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在現在,二舅的
玻璃花眼睛或許還能治!
文/楊之藏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看二舅的時候,就會看到他咕嚕嚕地轉著他那玻璃花似的左眼盯著我看。我雖然滿心好奇,但終究不明所以。那眼睛就像外星人的眼睛,你看著他,他好像看著天,而且眼睛里是一朵半透明似的白花。
![]()
上次去大姨家,我實在忍不住問二舅:“你那眼睛,怎么回事?”二舅說,他那時在家里搞磚廠時弄的。那時候,做紅磚,需要找一方好的黃泥地,挖出成堆的具有很強黏性的黃泥,然后摻水攪拌揉搓,使它更具韌性。再用掰出一塊來,甩進一個長方形模具里,要填得滿滿當當的,然后用木板擠壓成型,脫模晾曬,干了就是紅磚的胚子,還需要經過封閉的爐火燒烤,才能成為極硬的紅磚。
黃土脫模,很有技巧。需要先在磨具里面及底下撒上一層細沙,這樣脫模時,黃泥就不能粘住模具,翻邊時,也不會粘住托起的木板。如何將生生的黃泥變成熟而有韌性的泥胚?也是很有技巧的。關鍵是用水的量和揉搓的程度。如果水量過多,泥塊就會響,就會變成一堆爛泥。爛泥巴是扶不上墻的。所以,很自然,它也無法成為紅磚胚。這時候,你就需要不斷地摻些新鮮的黃泥進去。但如果黃泥過多,那泥還是泥,水還是水,水不會滋潤到泥,泥也不會重新融合。就更別說脫模了,就算是將這泥塊弄進模具里,也填不符犄角旮旯,脫模出來也是一層一層的,那些泥塊根本就無法重組成一個整體。這當然不行。
二舅是個很嫻熟的磚匠,他雙手一上一下地“啪啪”干活,笨重的黃泥在他手上變得靈活起來。隨著他有節奏地挖泥、甩泥、切割、脫模、壘起,旁邊的紅磚胚一層層地疊起來有四五層了。他剛想要做完最后這幾個磚胚,正想用鐵絲切割泥胚時,只聽得“嗡”地一聲,接著又是“啪”地一聲,兩端拉扯細鐵絲的木塊竟然脫落了,鐵絲彈到了他的左眼球上。他“啊”地一聲,雙手握著眼睛,就蹲在了地上------
也沒有問他當時去醫院診斷治療了沒有?或許是診斷了沒有什么效果,也或許是當時根本就沒有條件去診治,自此之后,他的左眼球就變成玻璃花了。
前幾天,帶小朋友去醫院做斜視手術,期間,這個病區還搬了一次家,從11樓搬到了12樓。住在11樓時,同一個病房里是兩張病床。旁邊病床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女兒陪著她來做青光眼的手術。她的眼睛不僅已經看不清東西了,而且還疼得厲害。她又有糖尿病,吃早餐時,還吃了一大碗白米稀飯,導致血糖驟升。醫生狠狠地批評了她女兒。女兒十分委屈,老人家年紀大了,觀念很固執,吃什么東西都要把自己吃撐,才覺得吃飽了。或許是過去太饑餓造成的生理反應。青光眼,眼球旁邊的淚腺管道不通,就會積壓好多淚水。如果不換管,眼壓會越來越高,壓迫眼球,導致失明。
后來,又從11樓搬到了12樓。病房就有了三張病床。靠窗外躺著的是一位在廣州做事的先生。他是眼角膜爛了一個孔,重新補角膜。花了八萬。癥狀最初是紅腫,他以為是紅眼病,就滴滴眼藥水,誰知道后來竟然越來越嚴重,甚至潰爛了,痛得讓人受不了。于是到醫院來檢查,確診是眼角膜出問題了。最開始,想等新鮮的眼角膜移植,卻沒想到等了幾個月都等不到。后來就索性移植冰凍的眼角膜一小塊。住在中間這床的病友,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先生,兒子陪著他來做手術。他也是在做事時,摔下來,弄到眼睛了。要進行眼球修復手術,先前交了八千,這時候又要補交一萬二。
我沒想到,現在的眼角膜都可以修補了,而且價格看起來也并不太高。如果當時能夠有現在這樣的技術,或許二舅的玻璃花眼睛,就可以通過手術得到徹底治療!
(本文圖片由楊之藏拍攝)
互動游戲
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最近幫朋友在網上賣書,這也算是一種新的嘗試,也許能夠利用互聯網幫到這位朋友。期待大家關注,。
還有一些資源,想要分享給大家:
1.
2.
相關專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