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林彪最為敬重的同事,唯一與毛主席一生共事的開國元帥,主席更是為他寫下了一生中,唯一一首悼念戰友的詩,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元帥在北京逝世,是開國元帥中最早逝世的一位,主席為他寫的悼念詩,其中有這么兩句話,君今不幸離人世 ,國有疑難可問誰?
![]()
羅榮桓元帥
他是真正的四野之父,東北野戰軍的靈魂人物,僅僅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將東北野戰軍,從38萬人,擴大到了105萬人的龐大規模,在他去世后,一向不與人交朋友的林彪,還為他寫下了 良師益友四個大字,羅榮桓元帥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
林羅二人
說到東北野戰軍,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司令員林彪,卻忽略了軍委書記羅榮桓,他是十大元帥里,唯一一個長期工作在政工崗位的元帥,作戰指揮能力較之其他元帥可能不太突出,然而在部隊政治管理教育方面,卻是十大元帥中最為出色的,如果沒有羅榮桓元帥的配合,林彪帶領的四野部隊,在戰爭年代 恐怕也無法創造出那樣令人贊揚的成績。
![]()
四野部隊
林彪這個人 平時不茍言笑,性格古怪 很難與人溝通 一生中幾乎沒什么朋友,在他剛剛接任東北軍司令員時,就曾經和當時的政委多次產生沖突,一度對部隊的指揮戰略,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連換了幾個政委都不合適,一向知人善用的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后,派遣羅榮桓前去配合,果然 這次兩人配合得很好,對于林彪的軍事部署,羅榮桓一直非常尊重,在戰略指揮之外的事情,羅榮桓也是全面負責,讓林彪毫無后顧之憂,有人比喻林彪是四野軍的劍鋒,羅榮桓是四野的靈魂,由此可見羅榮桓在四野的作用。
![]()
年輕的羅帥
在解放戰爭中,四野是我軍人數最多的地方 、戰斗力最強的部隊,沒有之一,而這也是依靠兩人的默契配合才能做到的,雖然新中國成立后,兩人多次政見不合,林彪甚至一度說出了,什么林羅林羅,林羅是分開的,林羅從來不是一起的,然而林彪從心底,對于羅帥一直是十分信任和重視的,林彪這一生只兩次請人吃飯,其中一次就是在羅榮桓元帥逝世后,林彪擔心羅榮桓元帥的夫人一個人在家難過,就讓太太邀請羅帥夫人林月琴來家中吃飯,林彪的太太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在言談中 果然讓羅榮桓元帥的夫人開懷不少,這種能夠照顧到遺孀的心情,可見兩人的關系之深。
![]()
羅帥和林月琴夫人
羅帥1902年出生,25歲之前,他一直奔波在 上海 廣東 武漢等地求學,立志做一個工程師,是唯一一位大學生出身的開國元帥,1927年 25歲的羅榮桓 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8月 參加了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可以說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最早追隨主席的人,而這也是后來主席對他信任有加的原因之一,然而剛剛追隨毛主席的羅榮桓,在一眾將領中并不十分出眾,常年求學的經歷,讓他早早就戴上了一副厚實的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 忠厚老實,加上他為人低調,平時并不太顯露自己的能力。
![]()
羅榮桓年輕的時候
真正讓主席注意到并開始重用他,還是在1929年的古田會議上,此時羅榮桓的政治才能 ,才逐漸展示出來,主席對秘書說,羅同志是個人才,這個同志 我們發現晚了,1930年 2月,羅榮桓被指派到第四野戰軍擔任政委,配合林彪開展政治工作,林彪在工作上一絲不茍,每次研究戰況軍事都十分專注,經常一看地圖就是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管,這時羅榮桓就會將部隊,其他的事情都處理好,讓林彪能夠一心鉆研軍事,而這也讓林彪十分感激,兩人默契配合多年,幾乎沒有什么大摩擦,羅榮桓對于林彪,一直秉持著,大事不妥協,小事不糾纏,一般有什么小的分歧,羅榮桓都會容忍林彪。
![]()
讀書的羅帥
然而這么多年的合作,沒有一點爭論,也是不可能的,遇到原則性問題時,羅榮桓也是寸步不讓,在遼沈戰役中,本來已經決定好攻打錦州,但是林彪收到情報,國民黨在錦州地區加兵,這讓林彪開始動搖起來,雖然主席之前已經多次強調了攻打錦州的重要性,他還是猶豫了,還特地給主席發了電報,詢問能不能轉而攻打長春,羅榮桓認為林彪的想法是有問題的,就開始積極給他做思想工作,終于讓林彪下定了決心攻打錦州,遼沈戰役的勝利,羅榮桓元帥是功不可沒的。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元帥因病逝世,他是第一個離世的開國元帥,他去世前給家人留下的遺言是,我死了以后你們就從現在的房子里搬出去,到普通的房子里去,他一生的信條 就是做老實人 永遠忠于黨,主席曾經這樣和別人說起羅帥,羅榮桓老師 原則性強,在得知自己被定為元帥后,曾經主動提出改為大將,但主席仍然堅持原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羅榮桓為了民族奔走,常年四海為家 積勞成疾,最后確診為胃癌。
![]()
羅榮桓一家人
1946年7月,羅榮桓被黨組織安排到蘇聯就醫,一年后 他從蘇聯回國 到哈爾濱居住,在組織安排下,他住進了一幢從舊官僚手中接收過來的樓房,一處上下三層的小別院,羅榮桓認為太奢侈了,幾次向部門反映希望找一個簡單點的房子住,但是一直沒有結果,有一次他到譚政家中做客,見譚政住的是一處二層小樓,就說要住過來和譚政做個鄰居,一家住樓上一家住樓下,譚政本來還以為他在開玩笑,結果沒過幾天羅榮桓一家就搬了過來。
![]()
四野政治部主任譚政
羅榮桓是一位慈父,但他從不溺愛自己的孩子,他一直認為高級將領的子女,更應該嚴格要求教育,否則容易有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如果不及時克服,就會發展成為一種特殊化的傾向,從而脫離群眾,在子女的就業問題上,他也沒有利用自己的工作優勢,幫助子女找到好的工作,而是讓他們到工農群眾中,到艱苦的地方工作鍛煉,在羅榮桓的嚴格要求教育下,他的子女都取得了很優秀的成績,繼承了他的革命精神,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主席在他去世后,寫下了一生中唯一的一首悼念詩。
那首詩是這么寫的
記得當年草上飛
紅軍隊里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
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
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
國有疑難可問誰?
羅榮桓元帥幾十年如一日,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勛,他沒有在戰場殺敵,卻是將軍背后的英雄,是主席共事一生的人,林彪的良師益友,是我們中國兒女,永遠銘刻在心中的,政工元帥 不朽的先烈,他的革命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扎根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閃耀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間。
![]()
譚政 羅榮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