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淘寶閃購騎手的秋季新款工裝,因神似賽車服意外“火出圈”。
亮眼的橙黑配色、流線型設計,再加上滿身的品牌logo,乍一看還以為是邁凱倫賽車服走錯了場子,用戶紛紛表示“想搞一件穿”。近日,餓了么在杭州召開騎手交流會。這場企業內部的交流會并沒有吸引太多關注,但該交流會上展示的淘寶閃購騎手秋季新工裝,卻引發了巨大關注。
![]()
據媒體報道的照片來看,新工服上密集印有淘寶閃購、1688、盒馬、釘釘、支付寶、夸克、飛豬、阿里云、大麥、餓了么等阿里系核心業務的品牌logo,阿里旗下幾乎所有業務品牌都被印在這套形似賽車服的新工裝之上,工服幾乎能看全阿里業務版圖。這套工服也被網友稱為阿里巴巴“行走的廣告牌”。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淘寶閃購的新工裝與邁凱倫2022-2023賽季賽車服極為相似,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表示“還挺好看的”,認為“大家干的都是拼速度的活”。還有網友戲稱為了這套衣服準備去注冊餓了么騎手。
淘寶閃購近期業務量激增。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平臺騎手月活數量同比飆升181%,其中眾包騎手增幅達236%,月入過萬騎手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4%。美團和京東大戰,讓淘寶閃購在無形中獲利匪淺。
8月18日,餓了么和淘寶閃購宣布升級“城市騎士”之后,阿里和螞蟻旗下的22個品牌,共同宣布推出“城市騎士?橙意計劃”。該計劃將覆蓋所有外賣平臺的騎士,加碼重獎騎士群體的愛心善舉,同時對身處危困的騎士及家人給予更有力支持。
![]()
不一樣的阿里騎士服,能給淘寶閃購和餓了么帶來怎樣的改變?
被忽略的騎手服廣告價值
餓了么與淘寶閃購在2025年通過業務擴張和補貼策略,實現了騎手數量的爆發式增長,立秋當天餓了么騎手規模達去年同期3.5倍。2025年淘寶閃購上線后,非餐類訂單增長顯著,如7月1089家非餐商家月成交破10萬元,直接帶動騎手需求激增。通過補貼與保障升級?,平臺通過收入保障政策,如小時報酬不低于25元及騎手驛站等舉措,提升從業吸引力,餓了么騎手總量在年初就突破400萬人,騎手規模成為僅次于美團的行業第二。
隨著京東這條“鯰魚”入局,外賣格局競爭慘烈,但騎手們的權益得到極大提升,騎手收入顯著提升。餓了么騎手?平均收入同比增長40%?,達去年同期1.4倍。淘寶閃購的活躍眾包騎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且月入過萬元的騎手數量同比?激增184%。?
在騎手新工裝上密集排列品牌Logo,實現“騎手即移動廣告牌”的營銷模式,?市場效果與商業價值很快顯現,且?廣告曝光高效?。騎手日常配送覆蓋城市高頻區域,試點數據顯示,服裝廣告使周邊3公里內盒馬生鮮訂單量增長27%,高德地圖商戶導航量提升19%,凸顯精準線下引流能力。品牌曝光帶來的用戶認知提升,也讓阿里業務協同增長迅速,進而帶動騎手數量的提升,7月底淘寶閃購騎手月活數量同比增長181%,眾包騎手增幅達236%。
![]()
相比傳統靜態廣告,騎手服裝廣告成本效益優勢明顯,以低投入實現高覆蓋,阿里系品牌借此共享資源,強化生態協同,節省獨立營銷成本。
但“阿里行走的廣告牌”同樣引發較大爭議,公眾反應分化,支持者認為這是“最實在的廣告位”,可以提升騎手職業自豪感;反對者擔憂過度商業化損害騎手專業形象,質疑其是否偏離工裝安全防護的本職功能,也有人憂慮廣告帶來的巨大收益,騎手們能分到多少?
差異化競爭?
