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
火鍋賽道迎新動作!海底撈首家社區店開業,不再緊盯一線核心商城,而是扎根居民樓下,以“多品類、長時段、輕量化” 玩法瞄準社區 “一老一小” 及家庭客群,打造 “家門口的餐廳”。
過去海底撈大店多扎根商圈靠聚會吸客,如今面臨優質商圈見頂、非高峰坪效低的問題。
此次社區店“換賽道”,200㎡門店配 200㎡外擺區,設泡泡屋與早餐車,涵蓋火鍋、早餐、熟食、夜宵擼串,早 6 點營業至凌晨 3 點承包全天用餐場景。
定價也親民,手作鮮包 2.9 元起、現炸麻花 1.5 元一個,還推老人敬老折扣、家庭兒童餐,直接對標社區早餐店、熟食店。
海底撈這波操作,是為破局找新增長點,還是要改寫社區餐飲玩法?
01■海底撈殺進社區!200㎡小店賣早餐、搞外擺,
還專寵 “一老一小”
近期,海底撈首家社區店開業,這是其首次以多品類、長時段、輕量化的方式試水社區火鍋模式。因此,該店在選址、門店模式、品類打造、定價體系上與商城門店有所不同。
1、選址偏向高密度住宅區域,貼近居民日常場景,錨定 “一老一小” 客群
與以往的商城店不同,此次海底撈社區店位于北京沙河玖耀里西區商業中心底層。該區域步行十分鐘可達地鐵站,周邊還有多條公交線路,居民出行十分便捷。
此外,該區域周邊住宅密度高,還匯集了魔方公寓等租賃性住宅,一公里范圍內常駐人口約 3.84 萬人。在人口密集的同時,客群也呈現多元化態勢:
一方面,從社區結構來看,沙河鎮呈現“一老一小” 特點,即老年人口和兒童人口占比較高; 另一方面,玖耀里西區本身聚集了大量親子業態,是附近家庭的主要消費場所; 此外,區域內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北京郵電大學沙河校區等高校,年輕消費群體穩定。
2、產品方面,非單純的火鍋,而是“火鍋+早餐+熟食+小吃”的組合
火鍋作為海底撈的核心業務,社區店自然引入了海底撈傳統火鍋菜品體系,包括多種鍋底、肉類、海鮮、蔬菜、小料等。
當然,社區店的產品結構并非只有單純的火鍋,而是“火鍋 + 早餐 + 熟食 + 小吃” 的組合,覆蓋居民不同場景的需求。
其中早餐系列包括手作鮮包、現炸麻花、小籠包、餃子、奶皮子酸奶、茶葉蛋、粥、豆漿等; 而熟食小吃則有五香熏雞肉、兔腿、醬牛肉、椒麻雞、手撕兔、檸檬鳳爪等; 鹵味涵蓋藕餅、鍋巴土豆、炸雞塊、茴香小油條等炸品; 至于夜宵則以烤串為主。
這種產品設計,是針對不同用餐場景設計的。如門店入口或周邊設置熟食小吃檔口,規劃有鹵味,定位為“即買即走” 的社區熟食;而社區店設置的早餐車,則圍繞社區便民剛需做設計。
3、200平,有外擺區,早餐車、泡泡屋,主打輕量性設計
和以往的大店相比,海底撈社區店門店空間較小,面積在 200 平米上下,可劃分為內區和外區。
內區為就餐區,設有 16 個卡座,其中有三個大桌,其余為中小桌,整體空間相對緊湊。
![]()
外區包括泡泡屋和早餐車以及外擺區。泡泡屋僅有五個,空間較為私密,不僅可作為包間使用,在就餐高峰期還能承擔客戶等餐的功能。
![]()
而早餐車承擔著早餐銷售的任務,是一輛白色餐車。透過餐車窗戶,能看到身穿白色工裝的服務員在現場制作早餐,比如手工包子、現炸麻花等。而外擺區,有三個多座位,即可用于等餐,也可露外就餐。
![]()
這樣的空間設計,將海底撈社區店的營業時長從早上 6 點延長至凌晨 3 點,幾乎覆蓋了一天中的全部餐飲需求時段,充分滿足社區居民在不同時間段的就餐需要。
4、價格親民,還針對家庭、兒童、銀發客群設置針對性套餐
在定價方面,海底撈社區店價格更加親民。以早餐為例,手作鮮包售價 2.9-4.5 元,現炸麻花僅 1.5 元一個。為了吸引不同客群前來消費,門店還針對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客群采取差異化定價策略。
如針對銀發客群,就推出了 9 月特色敬老季活動:60-69 周歲顧客憑身份證立減 20 元;70-79 周歲顧客立減 30 元;80 周歲及以上顧客立減 40 元。
而且在活動限定時間(下午 2 點到 5 點)內,門店會優化安排座位,并為銀發顧客提供免費菜品和手部護理服務。
02■火鍋巨頭為何要
搶社區餐飲的生意?
