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有很多,但如果結合當下大力提振消費,以及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那么開拓“演唱會經濟”和“文旅經濟”,對于昆明來說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契機。
兩大新經濟機遇來臨,昆明應奮起直追
演唱會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流量經濟驅動方式,為眾多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演唱會票房同比大幅增長約四成。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院數據,2025年,國內5月總演出場次達330場,同比增長20.9%;5月全國演唱會觀眾達448.4萬人次,與2024年4月(364.0萬人次)相比,同比增長23.2%。
與此同時,跨城觀演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趨勢,據統計,2024年大型演出的跨城觀演率平均保持在60%以上,直接帶動觀眾綜合消費超過2000億元;此外,跨城觀眾普遍在演出地停留1—3天,500元—2000元是跨城觀演主流消費區間,形成獨特的“3小時撬動72小時”經濟效應。
![]()
曲靖文體公園主體育場可容納3.4萬座
在云南,“演唱會經濟”同樣更具有極大潛力,例如,曲靖2025年通過舉辦5場萬人級演唱會,吸引游客15萬余人次,拉動文旅消費環比增長達52.7%。
作為一項“行走的GDP”,“演唱會經濟”理應成為昆明城市營銷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并與旅游、商業、交通、餐飲等多個領域深度融合,拉出一條全新的經濟增長曲線。
但昆明直到今年初,才舉辦了五年來首場超萬人的演唱會,明顯掉隊了。
目前,昆明的大型演唱會大多選址新亞洲體育場和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但業內人士認為,新亞洲體育城雖然經過改造,但容納人數不足3萬,導致許多大型演唱會無法落地。至于室內大型演唱會,只能選擇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的展廳,但觀演體驗比不上體育館的內場和桶狀環形階梯式看臺,對票務銷售不利,因此演出行業及歌手對昆明演出票房市場評價較低。
最重要的原因,是昆明缺少既能舉辦大型演唱會、還能吸引觀眾留下來的場地。
另一方面,云南幾年來加快推動旅游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旅游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優。“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正快速出圈,并叫響全國。
![]()
滇池三個半島
作為省會城市,昆明的目標是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此,通過旅游資源產品化、旅游產品市場化,昆明去年推出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等6條“黃金旅游線路”,持續豐富文旅業態,打造優質文旅產品。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昆明市接待游客15987.24萬人次,實現旅游花費2093.29億元。
這一成績得益于昆明豐富的旅游資源、創新的文旅活動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感受“始于山水,歸于煙火”的詩意棲居。
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3.71億人次,同比增長10.8%,實現旅游總花費6584.31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昆明、西雙版納和曲靖排名接待人數前3位,但從接待人數增速看,昆明已落后于紅河、文山和西雙版納等地。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來云南旅游的游客,都把昆明當做中轉站,短暫停留后馬上去大理、麗江、版納、騰沖等熱門城市,雖然近年來由于昆明文旅體驗和內容有長足進步,留客能力有所增強,但客觀來說,昆明文旅市場仍大有潛力可挖。
昆明文旅產業如何更進一步,真正成為城市經濟新藍海,破局唯有靠創新,一方面是現有文旅資源的業態創新,另一方面則需要開拓創造新的文旅場景和體驗。雙管齊下,有效激發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其中文旅新場景和新體驗的創造,對于吸引并留住游客,拓展增量市場,尤為重要。
最合適的場地在哪?目光投向滇池會展中心
昆明發展新經濟模式的破局點在哪里?不妨將目光投向滇池國際會展中心。
我們知道,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除了承擔南博會、車博會等大型展會功能,也是不少大型演唱會的場地,僅今年5月,就有劉若英、任賢齊兩場大型巡回演出在滇池會展中心舉行,10月份還將舉辦周華健的演唱會。
![]()
如前所述,雖然會展中心場館難以滿足室內演出的專業要求,但除此以外,其他如交通、車位、安全性、減少擾民等條件都近乎完美。
另外一方面,昆明正大力推進滇池旅游黃金岸線,而會展片區以及滇池三個半島則是其中的重點地段,以滇池會展中心為核心來驅動昆明“演唱會經濟”或“文旅新經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具。
演出市場的認可,加上緊鄰滇池文旅核心地段,所以選址圈定滇池會展中心完全可行。
2015年6月,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投用并成為南博會永久會址,至今剛好有十年歷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會展中心項目原本是個規劃占地約2331畝的綜合開發大項目,包含了會展會議、商業、文旅、配套住宅等復合功能區。
昆明人熟知的山海灣8號、會展山海灣、山海灣1號、王府井奧萊滇池小鎮,其實都是會展中心的子項目。
![]()
如圖所示,會展中心項目原規劃10個地塊,后因滇池生態保護需要,5、6、10號地塊中止開發,已開發的地塊分別為2號(會展中心主展館)、3號(王府井小鎮)、7號(山海灣1號)、8號(山海灣8號)、9號(會展山海灣)共五個地塊,目前還未開發建設的只剩1號和4號地塊。
去年底,滇池國際會展中心4號地塊啟動了招標程序,4號地塊為商住混合性質,容積率僅1.33,不出意外的話,4號地塊將很快進入開發階段,并且出現低容低密的山海灣高端新作。
![]()
滇池會展中心北側的1號地塊僅有部分臨時建筑
那么,最北側的1號地塊就成了滇池會展中心的收官地塊,隨著滇池會展中心項目開發即將收官,擱置多年、也是唯一尚未明確開發計劃的1號地塊,應該提上日程了。
滇池會展中心項目規劃方案曾多番調整,根據2018年公布的現行規劃,1號地塊的規劃條件為:凈用地面積為112270.74平方米(約168.4畝),用地性質為B2-商務用地,容積率≤0.88,建筑密度≤40%,建筑限高40米。
基于城市經濟發展和地塊條件來分析,1號地塊應該是合適的選址地,但站在開發方康旅集團的角度來考慮,還需要仔細斟酌項目的經濟平衡,最適合1號地塊的開發方案究竟是什么?
