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如果你或你關心的人是一位癌癥康復者,請接受我最誠摯的敬意和祝福。走過那段充滿荊棘的道路,你們是真正的勇士。
今天,我想和你聊一個可能被忽略,但至關重要的話題。它關乎未來幾十年的生命質量,關乎那份來之不易的“新生”。
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
一個“優等生”康復者的煩惱
32歲的林女士(化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項目經理。五年前,一場乳腺癌讓她的人生軌跡險些脫軌。幸運的是,經過規范的手術和治療,她成功地戰勝了病魔,重新回到了她熱愛的工作崗位上。
作為一名“優等生”患者,林女士嚴格遵守醫囑:定期復查,從不缺席;飲食清淡,戒掉了最愛的奶茶和燒烤;周末還會約上朋友去爬山、練瑜伽。她以為,只要癌癥不復發,生活就會一直這樣美好下去。
直到上個月,公司組織年度體檢。當林女士拿到報告時,她愣住了。上面幾個陌生的指標亮起了紅燈:血壓偏高,血脂異常,空腹血糖也踩在了“糖尿病前期”的警戒線上。
她拿著報告去問醫生:“醫生,我癌癥都好了,生活習慣也這么健康,怎么會得這些老年人才得的病?”
醫生看著她,說出了一句讓她心頭一震的話:“癌癥康復,不是戰斗的結束,而是另一場‘長征’的開始。你的身體,尤其是你的心臟,可能正在面臨一場‘隱形戰爭’。”
林女士的困惑,其實是無數年輕癌癥康復者共同面臨的現實。我們總以為,最大的敵人是癌細胞,只要清除了它們,便可高枕無憂。但一項最新的重磅研究告訴我們:
對于19至39歲被診斷出癌癥的年輕成年(Young Adult, YA)康復者而言,真正的長期挑戰,可能來自于我們的心臟。
不止是治療后遺癥:一項研究揭示的心血管風險
最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醫學研究者們,完成了一項大規模的回顧性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上。 他們想弄清楚一個核心問題:為什么年輕的癌癥康復者,更容易出現心血管問題?
這項研究規模龐大,共納入了8943名在19-39歲之間確診癌癥、且已康復超過兩年的年輕幸存者。 同時,研究人員還找到了另外8943名性別、出生年份完全相同但沒有癌癥病史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
通過分析這些海量的真實世界醫療數據,他們得出了幾個顛覆我們傳統認知的結論。
過去,我們普遍認為,癌癥康復者心臟不好,主要是因為放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 這當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這項新研究發現,一個更普遍、更隱蔽的“推手”正在悄悄發揮作用,那就是
心臟代謝因素(Cardiometabolic Factors)。
聽起來很專業?別急,我們把它翻譯成大白話。所謂心臟代謝因素,主要就是我們體檢報告上常見的那“四大金剛”:
高血糖(2型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高脂血癥)
高體重(肥胖)
研究發現,年輕的癌癥康復者群體中,這“四大金剛”的出現率,明顯高于沒有得過癌癥的同齡人。比如,高血壓的患病率是7.97%,而對照組只有3.30%;高血脂的患病率是8.52%,對照組僅為2.99%。
更關鍵的是,一旦這些因素出現,它們就會像催化劑一樣,
獨立地、并且是成倍地增加心臟病、中風和心力衰竭的風險。 這種風險,遠超出了癌癥治療本身帶來的影響。
警惕!這些數字,每一個年輕康復者都該看看
這項研究最令人震撼的部分,在于它用精確的數據,量化了風險到底有多高。讓我們深吸一口氣,來看看這些數字:
糖尿病的影響有多大?
在年輕癌癥康復者中,如果患上2型糖尿病,他們發生心肌梗死(心臟病發作)的幾率是其他康復者的近7倍!
他們發生心力衰竭的幾率,更是飆升到驚人的12.3倍!
你可以想象,血糖的長期紊亂,就像把血管浸泡在“糖水”里,慢慢地侵蝕著心臟的根基。
高血壓的“破壞力”:
如果一個年輕康復者同時患有高血壓,他們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是血壓正常康復者的20.48倍!
