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李成東、金珊
二手行業正在打破天花板。
進入2025年,很多人擔心國補的加持是不是要到頭了,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特別是二手交易,是不是又要回到苦生意慢增長的狀態。季報出爐,萬物新生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8月20日美股盤前,萬物新生集團(紐交所股票代碼:RERE)發布了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5年Q2萬物新生總收入49.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2.2%;已經遠遠超過公司自己給出的27.4%的指引上端。
利潤表現也繼續穩增,表明營收并不是靠過度投入換來的。Non-GAAP調整后凈利潤9991萬元,同比增長24.1%。
如何看待萬物新生的業績?這一輪增長背后的驅動力是什么,是長期可持續的嗎?萬物新生是如何在慢行業里收獲快增長?
最近幾年二手行業已經成為少有的賽道,既順應政策導向,又能持續高增長。繁榮背后,原本沉寂的行業又迎來新一輪下注。
繼萬物新生旗下B2B平臺拍機堂在深圳華強北開出倉賣一體的“二手手機超市”后,轉轉在北京開了二奢倉儲店,閑魚也開了首家循環商店,另一家公司閃回科技近期三闖港股IPO。萬物新生要怎么繼續保持優勢?
一家形成全鏈路產業鏈閉環的公司,更容易打贏這場持久戰。
![]()
營收增長32%,利潤增長24%,再創新高
繼去年Q4交出史上最佳季報之后,今年Q2萬物新生業績又創新高。營收增長高達32%,比國補剛開始實行時增長還要快。Q2全平臺二手商品交易量達1030萬單,同比增長22.6%。客觀上,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由于沒有國補加持,基數較低。
![]()
具體來看,總營收49.9億元。其中,1P業務還是核心驅動力,產品銷售收入45.6億元,同比增長34.0%。高增長主要是受益于萬物新生的門店建設和以舊換新場景。
3P業務也正在成為增長引擎。服務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15.4%。多品類業務的增長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手交易欣欣向榮,可以看到總成本費用也在交易量增長下被攤薄。總體處在良性的增長,比業務增速還要低。雖然行業整體低頻低毛利,還是有一些規模效應開始出現。總運營成本與費用49.2億元,同比增長29.6%。
商品成本39.6億元,同比增長32.3%。履約費用4.1億元,同比增長26.0%。增長主要由于公司回收和交易活動量增加,導致人員成本和物流費用上升。銷售與營銷費用4.1億元,同比增長14.9%。一般及行政費用7750萬元,同比增長6.9%。技術與內容費用6250萬元,同比增長25.5%。
最終實現經營利潤911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同期為經營虧損56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運營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28.9%。
![]()
實際凈利潤7234萬元,也實現了扭虧為盈,2024年同期為凈虧損1067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凈利潤9991萬元,同比增長24.1%。
截至Q2,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短期投資及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余額總計23.5億。
可以看到,低毛利的1P業務正在帶來穩定的流量,高毛利的3P業務正在快速增長增厚利潤。萬物新生業績為什么會持續爆發?
萬物新生在二手行業已經下了一盤大棋。
![]()
集體轉戰線下,門店成為行業香餑餑
今年以來,二手行業集體發力線下。
首先是最早開始布局線下的萬物新生,開了一家大店。在深圳華強北開出首家拍機堂mall,采用倉賣一體的模式,消費電子現貨供應。轉轉在二季度,在北京開出一家二奢倉儲店。近日閑魚也在深圳的首家循環商店也開始試營業。
要知道最初行業并不看好萬物新生布局線下的模式。創始人陳雪峰曾回憶:“當時互聯網公司的流量模式如火如荼,一家互聯網公司去做門店,那是又臟、又累還很蠢,基本沒有人認可”。為什么二手行業把注意力投向線下?
![]()
門店是為了緩解流量的焦慮癥,解決二手交易的信任問題。
和傳統消費不同,二手行業本身是低頻低毛利的生意,行業不透明。門店的服務可以增加消費者的信任,所見即所得也能打消疑慮。一手的貨源也能減少行業反復倒賣的問題,降低進貨價,提高毛利率。
從2013年開第一家門店,到截至2025年Q2,萬物新生的門店總數已達2092家,覆蓋了全國291座城市。
但是門店也有劣勢,比純互聯網模式的成本要高,特別是對二手這種本身就低頻的生意來說,問題是致命的。所以能看到,萬物新生不只是停留在3C數碼方面,開始做多品類的業務。二手奢侈品、黃金、名酒、鞋服都可以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Q2多品類回收GMV為18.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10%,多品類收入增長接近110%。黃金和奢侈品是主要的增長動力,黃金回收GMV同比增長了118%,奢侈品回收GMV同比增長63%。
大部分GMV的增長都能轉化為門店的利潤,2024Q3的數據現實,多品類回收額扣除門店和履約費用后,46%都能轉化為門店的利潤貢獻。
![]()
多品類正在成為第二條增長曲線,后續還會持續的帶動萬物新生的增長,因為現在只有小一半的門店有這項服務,后續更多門店開通了這項服務,還會帶來一波新的上漲勢能。截至Q2共有804間愛回收門店開通這項服務,其中包括自營店692間和加盟店112間。
能獲取信任的消費電子作為基本盤,提供穩定的流量供給。相對高頻的多品類觸達更多消費者帶來毛利潤。萬物新生的線下門店已經進入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即時零售火熱,消費者變得更“懶”了。在門店的基礎上,萬物新生選擇距離消費者更近一步,二手商品也可以即取即送。
Q2自營上門團隊人數達到1160人,通過強化智能派單履約能力。門店和上門交付團隊共同承接了一二線城市近90%的訂單量,在三四線城市承接了近80%的訂單;目前縣域市場面對面交付訂單比重暫時低于50%。
除了線下,萬物新生也有線上流量入口作為補充。通過自有app疊加京東以舊換新的場景,萬物新生線上也通過國補的加持收獲了不少增量。
萬物新生在前端消費者的觸達端打了一套組合拳。如果僅靠流量端不足以獲得持續的增長,也很容易被后來居上,萬物新生在后端的質檢方面也做到了標準化,為門店提供了信任基礎。
![]()
品牌和中小商家如何被圈粉?
