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斐迪南大公遇刺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以繼承人費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境內訪問時遇刺為由,集中45萬大軍攻入塞爾維亞境內,早已磨刀霍霍的協約國、同盟國兩大集團迅速加入戰團,正式揭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奧匈帝國雖然是奧地利、匈牙利的混合體,卻是一個從現在的捷克一直延伸到波斯尼亞的大國,平常就有49個步兵師和11個騎兵師的正規軍,總人數達到56萬,位居世界第四。
![]()
一戰前各國瘋狂擴軍備戰
開戰數月就被塞爾維亞擊敗
因此,奧匈帝國滿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吞并塞爾維亞,其總參謀長康拉德甚至宣稱:只需要10天時間就能結束戰事,讓部隊勝利返回原駐地去防備沙俄軍隊。但戰爭的結果出人意料,奧匈帝國拼盡全力,歷經3個月苦戰,才在12月2日占領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但也僅僅堅守1天就在塞軍反擊下狼狽潰退,最后損兵25萬退回本國境內。
![]()
奧匈帝國軍隊
精銳部隊被沙俄盡滅
與此同時,奧匈帝國在東部的加利西亞一線遭遇更大失敗,與其對陣的沙俄軍隊雖然打不過德軍,但對方奧匈帝國軍隊卻綽綽有余,短短數月就攻擊前進上百里,占領奧匈帝國第四大城市利沃夫,殲滅其軍隊100萬人。至此,奧匈帝國精心培養多年的軍官團和常備軍損失殆盡,雖然進行了緊急補充,但兵員成分復雜,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等,根本難以形成戰斗力。
![]()
第一次世界大戰異常慘烈
整個軍隊瀕臨崩潰
到了1917年,奧匈帝國不得不征召17歲以下的少年上戰場,因為國內僅剩受傷的老兵和剛剛釋放的俘虜,煤、鐵、槍炮、彈藥甚至食品都大量短缺,其中步槍產量從每月11萬支下降到9000支,馬鈴薯取代面包成為老百姓主食,甚至拉炮的馬匹也因為缺乏草料被餓死數萬頭,整個軍隊里開小差成風,甚至不少士兵結伙四處劫掠,帝國的統治岌岌可危。
![]()
一戰前的奧匈帝國
一戰后奧匈帝國成為戰敗國
好在同屬同盟國陣營的德國扶持,及時派來軍隊援助,才總算沒有讓奧匈帝國立即垮臺,但它也從此成為德國的附庸,以至于變奧地利為“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等言論在其首都維也納甚囂塵上。1918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接近尾聲,德國人自顧不暇,奧匈帝國失去了最后的倚仗,迅速開始土崩瓦解。
![]()
奧匈帝國解體
奧匈帝國徹底解體
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宣布脫離帝國;10月29日,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宣布脫離,并與昔日的敵人塞爾維亞合并組成南斯拉夫王國;11月2日,匈牙利也宣布要與奧地利分家;次日,意大利前線的30萬奧地利軍隊宣布投降。10天以后,奧匈帝國宣布徹底完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