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如何成為有影響力的教師?
班級管理如何“嚴寬有度”?名師方法為何失效?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第三版)》將心理學知識用于學生管理實踐,用心理學智慧提升教師工作效能,學生管理有理論,有思考,有“套路”,有技巧。心理學專家遲毓凱,用15年實戰經驗,將心理學揉碎成可落地的“學生管理套路”!
一、“不講屠龍術,只談殺豬法”
當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往往涉及學生管理的內容。面對基層的中小學教師,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也常常講授和學生管理相關的心理學話題。然而,事實上,很多時候這種培訓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在于講課者與聽課者思路的不匹配。
對于專家學者而言,他們更關注如何把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成果準確、平實地傳遞給教師們,至于這些知識如何解釋教育現實,在現實教育中究竟怎么運用,則希望中小學教師自己琢磨、領悟。然而,對于那些聽課的一線教師來說,他們知道專家們講的理論很先進,研究很現代,但更希望講授在現實中如何具體運用這些理念,否則的話再先進也沒用,也不愛聽。顯然,當前的教師培訓,在專家學者的高端理念與基層教師的教育實踐之間,常常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基于以上認識,把專家學者的先進理念與基層教師的具體操作聯系起來,把高高在上的理論拉到現實中來,努力去架設一座連通心理學理念與學生管理實踐的橋梁,就是我撰著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第三版)》一書的目的所在。
二、以現實為基礎,談“真”問題
對于大多數中小學教師而言,中國的教育現實并不理想,許多現實中的問題由于各種原因誰都不愿意談,但它們又確實是教育中的真問題。比如說,“教師要不要學生怕”的問題,在理想的教育中,教師表達的是愛心,是尊重,是用專業能力與人格魅力來樹立自己的威信;然而,在現實的教育中,一名教師面對數十人的班級,工作起來常常勞神費力,苦不堪言。學生如果對教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則管理上多半會一塌糊涂。總之,本書談論的,不是理想中的教育應該什么樣,不是泛泛地談教師如何“愛”,如何“尊重”與“感化”,而是基于中國的教育現實,一名中小學教師應當如何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去“管”學生,去處理相關的學生管理問題,“讓學生聽話”。
![]()
三、敘述通俗,不“掉書袋”
中小學教師都學過一點心理學,但大部分教師的專業不是心理學,對于他們而言,學習心理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成為心理學的研究者,更多的只是想“用心理學”,即心理學有哪些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實踐的知識,拿來促進一下工作。作為一本心理學讀物,如果表達方式太規范、太嚴謹,講“學生管理”先概念辨析,“什么叫學生”“什么叫管理”“什么叫學生管理”,諸如此類,心理學讀物就會變成催眠的讀物,背離我們的初衷。所以,筆者盡可能采用通俗的表達方式,盡可能少用專業術語,希望以一種接近口語的、聊天的而不是教材式的敘事方式,和廣大教師漫談心理學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盡可能讓平時就很累的中小學教師們讀得輕松一點。
四、新增學生問題處理的“雞尾酒”療法
最后,我調整了案例和表達。我們的社會生活變化巨大,初版中的一些案例已不合時宜,比如陶宏開教授的網癮干預案例,因其背景與今天有疏離感(當時主要是電腦上網問題),我就更新為本人親身經歷的、用心理學疏導孩子沉迷iPad游戲的案例。類似地,一些過于陳舊或冗長的案例都做了調整。同時,我引入了新案例,更新了表達,參考了更多國內外最新研究文獻補充進相關段落,并規范了注解,讓本書與時俱進,也方便教師們閱讀時查閱。
![]()
時代發展,書也在不斷修改。有變化,也有始終不變的,就是《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第三版)》一書的核心思想:一直以現實教育問題為出發點,服務于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管理實際。如同第一版序言中我用“屠龍術”與“殺豬法”的比喻所強調的,不求教育理念多先進,只求方式方法能有效。這一版,我想舉一個例子再次說明:艾滋病曾無特效藥,后來科學家提出“雞尾酒”療法,通過聯合使用多種有效藥物來應對,效果顯著。回到教育實踐,AI時代的學生問題往往也是多種原因造成。作為基層教師,不必專信或癡迷某一種理論,應放開心態,將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好思想、好經驗、好方法有機融合,形成學生問題處理的“雞尾酒”療法,以期最終解決問題,實現師生共同發展與成長。這是本書的初心,也是本次修訂的目的。
內容來自:《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第一版、第三版序
作者簡介
遲毓凱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中國心理學會科學普及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委會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委會委員。長期從事組織管理心理學、學校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心理學的視角看世界,用講故事的方式普及心理學。著有《弗洛伊德眼中的性與愛》《人生困惑20講》《爆笑吧,心理學大神來了》《親社會行為的啟動效應研究》等作品。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第三版)
遲毓凱 著
978-7-5760- 5708-9
72.00元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5年7月
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如何做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如何做一名有威信的教師?如何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如何理解學生,如何有效影響學生?學生管理中有哪些認知策略、情緒策略、人際策略與行為策略?在什么時機采用什么樣的方式管理?如何理解班級發展的動態過程?學生在從班級組建到班級高效運作過程中心理狀態有哪些重要變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做哪些工作?……
本書從心理學角度給出了答案,并幫助一線老師處理學生常見心理與行為問題。作者在第三版中增加了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研究的闡述,滿足部分教師進一步學習和思考的需要;第三版增加了 3 章,分別涉及“做理解學生的教師”“策略整合”和“班級管理的情境領導”,并針近幾年涌現的眾多教師關注的新問題、新現象(如手機問題、教師管理心態等),與時俱進地增補了相關內容,給出了新的詮釋和處理建議。
![]()
![]()
![]()
![]()
![]()
![]()
![]()
左右滑動 查看目錄
制作:龔雨裴
關注并設為星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