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 B 站刷到過這些視頻? “7.6億中國農民不需要被贊美”“我給國家農業部寫了封信”“中國老年農民工實錄”……
這些播放量數百萬的視頻,都出自一個up主:遇真紀事。
鏡頭里揮汗如雨的農民,真實的新聞和數據,帶著詩意的旁白和舒緩的音樂,還有一個戴著黑框眼鏡和漁夫帽的男人。
![]()
?2023年閩粵桂暴雨,趙玉順和受災村里的小牛。圖片|遇真紀事
他叫趙玉順,是“遇真紀事”里的“遇”;而另一位主創,是他的愛人貞貞,“遇真紀事”的“真”。
“從古至今農民都是失語的,如果農民沒有機會站在鏡頭前,那我們就把鏡頭移到他們面前。”
懷著這樣的初心,他們開著車,帶著一臺相機和一臺無人機,走上了鄉村紀錄之路。
這幾年,他們走過上千個村鎮,讓近千位農民站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生活。在他們的影像里,農民不是符號化的“農民伯伯”,農村也不是被過度美化的“田園牧歌”,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努力生活的人和他們的生存環境:年逾七旬還在爬樹的老年荔農,在中國砍甘蔗的越南勞工,心憂花賤愿天熱的茉莉花農……
為什么農業技術進步神速,而農民依然掙扎在拮據和辛勞的前線?為什么會出現到他鄉去種地的候鳥農工?經濟作物能讓農民致富嗎……三農問題在他們的視頻里有最直觀生動的表達。遇真紀事認為,只有讓更多人看見真實的農村、理解農民,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常年走村串鄉,他們對來自土地的訊號十分敏感。過去四年,他們記錄下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對農村的真實影響:蘇皖豫桂的大旱,廣西的旱澇急轉,閩粵桂的暴雨……
![]()
?2023年江西豐城麗村鎮的河堤被沖毀,致使4個村莊被淹。圖片|遇真紀事
氣候變化不只是新聞里的數字和氣象圖,而是農民賴以為生的收成,飯桌上的一日三餐。災害過后,有人背起鋤頭重新播種,有人為了補償四處奔波,也有人離開土地去城里打工。
跟隨遇真紀事的鏡頭,我們隔著屏幕,感受過那些風雨的重量。
9月7日,他們帶著這些影像和故事來到北京,為食通社的讀者分享:
2022到2025年的村鎮極端天氣紀實
極端天氣下,誰是最大受害者?
災后回訪,農民如何重建生產與生活?
地方財政和農業保險,誰來兜底損失?
來認識遇真鏡頭下的真實農村——
“讓被忽視的,得以被看見”
![]()
?廣西百色隆林縣,因災害被損毀的房屋。圖片|遇真紀事
- 分享嘉賓 -
趙玉順 貞貞
獨立村鎮紀錄片導演,B站知名UP主
- 如何參與 -
時間
2025年9月7日(周日)
16:00
(15:00開始放映遇真紀事的B站作品)
線下參與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社區店
席位有限
須填寫表單
![]()
線上直播
歡迎加入食通社討論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食通君微信
請備注「分享會」,進入分享會交流群
已在食通社社群則無需重復添加
![]()
場地支持:北京有機農夫市集
策劃 編輯:令鈺 李曄
海報:李曄
版式:明林
掃碼打賞,支持原創知食
![]()
點擊關鍵詞,進入更多文章合集
![]()
![]()
![]()
![]()
![]()
![]()
![]()
星標我們,不錯過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