 8 只基金收益率超過 50%,提升了市場關注度,為公司在權益市場爭取了部分機會。
但從長期來看,基金業績分化依然明顯。
截至目前,仍有 14 只基金自成立以來錄得虧損,占比約 11.6%。其中,“財通資管優選回報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自 2020 年 9 月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過 31.74%;李響管理的“財通資管價值發現混合 C”自任職以來累計回報率 -20.61%,明顯低于同期市場平均水平。以 2025 年上半年為例,該基金凈值增長率 -2.68%,業績比較基準為 1.29%,同時出現 0.37 億份贖回,凈資產變動率 -15.27%,規模縮水加大了修復難度。
![]()
財通資管旗下成立以來虧損的基金來源:天天基金
這種業績分化一方面顯示公司在權益投資領域具備一定投資能力,能在有利市場環境下取得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司在投資策略和執行上存在不足,部分產品長期表現不佳,未能提供穩定回報。如何平衡不同產品業績、提升整體投資水平,是公司未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面對權益投資困境和規模縮水壓力,財通資管積極推進業務轉型與布局調整。除了公募基金業務,公司在資產證券化(ABS)板塊持續投入,并取得成效。近年來,ABS 一直是戰略重點,該業務擴展速度較快。今年以來,公司累計發行 41 只產品,規模 315.04 億元;歷史累計發行 214 只,總規模 1706.16 億元,覆蓋綠色能源、消費金融等領域,形成了較穩固的業務基礎。
同時,公司意識到需加強權益類基金發展,改變過度依賴固收的局面。2025 年 1 月發布的投資策略報告提出“固收 + 權益”雙輪驅動模式,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高權益類資產占比。公司計劃到 2028 年將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占比從不足 10% 提升至 25%。為實現目標,2025 年一季度推出 3 只新基金,均為偏股型或平衡混合型,包括 1 只發起式基金。這顯示公司在固收優勢基礎上逐步拓展權益產品線,為業務轉型奠定基礎。
然而,業務轉型面臨挑戰。在權益投資領域,公司需應對激烈市場競爭,提升投資團隊能力,建立科學投資決策和風險控制體系。同時,在發展權益業務過程中,還需保持固收業務穩定,避免資源傾斜導致固收業務波動。
人事變動影響:治理穩定性引發關注
在業務轉型關鍵時期,財通資管內部人事也出現調整。除了姜永明因個人職業規劃離職外,高管層在過去 8 個多月多次變動。2024 年 12 月副總經理易勇離職;2025 年 1 月總經理助理周志遠離職,常娜娜接任,并于 6 月 24 日晉升副總經理。
頻繁人事變動和晉升節奏顯示公司對核心人才的重視,也反映管理層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維持運營穩定面臨壓力。常娜娜畢業于天津財經大學和南開大學經濟學專業,早年在渤海證券從事債券投資交易。2013 年加入財通資管前身,經歷公司從資管部門升級為獨立子公司全過程,長期專注固定收益業務,歷任固收私募投資部總經理、董事總經理、總經理助理至副總經理。她的晉升體現公司對其能力認可,但高管頻繁更替仍引發治理穩定性關注。
財通資管長期依靠固收業務,但隨著公募規模擴大及權益產品占比提升,固收優勢難以完全彌補權益短板。投資者認可固收穩定性,但權益基金表現低迷,對公司投研能力提出挑戰。高管更替及基金經理離職,也影響治理穩定性。公司雖傾向提拔內部人才維持連續性,但用人機制能否支撐長期戰略仍需檢驗。投研考核和激勵機制透明度有待提升,高頻操作可能被投資者解讀為短期投機,影響信心。
總體來看,管理層不確定性疊加業績壓力,使市場高度關注公司戰略執行力和組織韌性。公司在動蕩市場中維持運營,但頻繁人事調整也反映內部治理和外部環境壓力。穩定團隊、提升業績、重塑市場信心,是財通資管未來發展的核心任務。
而從收益和營收層面分析,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財通資管實現營業收入 16.53 億元,凈利潤 5.2 億元。不同基金在收益率、凈值表現和盈利來源上存在差異。
以包斅文管理基金為例,科技創新一年定開基金在過去一年、兩年和三年表現位列同類強股混合型基金前 2%、前 8% 和前 1%,獲國泰海通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接近 60%。數字經濟混合 A 基金表現穩健,過去一年和兩年收益率位于同類前 5% 至前 2%,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超過 80%。這些基金表現為投資者帶來回報,同時提升公司品牌和市場聲譽。
![]()
財通資管科技創新一年定開基金累計收益來源:天天基金
但是,也有部分基金表現不佳。如價值發現混合 C 基金全年總收入約 1771 萬元,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25 億元,占比最大,表明基金凈值增長主要依賴未實現資本利得而非直接投資收益。全年股票投資虧損 2.18 億元,股利和利息收入有限,管理人報酬 681.27 萬元,占總支出八成以上,托管費和銷售服務費分別為 113.55 萬元和 36.09 萬元,費用剛性較強,全年凈利潤 923 萬元。價值精選一年持有混合 C 基金全年收入不足 600 萬元,投資虧損 1.81 億元,其中股票投資虧損 1.9 億元,全年凈虧損 185 萬元。均衡價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全年投資虧損 6.1 億元,其中股票投資虧損 6.23 億元,雖有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5.91 億元支撐,但全年凈利潤仍為 -3237 萬元。
![]()
財通資管價值發現混合C基金利潤表來源:天天基金
這些數據顯示,財通資管旗下基金業績存在明顯差異,投資收益波動對公司凈利潤產生顯著影響,其基金盈利能力在較大程度上依賴公允價值波動,而非穩定的投資回報。這一情況反映出,公司在產品策略、業績修復及費用管理方面仍有可優化的空間。
姜永明離職,是財通資管當前面臨的挑戰之一。除此之外,公司還面臨規模縮水、業績分化、業務轉型、人事變動及基金表現復雜等多重問題的交織影響。當前行業處于監管趨嚴與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財通資管需直面上述問題,后續擬通過優化投資策略、提升投研能力、穩定管理團隊、完善考核機制等措施,逐步扭轉當前不利局面,重建市場信心。從發展前景來看,財通資管未來既面臨挑戰,也存在機遇,其后續需堅持變革方向,穩步推進相關舉措,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