這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高血壓就像一個7x24小時不停工作的“高壓水泵”,持續沖擊著你的心血管系統,讓心臟不堪重負,最終走向衰竭。
肥胖和高血脂的“協同攻擊”:
肥胖的康復者,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4倍。
高血脂的康復者,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是血脂正常者的7.4倍。
脂肪不僅堆積在皮下,更會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讓血管變窄、變脆,就像老化的水管,隨時可能堵塞或破裂。
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研究告訴我們,對于年輕的癌癥幸存者來說,管理好血糖、血壓、血脂和體重,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預防癌癥的復發。
為什么是我?為什么年輕康復者更脆弱?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抗癌成功后,身體反而更容易出現這些代謝問題?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們認為,這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早衰”的代價:一些研究認為,強效的癌癥治療(如放化療)可能會加速身體的衰老過程。 也就是說,一個30歲的康復者,其身體的生理年齡可能已經像40歲甚至50歲,新陳代謝能力自然會下降,更容易出現各種代謝紊亂。
治療的“次生傷害”:救命的抗癌療法,有時也會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副作用”。 它們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系統,為日后的高血壓、糖尿病埋下伏筆。
被忽視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研究指出,許多年輕癌癥康復者在治療結束后,并沒有養成足夠健康的生活習慣。
飲食問題:有數據顯示,高達86%的年輕康復者糖分攝入超標,很少有人能做到每天吃夠5份蔬菜水果。
運動不足:相比于普通同齡人,年輕康復者更傾向于久坐,也更難達到推薦的體育活動量。
這些不健康的習慣,日積月累,共同催生了心臟代謝問題的“四大金剛”。
不同族裔的差異:研究還發現,不同族裔的康復者,面臨的風險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美國的西班牙裔康復者中,高血壓、中風和心衰更常見;而在非西班牙裔的白人康復者中,糖尿病和心肌梗死則更為普遍。 這提醒我們,健康管理需要更加個性化和精準化。
寫給未來的你:一份可以立即行動的“護心”指南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感到焦慮。請不要害怕。這項研究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制造恐慌,而是為了點亮一盞警示燈,并指明一條清晰的出路。
心臟代謝問題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風險所在,就可以主動出擊,打贏這場“心臟保衛戰”。
以下這份指南,請每一位年輕的癌癥康復者,以及你們的家人,仔細閱讀并付諸行動。
第一步:轉變觀念——康復,是一場終身健康管理
請務必拋棄“治好癌癥就萬事大吉”的想法。你要將自己的健康,視為一個需要長期經營的項目。你的身份,不僅是“癌癥康復者”,更應該是一位“積極的健康管理者”。定期復查不僅是為了看腫瘤指標,更是全面評估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血管健康。
第二步:明確你的“護心”關鍵指標(KPI)
就像工作中有KPI一樣,你的健康管理也需要有明確的指標。請牢記并定期監測這四個數字:
血壓:<130/80 mmHg是理想目標。
血糖:關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血脂: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即“壞膽固醇”。
體重:計算你的體重指數(BMI),保持在18.5-24的健康范圍內。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這些指標。如果發現異常,不要拖延,立即咨詢醫生,進行干預。
第三步:建立你的“多學科”健康團隊
你的健康,需要一個團隊來共同守護。這個團隊至少應包括:
腫瘤科醫生:他了解你的癌癥史和治療方案。
全科/內科醫生:他可以幫你進行全面的常規健康管理。
心臟科醫生(必要時):如果出現任何心血管風險苗頭,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營養師和康復理療師(有條件的話):他們能為你提供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
請確保你的不同醫生之間,信息是互通的。告訴你的全科醫生你的癌癥史,告訴你的腫瘤科醫生你對心臟健康的擔憂。
第四步:將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每一天
這是最核心,也是最需要毅力的一環。
像選藥一樣選擇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優質蛋白(魚、禽肉、豆類)。
少吃:高糖分的飲料和零食、油炸食品、加工肉類、高鹽食物。
把每一次進食,都看作是為心臟“充電”和“修復”的過程。
讓身體“動”起來:
目標: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加上2次力量訓練。
秘訣:從你喜歡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哪怕每天只是散步30分鐘,也比完全不動要好得多。運動不僅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提升生活質量,甚至可能延長某些癌癥類型的生存期。
管理好情緒和睡眠:
長期的壓力和睡眠不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學會通過冥想、聽音樂、與朋友傾訴等方式來釋放壓力。保證每晚7-8小時的優質睡眠。
親愛的朋友,戰勝癌癥,你已經贏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你的人生,值得擁有更長久、更燦爛的未來。
請不要讓心臟代謝問題,成為你通往這個未來路上的“絆腳石”。
從今天起,像關注癌癥復發一樣,去關注你的血壓、血糖和血脂。把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變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習慣。
這不僅僅是為了預防一次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更是為了讓你在未來的每一個清晨醒來時,都能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身體,去擁抱這個你曾為之奮戰過的世界。
記住,最好的生存,是高質量的生存。愿你的每一次心跳,都強勁而有力。
參考資料:Samah Hayek, Jinyi Li, Jiahui Dai, Joel Milam, Luohua Jiang, Cardiometabolic Factor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Adult Cancer Survivors: Evidence from Real-World Data,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5;, zwaf517, https://doi.org/10.1093/eurjpc/zwaf5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