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驢友在望郎歸失聯的消息,又一次讓深圳驢友們的心跳猝不及防的漏掉一拍。
望郎歸位于深圳大鵬新區,短短幾年便躥升為深圳戶外圈的“頂流”,其山海壯闊、路線原始,刺激感十足,卻也把危險寫進了每一寸野性里。
這條路線并非官方正式開放路線,很多“路標”只是前人綁下的褪色彩帶,岔路密布,前人的軌跡極易被灌木叢與矮小樹木吞沒。
而海岸線路段的礁石嶙峋,容易因漲潮而被淹沒,部分路段則陡峭似懸崖,驚濤駭浪拍打著礁石,人在其中,狀如螻蟻。
雖說行走于山野中,更能體會人生是曠野,可一旦“野”過了頭,曠野會不會也暗藏危險?
01
望郎歸
老驢都皺眉的山
林生這幾天和朋友在望郎歸幫忙找人,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原本計劃的路線是東涌進下海岸線海柴角去找,但下雨溪水漲起來了,沒能下去,走了常規路線——東涌沙崗村到望郎歸,下大水坑海岸線,回鹿嘴山莊,遺憾全程沒看到蹤跡。”
他反復提醒人們,望郎歸美麗的背后暗含危機。“南澳山海很美,但未開發區域、非常規路線千萬別去,特別是懸崖邊、海邊礁石等危險地方,很容易發生迷路、受傷甚至墜海等意外。”
在深圳驢友的眼里,望郎歸是一座極其野性的山,不建議小白輕易挑戰,尤其是單獨行動的小白。
![]()
圖釋:望郎歸 圖源:李鵬
陳琴是戶外愛好者,穿越過東西沖,也爬過深圳的梧桐山、陽臺山和望郎歸,望郎歸是她有史以來爬過的最野的山。
望郎歸既不同于東西沖之類的熱門路線,又不像梧桐山那般路線相對簡單,即便不熟悉路線也可以跟著人流,單獨去也不怕走丟。
“望郎歸山上沒信號,看不了手機導航,樹密林深,并且岔路很多,路上有路標,但是比較少,主要是沿著前人的軌跡在走,如果方向感不好、沒有提前做好路線規劃,很容易迷路。”
當時因為路險,山路上滿是灌木叢與矮小樹木,土路與亂石混合,狹小蜿蜒,她選擇跟團爬山,跟了一位方向感好、徒步經驗豐富的領隊。
即使如此,她仍記得當時有一位同行的男生,在下山時都得連滾帶爬,她只有一個念頭:這里絕對不能一個人來,太危險了。
最近,看到有驢友在望郎歸失蹤,她眉心一緊,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晴天都那么危險,更別提現在雨季,山路更加濕滑。
![]()
圖釋:望郎歸途中礁石 圖源:李鵬
讓爬山難度更上一層樓的,是夜爬。李鵬去年11月和同好一行五人,在爬七大望東路線時,(七娘山、大雁頂、望郎歸、東涌沙灘),迷路到晚上11點才下山。
當時,他們已從七娘山走到了望郎歸,卻迷失在了望郎歸到東涌的岸邊礁石上。
“望郎歸下東涌要經過2段礁石,下到第一個礁石那里有個廟,然后再上山走一段路到第二個礁石,第二個礁石再重新上山,但是第二個礁石上山的路很難找,我們在那里找了半天。”
當時,他們五個人身上只剩下一瓶水,時間已到晚上9點,身體處于又疲憊又饑餓的狀態。道路崎嶇復雜,天又黑透了,海岸線上的燈,只能為礁石上的他們提供一點點不起眼的光亮。
就在擔心漲潮把礁石淹了,強行“封路”的時候,他們還在海岸線上發現了其他4位迷路的路人。路人在海岸邊打通了救援電話,但是風浪太大了,漁民的船無法靠近海岸線,來不了了。
他們四個人把水都喝完了,身上也沒有其他食物和水了,絕望中等來了更有經驗一些的李鵬一行。
“跟著路標走,原本也是有路的,但是走著走著就沒路了,路很小,天黑了就更不好看路了。”
后來,他們九個人齊心協力,終于找到了重新上山的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出山了。然而望郎歸的山下,只有一戶人家,仍然是一片漆黑。
路人向村民要了水喝,他們在黑暗中又走了2公里公路,才到了亮一點的地方。
02
小眾“頂流”路線
安全無法保障
深圳資深驢友回憶,望郎歸大致是三年前在深圳戶外圈一下子火起來的,最近兩年幾乎成了大鵬半島的“頂流”野景點。
望郎歸位于大鵬南澳楊梅坑村鹿嘴山莊與東沖村之間,經常會被驢友們連成一條穿越山海線——從七娘山出發,一路經過大雁頂、望郎歸,最后穿越東西沖,路線中包含了官方開放的爬山道,和大部分的野路及海邊礁石。
望郎歸最出名的打卡點便是山上的巨石,站在望郎歸的巨石上,可俯瞰大鵬灣,大小辣甲島、三門島,風景極佳。
望郎歸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早年附近漁村男丁出海捕魚,家人常到巨石上盼望男人歸來。女子阿秀在丈夫阿明出海未歸后,每日到村口山坡等待,最終倒在山坡化作石頭,人們為紀念她的忠誠堅貞,將石頭命名為望郎歸。
凄美的愛情故事,為浩瀚的海景、野性的山路增添了濾鏡,更吸引了不少驢友打卡。但望郎歸實際上是未開放的區域,不適合普通人去探險。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發布過公告,目前開放的景區為博物館園區、主峰科考線、鹿雁科考線,其余均為未開放區域。
經常會有驢友在公園內未開放區域迷路,并呼叫救援,救援時間長達11個小時。

驢友歲月如刀總結,望郎歸有三條常規線路,第一條是下山走海邊到大水坑海灘,從大水坑海灘附近的養殖場走回大雁頂科考線的一號景觀平臺,這個是環線。
第二條是從望郎歸下山走東涌方向,最后回到東涌濕地公園附近。第三條是望郎歸原路返還大雁頂科考線四號景觀平臺。其他還有一些線路難度陡增,對于體能要求很高。
