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9篇原創筆記
前言
《道德經》有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曾奉為圭臬的警句,年過40卻有了一絲新感悟,因為:
中年人的職場競爭力,一半毀于不爭,一半毀于亂爭。
爭或不爭都是本能,克制無謂的意氣之爭,才是本事。
01 關鍵時刻,寸土必爭
一周內,我連去了2次醫院。熙攘的人潮擁擠,化成一句話浮現于心底:
“真正的中年危機,是不敢生病、不敢去醫院,更不敢請假。”
前幾年親眼見到同事腹痛難忍,卻為了“全勤獎”不愿請假就診,皺著眉頭猛喝熱水時,深深感受:
中年人的危機,往往始于“不敢爭”。
在職場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里,“不爭”不是成熟,而是把機會拱手相讓。
真正清醒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平時可以韜光養晦,但關鍵時刻,必須全力以赴,寸土必爭。
只要不搶他人功勞,不抹黑對手而上位,學習機會、重點項目、核心資源、晉升名額...這些蛋糕面前,不爭的結局,只會連味道都聞不到。
02 意氣之爭,毫無意義
曾國藩在岳麓書院求學時,室友指責他移桌擋光、夜讀擾眠,他未做爭辯,調整座位,改為默讀。
同窗笑他怯懦,他只說:“爭之無益,反損己身。”
職場也一樣,為了情緒拍案而起的那一刻,固然解氣,卻也是形象崩塌的開始。
因為,情緒是利益的最大天敵。
工作20年來,見過無數悲劇:主管被批評,當眾頂撞經理后被調去“冷宮”部門;老員工在會議上無端訓斥新員工,被貼上“倚老賣老”標簽。
而成熟的職場人永遠在做“利益測算”:爭執可能損失多少合作機會?會讓上級產生什么想法?對我到底有什么好處?
當計算結果是“得不償失”時,他們絕不會在無謂的意氣之爭上浪費絲毫精力。
成年人的世界,名牌行頭只是外在,情緒才是最珍貴的奢侈品。為一時痛快支付的成本,代價往往是整個職業生涯。
03 爭的智慧,不在強勢
前陣子刷短視頻,注意到墻上的橫幅:
講客觀就是對抗命令、找理由就是逃避責任、講條件就是缺乏能力。
我覺得,這種盲目推崇“強勢文化”的單位不倒閉,在座所有人都有責任。
要知道,職場上,強勢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強勢過了頭的人,永遠不可能受歡迎。
哪怕有位置的加持也不例外,別人最多就是敢怒不敢言,一旦有機會,隨時會反戈一擊。
對中年人來說,真正的權威從來不靠音量建立;爭的智慧,也在于“信任資本”。
用多年經驗為單位止損,借豐富人脈促成關鍵合作,靠為人誠懇化解團隊沖突,而不是懟天懟地顯示存在感,一言不合撂挑子擺爛。
放下身段,默默耕耘收獲的信任感,遠比咄咄逼人虛張聲勢更需要智慧,也更有力量。
寫在最后
吃過發小送的無數蛋糕后,我發現:
表面的奶油造型或許誘人,但吃多了會膩,也對健康無益。
被掩蓋的夾心層,才是無上美味。
職場上,蛋糕有限,但爭蛋糕的智慧無限。
中年人的體面,正在于:放下面子,爭里子。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