淘寶閃購和餓了么聯手推出的個性秋款新工服,一經上市就吸引了市場關注,相比美團的黃和京東的紅,阿里這次的橙足夠拉風,加上類似賽車服的設計,讓騎手服更像“騎手服”,阿里開啟差異化的競爭模式,也是?行業競爭加劇?的直接體現。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外賣市場由美團(近70%份額)和餓了么(近30%份額)主導,總計占92%市場份額,但隨著京東高調進入外賣業務,此格局或已被打破。最新市場份額變動顯示,?京東外賣日訂單量突破2500萬單(占市場31%),美團日單量峰值9800萬單(含閃購),餓了么未公布具體單量但份額下滑至12%左右。整體外賣業務呈現出美團、餓了么和京東的“三國殺”。
至此,外賣行業三國殺的?運力競爭成為焦點?。美團依靠龐大騎手網絡維持配送效率,京東以社保保障吸引騎手跳槽,挖走大量的美團與餓了么騎手,餓了么通過補貼短期拉升騎手數量。但餓了么和美團一樣存在大量外包業務,外包業務的優劣勢明顯,優勢是能盡可能降低成本,外包騎手需自購保險,社保覆蓋不足。若美團像京東一樣全員上社保,即便是以最低基數上社保,也會大量吞噬其利潤,甚至會出現虧損局面。劣勢就是騎手留存率存疑,面對京東全員社保的誘惑,很多美團和餓了么騎手跳槽至京東,至8月底,京東外賣騎手數量已經突破15萬。京東物流一線員工(含快遞員、外賣員)總數超66萬人。
如今,阿里騎手服裝廣告成為差異化競爭手段,阿里將騎手工裝設計為“行走的廣告牌”背后的商業邏輯,探討品牌如何在物流體系中植入廣告,以及這種營銷方式的ROI(投資回報率)。值得注意的是騎手經濟崛起,從“送外賣”到“品牌代言人”的職業升級,騎手不再只是配送員,而是品牌形象的直接載體。但需平衡營銷與騎手權益,避免形象物化爭議。隨著即時零售市場擴大(2024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16357億元,同比增長7.2%),騎手服裝廣告可能向時尚化、個性化發展,例如借鑒賽車服潮流吸引年輕用戶,實現差異化競爭。短期內足夠吸睛,能否長期持續尚待觀察。
投資人史保剛認為騎手廣告也存在潛在風險,包括政策監管(如廣告密度規范)和騎手接受度,若優化設計并強化功能性,該模式可擴展至更多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騎手服廣告本身并沒有違法,但充斥品牌logo的鮮艷騎手服是否會影響道路安全仍待觀察。騎手服裝廣告市場通過創新跨界整合,展現高效品牌傳播力,但需在商業價值與職業形象間尋求平衡”
升級激勵體系
京東和美團的外賣大戰,讓餓了么嗅到了危機,也看到了機會。4月30日,淘寶官宣“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首日上線50個城市。5月2日,淘寶再次官宣,淘寶閃購提前全量上線。數據顯示,5月5日餓了么來自淘寶閃購當日訂單數突破1000萬單。
![]()
淘寶閃購和餓了么,雖然都歸屬于阿里巴巴旗下,但兩者并不相同,餓了么歸餓了么,淘寶閃購就是淘寶閃購。淘寶閃購是淘寶天貓對標美團和京東的即時零售品牌,以前叫“淘寶小時達”,主要聚焦快速配送,給用戶更好的購物體驗,業務涵蓋外賣、日用商品等。核心功能是整合平臺商戶資源,具備提供快速到家的全新購物體驗。最初受限于運力,其很多訂單的配送由餓了么完成。
餓了么是獨立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長期專注于餐飲外賣及生活服務配送,擁有成熟的配送網絡和商戶體系。在淘寶閃購升級后,餓了么主要承擔淘寶閃購的外賣業務,以及配送保障的服務。淘寶閃購和餓了么屬于互補合作的關系,淘寶閃購負責流量和補貼,聯合餓了么打響淘寶閃購的品牌。餓了么負責配送和商戶落地,幫助品牌商戶實現生意增量。
面對京東和美團“內卷”,餓了么和淘寶閃購不得不做出反擊,日前餓了么與淘寶閃購宣布提升騎士保障激勵體系。該保障體系的重點在于優化騎手接單體驗及配送環境。簡單來說,就是對騎手的苛刻要求變低,同時騎手的收入提高。配送費用結構進一步透明化,基礎配送費與距離、時間等因素關聯更加緊密。同時,系統將根據騎手歷史接單情況,提供差異化的激勵方案,提升騎手整體收入穩定性。
該舉措涵蓋配送費調整、接單自由度提升、服務保障增強等多個方面。新機制將增強騎手接單自主權,優化區域訂單分配邏輯,減少騎手無效等待時間。此外,平臺還將試點“訂單優先級自主選擇”功能,允許騎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配送路徑。針對惡劣天氣、交通擁堵等特殊情況,保障機制新增應急補貼觸發機制,確保騎手在特殊時段的配送安全與合理收益。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團外賣員表示,京東的全員社保和餓了么最新的激勵體系都具吸引力。“我們作為騎手更歡迎美團、京東和餓了么競爭,這對提升我們自身福利有好處,同時三家幾乎都呈開放模式,隨時可以跳槽去競爭對手那里。也會倒逼其他競爭對手像餓了么一樣升級激勵體系。”
淘寶閃購“賽車服”工服火出圈,能最大程度吸引年輕人,而年輕人是外賣訂單的最大貢獻者,在競爭慘烈的外賣市場,阿里的差異化工服競爭或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后續騎手們的權益保障到底落實到什么地步,BT財經將持續關注。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夢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