驢友漫搖JK總結:從望郎歸的巨石下山,有兩條路線非常危險,不建議行走,一條是往高崖海岸線,一條是往海柴角方向。
往高崖海岸線方向,海邊的礁石非常陡峭,大致呈90度垂直于海面,人需要像攀巖一樣,貼著礁石行走。腳下就是不知深淺的海水,和沖擊力極大的海浪。
![]()
在戶外圈身經百戰的樹哥,提起這段路線還感覺非常后怕,當時他跟著兩個人一起下山,不僅路陡,還有懸崖,危險系數很高。
“我走過一次,差點噶在那里,再也不敢走海岸線了,驚濤駭浪卷走了會尸骨無存。”
而下海柴角的方向,山路基本為比人還高的竹林和藤條,靠前人的軌跡分辨路線,而且岔路極其多,非常容易走錯。
部分驢友從巨石下山到海岸線后,也會自費呼叫船只來運送,根據驢友的觀察,下海岸線這段過程也容易受傷,并且不一定能叫到救援的船只前來。
李鵬認為,這條路線最好在天黑前出山,想挑戰這條路線的人,建議中午12點前就得開始上山,還要準備好食物、水、燈、充電寶和保溫毯。
陳琴補充,山上幾乎沒有信號,最好先把“兩步路”這類足跡的APP下載好,選擇防滑性能好、舒適的鞋子、手套,必要時帶上指南針和信號槍。
驢友歲月如刀總結,最重要的便是量力而行,小心謹慎,結伴出行。
03
深圳群山爭鋒
老驢攀爬有取舍
爬山,向來是深圳人周末和節假日最經典的出游路線。俗話那樣說,“深圳人不是在商場,就是在爬山。”
山,包容了深圳人的靈魂。爬山讓身體疲憊,也讓深圳人的情緒有了出處。
李鵬入門爬山,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爬山說話、互相吐槽工作,讓他感覺很放松。
驢友歲月如刀形容徒步會上癮,“有氧運動分泌多巴胺,徒步一般至少三個小時起步,加上戶外空氣景色,最后心情會特別好,很興奮,后勁很大。”
相應地,深圳有很多郊野公園和風景區,都做了完整鋪裝,全程水泥/木棧道/石階,有路燈、護欄和巡查,不會像“望郎歸”那樣需要野路攀巖。
塘朗山郊野公園有盤山公路和木棧道、大南山有石階、蓮花山公園有全臺階和無障礙坡道、筆架山公園有環形木棧道、鳳凰山有盤山公路和石階、馬巒山郊野公園開放了溯溪步道和瀑布棧道,梧桐山的“百年古道”線是石板古道,銀湖山郊野公園也有瀝青/水泥防火道可騎行可徒步。
這些山都更適合普通人攀爬,不僅距離市區近,也更安全,老少皆宜。但老驢友們更偏向于大鵬山海相依的野路線,而這些路線,稍不注意,就容易讓人迷失,如單獨出行,則危險程度更甚。
![]()
圖釋:望郎歸下山路徑 圖源小紅書@漫搖JK
樂樂曾經在去年八月爬山七娘山,當時他心想著穿越三角山到大雁頂,結果看著導航走向了沒人的路線,是他自己用腳踢開灌木叢,砸出來的路。
“我被帶刺植物刺傷,被螞蟻蚊子蟲爬在身上,摔了很多次,路超級滑,甚至連路都沒有,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那么執著。”
走到快天黑了,他還找不到路,手電筒雖然是滿電的狀態,但總是自動關燈,他感覺瘆得慌,慌亂中好像聽到了鳥叫聲,一路往前砸,才找回了正路。
七娘山屬于正式對外開放的郊野登山區域,但開放范圍僅限于“主峰科考線”等官方修建好的步道,而非整座山脈隨意攀爬。
樂樂當時是亂入了其他的路線,才發生了至今回想起來仍讓他感到后怕的2小時,他表示再也不會在爬山的時候走無人之路了。
![]()
根據驢友們的總結,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爬山最忌諱的便是天黑和極端天氣。
最近,兩名在臺風“韋帕”藍色預警啟動后未經許可擅自進入自然災害危險區的游客,被依法處以每人5000元罰款。
這張依據《深圳經濟特區自然災害防治條例》針對“未經許可,擅自進入臨時劃定的自然災害危險區”行為開出的首張罰單,也是全國首張自然災害綜合法規罰單。
據大鵬新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大鵬新區山海資源稟賦優異,長期以來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游玩。然而,部分游客心存僥幸,在臺風、暴雨等災害天氣下不顧勸阻、以身犯險的情況屢有發生,為新區自然災害應對工作帶來挑戰。
網友們紛紛點贊,表示“罰得好,浪費救援資源”“罰得挺好,自己以身犯險,還把別人牽扯進去”“建議全國推廣!罰款不是目的,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才是目的。不能只為了一己之私而擅自在危險的時候進入景區,置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于不顧,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在自媒體無限發達的時代,網紅“野景點”“走野路”等“不走尋常路”的推薦信息泛濫,吸引不少游客慕名打卡,然而這類宣傳常常停留在“美景”表面,對潛在危險鮮有提及。
為了安全,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還是爬爬官方開放的山道吧。安全回家,風景才真正屬于你。
備注: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白粥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