萬物新生在消費者端正在養成國民第一回收品牌的心智,在廠商端也在持續發力。
萬物新生已經相繼和蘋果、華為、榮耀、小米、大疆、中興等品牌商達成了合作。Q2末,B2B拍機堂累計注冊簽約商家數超116萬。B2C拍拍寄賣業務日均在庫庫存較Q1水平提升100%,Q2拍拍寄賣GMV同比增長128%。萬物新生為什么會被品牌和中小商家同時圈粉?
最主要的還是質檢能力。
每件二手商品都完全不同,劃痕、配件、成色等各個方面都會影響二手商品最終的價格。如何把二手產品變為標品是一大難題。
過去傳統門店更依賴質檢人員自身的經驗進行評判。現在萬物新生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數字化的流程,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已經能進行全自動化的質檢。采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中央控制,承擔輸送、分揀、質檢、倉儲、發貨等職能。
以Matrix 3.0為代表的自動化質檢系統,將全年由于質檢失誤導致的損失降低19%。AI圖像算法和AI聲波算法,對商品外觀項與內部質檢屬性項進行自動判定。
除了質檢,萬物新生也在促進二手產品后續的流通。這可以具象化地體現在“合規翻新”的場景。
二手行業魚龍混雜,甚至會有不法分子用假冒的零配件對產品翻新處理,從中賺取差價。消費者很難辨別每一個零件的真假,外觀上也難辨別產品內部進行了什么樣的翻新操作,容易造成安全隱患。萬物新生的合規翻新嚴格遵照相關指導,僅對手機的屏幕和電池進行翻新,并會如實描述,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二季度,合規翻新在1P中的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到13.5%。其中,“以銷定修”在二季度新增筆記本和智能手表品類,單季度GMV突破1億元。
萬物新生在不斷強化供應鏈能力,這些努力也正在反哺C端消費者。合規翻新為萬物新生各渠道提供了更多可以零售的商品。二季度自營嚴選收入同比增長63.7%,自營產品toC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34.4%,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品牌端參與的意愿增加。萬物新生上線了華為商城、小米商城的場景,持續收獲份額。獨特的“蘋果換蘋果”模式,甚至品牌廠商會直接會對一些機型提供換新優惠。
一些B端商家相信萬物新生的質檢能力。B2B拍機堂平臺業務的入倉質檢比例從2024年Q1的62%提升至2025年Q2的73%。
二手行業還有大量中小商家,也有萬物新生門店短期內無法觸達的地方。萬物新生需要這些商家挖掘貨源,中小商家需要萬物新生的品牌背書和流量曝光。
寄賣是一個能滿足雙方需求的模式。B2C拍拍團隊提供商品和店鋪的管理、流量的運營以及售后等服務。寄賣模式下,前臺展示一致、服務標準一致、商品質量可控、售后更有保障。
在政策介入和消費者需求下,二手行業正在大洗牌,向一個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已經建立自身標準的萬物新生,正在成為一條行業鯰魚,率先吃到紅利。
![]()
慢生意背后的爆發邏輯
二手行業非常復雜,萬物新生針對每一個細分場景設立了模式。目前已經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產業鏈閉環,旗下包含了C2B業務愛回收、B2B業務拍機堂、B2C業務拍拍、海外業務AHS Device。
在一個不透明需要重投入的行業,能形成全鏈路產業鏈閉環的公司,雖然前期投入多,一旦形成品牌和規模,更容易保持領先優勢。
隨著觀念的轉變,二手不是取代新品交易,而是釋放潛在的消費動能。
消費者正在走出營銷洗腦,他們發現二手的iPad更加劃算,一些奢侈品新包容易貶值,停產的舊相機有獨特的畫質,二手平臺“谷子”高價藏品頻頻出現......
年輕一代更注重價值,而非價格。國內的二手交易正在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天花板。
根據第三方機構CIC的數據,中國市場的二手手機3C回收滲透率只有個位數,發達經濟體有30%以上的回收滲透率。國補加持后,萬物新生的增長故事才剛剛開始。
萬物新生在財報公布之后股價迎來短期的下跌。實際上并不是因為業績的問題,只是此前已經有資金流入把股價做到高位,短期在財報發布之后套現離場了。
最近三個月內,萬物新生的股價已經上漲了77%,短期一兩天的股價變動不會影響萬物新生公司的內在價值。對未來前景看好,公司開始三年期股東回報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將集團年度Non-GAAP凈利潤不低于60%的比例返還給股東,形式包括分紅、回購或二者相結合的方式。
今年6月,萬物新生發布了第五份年度ESG報告,并首次設定碳減排目標——即以2024年為基準,目標于2030年將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35%,并將范圍三的排放強度降低50%。
ESG方面的努力也會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獲得更多海外品牌方的認可。
當二手交易領域正逐步突破逆周期屬性的局限,向更廣泛的主流消費場景滲透,龍頭企業萬物新生也有望在這一趨勢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