會展1號地塊遲遲未動是有原因的
如果按現行規劃開發,會展1號地塊無非會做成寫字樓、展館、會議中心等商辦項目,但康旅集團遲遲沒有啟動建設,肯定也有理由。
主要原因就在于會展中心擁有30萬平米展館和大體量的辦公會議場地,已足以滿足市場需要,不宜重復投資。
調整規劃商改住也不見得可行。
此前會展中心東南側的4號地塊已取消了原本的超高層規劃,改為低容低密的商住用地,說明政府對會展中心片區開發強度的控制趨于嚴格,即便商改住,也只可能是改為類似4號地塊的低容地塊,開發體量和可售貨值都很有限。
而且會展片區的住宅開發同樣也比較密集和飽和,除了山海灣項目外,還有萬科,不僅開發了多個住宅大盤,還手握大量儲備土地,顯性和隱性的住宅存量,意味著需要很長時間去消化。
由于康旅集團擔負了會展中心龐大的開發和運營成本,從算大帳的角度看,1號地塊無論繼續開發商辦還是商改住,開發邏輯都難以成立。
隨著近年滇池文旅日趨火熱,會展片區和三個半島成為熱點,大量外地游客涌入,片區的酒店民宿批量涌現,康旅集團在緊鄰會展中心的1號地塊建設酒店,只看市場需求的話,其實也是可行的選項。
但占地168畝的1號地塊開發為酒店的話,體量將超過占地約150畝的昆明洲際酒店,對于康旅集團,這意味著巨額的投入和漫長的回報周期,在投資建設昆明洲際之后,如果再投入一個大型酒店項目,康旅集團的重資產規模將再度擴容,經濟效益難言樂觀,這可能是康旅集團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新經濟模式風起滇池畔
現在機遇終于來了,昆明開拓“演唱會經濟”和“文旅新經濟”新藍海,會展1號地塊將是合適的破局點。
一個可能的方向是建一座大型體育場,既可舉辦演唱會也兼顧體育賽事與休閑運動。
由于容納觀眾多,場地空間便于搭建舞臺、支持演出所需的裝置和設計,觀演氛圍好,再加上現在的體育場通常有頂棚設計,避免了天氣因素對室外演出的制約,因此體育場成為了大型演唱會的首選場地。
另外,舉辦大型演唱會還能提高體育場的利用率和運營效率,比如曲靖文體公園主體育場,今年除了承接中冠聯賽曲靖賽區比賽外,還舉辦了多場萬人演唱會。
會展1號地塊面積約168.4畝,可滿足容納數萬人標準體育場的建設要求,要知道拓東體育場的面積也才約53畝,這幾年頻頻舉辦大型演唱會的曲靖文體公園主體育場,可容納3.4萬座,占地面積約64.5畝。
![]()
會展中心交通便利
其次是交通和停車條件極佳,會展1號地塊距離地鐵5號線約1公里,周邊道路寬闊,路網發達,相鄰的會展中心擁有地下固定停車位8000個,再加上地面車位,停車位極為充裕。
另外1號地塊東側為五甲塘濕地,南側為會展中心,沒有很多居民小區,不會有太大擾民問題。
如果會展1號地塊建設綜合性體育中心,既可滿足大型演出的要求,也填補了會展片區專業體育場的空白,萬人演唱會、專業體育賽事、休閑體育運動等功能都能實現,同時吸引來的大量跨城觀眾,完全有可能留下來游覽和體驗滇池文旅,實現觀眾到游客甚至是旅居客的轉化。
另一個可能的方向是主打新文旅項目。
從區位上看,會展1號地塊北連飛虎大道,直通巫家壩中央商務區,南接會展中心和三個半島滇池文旅生態區,正好處于昆明向南發展的樞紐位置,同時,1號地塊東側緊鄰千畝五甲塘濕地公園,南距滇池僅數百米,還可遠眺西山,周邊交通體系發達,完全具備發展新型文旅項目,融入滇池文旅產業帶的地利條件。
滇池作為昆明最大的文旅IP,承擔著以文化藝術涵養城市氣質、提升城市格調、帶動昆明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任。
![]()
福保半島(圖源昆明福保半島)
昆明正大力推進滇池旅游黃金岸線,而會展片區以及滇池三個半島則是其中的重點地段,去年以來,福保半島漸成網紅打卡集群,來自全國各地數百萬人次的游客涌入,最近,滇池綠道貫通三個半島,福保半島特色商業即將開業,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的骨架和內涵更為豐滿。
福保半島農文商旅融合的發展模式已獲得成功,滇池會展中心項目同樣有融入滇池旅游黃金岸線,并進一步豐富滇池文旅IP的條件。
會展1號地塊如果做文旅項目,有利之處是可利用周邊迅速增長的旅游休閑客流,縮短市場培育期,同時也能以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放大滇池文旅的“留客”效應。
![]()
會展片區遠眺
想象一下,如果會展片區能夠承接大型演唱會,或者利用會展中心核心區位以及會展引流的優勢,開拓更多內容創新的文旅項目,那么將極大豐富和提升滇池文旅,吸引更多跨城觀眾和游客,留下來游覽觀光、消費、深度體驗、旅居,實現從觀演到旅游、到旅居的消費閉環,后續運營的想象空間十分巨大。
歸根結底,會展1號地塊的開發不僅關乎滇池會展中心項目,也關乎滇池文旅IP的內容打造和城市經濟新增長點,而滇池會展中心項目的成敗,對昆明構建“人、城、湖、產”和諧關系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