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特朗普可以說是非常忙。
那邊,特朗普剛和普京開完了萬眾矚目的阿拉斯加峰會,澤連斯基又帶著一眾歐洲領導人赴美國拜訪特朗普。
看看隨行隊伍陣容多么強大: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英國首相斯塔默、芬蘭總統斯圖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
這表明烏克蘭和歐洲急了,眼看特朗普和普京重新走近,趕緊希望做通特朗普的工作,把美國拉回歐洲的陣營。
這次會議原本被外界視為歐洲領導人對烏克蘭的集體支持和對特朗普的聯合施壓,但最終卻演變成了以美國為主導的舞臺。
會晤前,歐洲領導人包括德國總理默茨、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等集體抵達白宮,希望展示對烏克蘭的團結支持。
然而從會談開始,特朗普就牢牢掌控了議程。他不僅討論了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問題,還突然中斷會議,離場40分鐘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這一舉動讓在場的歐洲領導人面面相覷,凸顯了美俄直接溝通在解決這場沖突中的主導地位。
在討論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時,特朗普明確表示,雖然美國愿意提供支持,但歐洲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他強調歐洲是“第一道防線”,而美國只會“協助他們,參與其中”。
這種安排實際上是將沉重的軍事和經濟負擔大部分轉移給了歐洲國家。
會談中,歐洲領導人希望先實現停火再談判,但特朗普當場質疑這種做法。他堅持認為不需要先停火,可以直接進入談判,并以自己“解決”的“六場戰爭”為例,稱沒有一場是先停火的。
這一立場與歐洲和烏克蘭的希望先停火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澤連斯基此次會晤中表現出了更加妥協的態度。他不僅著裝變得更為正式,一改往日的“軍裝風”,還在開場白中短短10秒鐘就說了4次“謝謝”。
這與半年前雙方在白宮激烈爭吵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澤連斯基表示已經準備好與美俄領導人舉行三方會晤,并同意將包括領土問題在內的敏感事項留到那時討論。
特朗普宣布已經開始安排普京與澤連斯基的雙邊會晤,以及在之后舉行美俄烏三方領導人會晤。雖然他表示有“合理的機會”能結束沖突,但最終能否實現還有待觀察。
整個會晤過程中,歐洲領導人的影響力明顯被邊緣化。他們原本希望以集體姿態影響美國對烏政策,卻不得不接受美國設定的議程和安排。
在特朗普與普京直接溝通的背景下,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再次受到質疑。
盡管會晤后各方都表示討論是“有幫助的”和“成功的”,但實質進展有限。
烏克蘭最關心的安全保障問題仍然模糊,領土問題被推遲到未來的三方會晤,而歐洲則被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和成本。
其實浪子覺得,對于歐洲來說,這場聲勢浩大的“撐腰”行動,或許能為澤連斯基爭得一些面子上的尊嚴和象征性的援助,卻無法改變其被動地位,這可能是最讓歐洲感到刺痛的結局。
歐洲正面臨領導力缺失,眾所周知,馮德萊恩并非由歐盟各國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權力來源模糊,被外界視為導致歐洲陷入被動的關鍵人物,難以代表歐洲統一立場;
斯塔默領導的英國工黨政府預計不會挑戰特朗普,法國和德國也缺乏強勢領導人。因此,歐洲無法形成對特朗普的圍攻態勢,僅能爭取象征性成果。
另外,歐洲手中也沒多少籌碼。
軍事上,歐洲安全高度依賴美國和北約,其中美國又是北約最大的貢獻國;經濟上,歐洲自身深陷泥潭,無法提供能讓特朗普動心的“大單”;政治上,歐洲內部的分裂使其無法形成統一的、強大的施壓能力。
這種局面下,妄想把特朗普扳回來,跟歐洲捆綁在一起,只能說是癡心妄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