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吉林省近現代史展在長春市北京大街西歷史文化街區開展 。
![]()
整個展覽面積約4400平方米,以9大展區、28個單元的宏大連貫敘事,1200余張歷史圖片、70余個數據圖表、1000余件(套)珍貴實物,勾勒出從1644年清軍入關至20世紀50年代末,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建置后廣闊的立體歷史圖景,濃縮了吉林省300余年的風雨歷程,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呈現吉林近現代以來的社會發展變遷過程和吉林人民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
![]()
展覽現場,觀眾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深受教育和啟發。長春市寬城區互聯網信息中心工作人員朱曉宇表示:“在這個展覽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吉林,更深刻地了解吉林省的歷史人文、革命故事和風土人情。這里既有日俄的戰刀,也有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趙一曼、楊靖宇等抗聯英雄的事跡激勵著我們更好地開創未來。”
![]()
長春市寬城區新廣街道工作人員常鈞棋看完展覽,感觸很多,她說:“作為一名街道的基層工作人員,通過這次展覽讓我學到了吉林人民身上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我也會把這種精神帶到以后我的工作中,盡可能讓群眾的生活越過得越來越好,更加豐富群眾的生活。”
![]()
長春市寬城區群眾于美琦認為,這次展覽是一個很好的歷史承載,能夠讓人們深入了解吉林省的近代歷史,幫助青少年和群眾學習這段知識。“銘記歷史,從而更好地為當下的建設做出貢獻。”她說。
![]()
長春市南關區人民調解員協會常務副會長張立軍看完展覽,很有感觸。他表示,展覽使他的歷史觀更加完整,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將永遠保持愛國責任心,把革命精神傳承下去,并做好本職工作,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
長春市退役軍人紅色宣講團團長楊海波則評價展覽非常震撼,認為它填補了吉林近現代史的空白,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和黨課。他打算回去后整理展覽內容,講給孩子們聽,同時也會帶孩子來參觀,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吉林歷史,熱愛祖國和家鄉。
來源:中國吉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