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及其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屬,通常分為重金屬(如銅、鉛、鋅)、輕金屬(如鋁、鎂)、貴金屬(如金、銀、鉑)、稀有金屬(如鎢、鉬、鍺、鋰、鑭、鈾)等,是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電力、通訊、家電等行業的基礎材料。
2024年,我國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實現營收89788億元,利潤總額42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5.6%。我國有色金屬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六成。十種常見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鎳、錫、銻、鎂、鈦、硅)去年總產量達到7919萬噸、同比增長4.3%。其中,精煉銅1364萬噸,電解鋁440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1%、4.6%。
![]()
根據2024年有色金屬企業凈利潤30強顯示,上榜企業合計凈利潤233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1%。有6家企業盈利超過100億元,同比增加2家。
總部位于甘肅金昌的金川集團,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1%至105.45億元,排在榜單第六位。作為全省鎳鈷、銅、動力電池、氯堿化工4個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鏈上100多家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集采、選、冶、化、深加工于一體,為下游相關企業提供豐富的生產原料,四成的銅轉化為深加工產品,六成的鈷用于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三分之一的鉑族金屬轉化為新材料。
洛陽鉬業排名第五,凈利潤達到154.59億元,同比大漲81.2%。其前身是創立于1969年的一家小型鉬選廠(俗稱“698礦”),如今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銅、鈷、鉬、鎢、鈮生產商,旗下擁有兩大世界級銅鈷礦TFM和KFM,去年銅產量65.02萬噸,躋身全球前十;鈷產量11.42萬噸,全球第一;產鉬15396噸,產鎢8288噸,產鈮10024噸。
![]()
來自山東的魏橋創業集團、信發集團分列三四,凈利潤分別為244.10億元、209.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7%、25.8%。兩家企業均是中國鋁業的佼佼者,前者旗下的中國宏橋是中國最大的鋁生產企業之一,擁有“采礦-氧化鋁-原鋁-鋁深加工、新材料-再生鋁”全產業鏈布局,已在國內外建成13個生產基地。去年氧化鋁銷量10925.1萬噸,電解鋁銷量583.7萬噸、鋁合金加工產品銷量約76.5萬噸,較2023年分別增長5.3%、1.5%、32.1%。
后者深耕行業五十余年,構建起“發電、供熱、氧化鋁、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的全鏈條協同模式,不僅有效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更通過各環節技術協同,將綜合能耗較行業分散式布局降低20%以上。
中國鋁業位居次席,凈利潤同比增長38.0%至267.03億元。該集團成立于01年,產業鏈涉及20余種有色金屬,主營業務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營的氧化鋁、電解鋁、精細氧化鋁、高純鋁、鋁用陽極產能全球領先,鍺、鎵金屬產量國內第一。
![]()
紫金礦業蟬聯第一,去年凈利潤達到393.93億元,同比上升48.4%。礦產銅產量達到106.8萬噸,同比增長6.07%,再創歷史新高。旗下擁有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及博爾銅礦、西藏巨龍銅礦等三大世界級銅資產。
礦產金產量同比增長7.7%至72.94噸,相當于中國總量的24%,擁有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等世界級黃金資產。礦產銀436噸,同比增加5.8%。
截至2024年底,紫金礦業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斷的總資源量:銅、金、鋅(鉛)、銀、鉬分別為11037.41萬噸、3972.53噸、1298.23萬噸、3.18萬噸、494.06萬噸、碳酸鋰當量(LCE)1788.15萬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