1、從市場角度來看,海底撈社區店的定位是“家門口的餐廳”,旨在打造貼近社區居民生活的餐飲服務場所
長期以來,海底撈深耕的市場區域多為一線核心商城,其服務體系和門店模型也圍繞商城門店設計。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商城火鍋店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門店數量已突破千家,優質商圈資源已開發殆盡; 二是火鍋作為偏聚會屬性的餐飲品類,天然依賴午餐和周末客群,其余時段坪效較低; 三是距離客群較遠,培養客群長期消費習慣的難度較大。
基于商城門店的這三大劣勢,以高頻、便利、情緒需求驅動消費的社區門店自然成了熱門選擇。
一是社區客群以家庭和銀發族為主,這類群體更注重便利性、性價比與情感聯結,海底撈可通過推出兒童餐、設置敬老折扣(如 80 歲以上老人立減 40 元)、聯動親子業態等方式,精準匹配需求,從而擴充更龐大的客群; 二是社區店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場景,通過“火鍋 + 早餐 + 熟食” 的產品組合打破單一場景限制,有效提升非高峰時段的營收; 三是通過小店模式壓縮人工和租金成本,以“家門口的餐廳” 為核心打造社區門店,快速試水社區模式的增長可能性。
2、從戰略角度,面對業績壓力,海底撈需要新的增長點
社區店模式(面積約 200 平方米,輔以 200 平方米外擺區)相較于動輒數百上千平米的大店,具有投資更輕、運營更靈活、更容易復制的特點,這一模式有助于海底撈開拓新市場。
一是社區門店可承擔前置倉與線下體驗點的雙重功能,能更好地支持外賣、外帶、預制菜零售等業務,滿足消費者多元消費場景的需求; 二是通過社區店探索“火鍋 +” 模式,既能增加收入來源,也能幫助海底撈在眾多火鍋品牌中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是這一模式體現出海底撈從側重堂食,向“到家 + 到店” 業務并重轉變的戰略意圖; 四是社區店有針對性地服務“一老一小” 這類核心客群,能夠有效吸引家庭消費者與銀發族,進一步擴大客群覆蓋范圍。
3、從運營角度,海底撈社區店通過“一店多能”,成功轉型成高頻的 “社區餐飲綜合服務站點”。
它不僅與其他火鍋店競爭,還在和社區內的早餐店、熟食店、便利店乃至“深夜食堂” 展開競爭,憑借多元服務在社區場景中獲得了更強的生命力與更高的盈利效率。
而此次海底撈社區店的 “一店多能”,本質上是將自身從傳統的、低頻消費的 “火鍋專門店”,轉型為高頻服務的 “社區餐飲綜合服務站點”。
首先,社區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早 6:00 - 次日凌晨 3:00,全面覆蓋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四大消費場景,把一天中的各個時段都轉化為潛在營收機會。
這意味著同一張桌子一天內可被使用 5 次,其坪效遠高于僅做晚餐的傳統火鍋店。
其次,在有限的店鋪面積內,社區店通過增加高周轉率的品類,最大化每一平方米的產出。
例如,早餐檔口設置在門店入口處,居民無需進店即可快速購買,相當于一個“迷你早餐店”;熟食檔口提供鹵味、炸品(如檸檬鳳爪、鍋巴土豆),滿足居民下班順手帶菜回家的需求,直接與社區熟食店形成競爭優勢。
最后,空間功能的動態切換,讓店鋪物理空間在不同時段服務于不同業務,實現了極高的空間利用效率。
比如外擺區的“泡泡屋”,在午市時段可作為等位區緩解用餐高峰壓力,到了晚間和夜宵時段,則轉變為受歡迎的用餐區,充分盤活空間資源。
小結:
海底撈闖社區是破局還是攪局?
一邊是商城店“增長見頂” 的困境 —— 優質商圈被搶完、非高峰時段門店空蕩蕩、想培養長期客群卻難抵距離阻隔; 另一邊是社區店 “多點開花” 的野心 ——200㎡小店撬動全天營收、1.5 元麻花拉近距離、敬老折扣圈住銀發客群,甚至把早餐店、熟食店都變成了競爭對手。
海底撈這步“社區棋”,確實下得夠妙:用 “火鍋 +” 打破場景限制,靠輕量化降低運營壓力,以精準服務抓住 “一老一小”。
但熱鬧背后,挑戰也藏在細節里 —— 如何平衡火鍋的 “聚會屬性” 與社區的 “高頻剛需”?怎樣在低價親民的同時保證利潤?又能否持續應對社區餐飲 “小而靈活” 的本土化競爭?
畢竟,社區餐飲不是簡單的“把店開在樓下”,而是要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海底撈能否從 “商圈網紅” 變成 “社區常客”,還得看后續能否接住居民的 “煙火氣”。
但不可否認,這場巨頭的社區試水,已經給整個火鍋賽道乃至社區餐飲市場,投下了一顆值得關注的 “變量石子”。
作者 | 小貝
出品 | 餐飲O2O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加微canyinju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