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車以智能化迭代了傳統車時代。
8月7日,一汽奧迪發布了兩款新車,成為全球首個全面搭載華為乾崑的百年豪華汽車品牌。奧迪的這一動作,被視作開啟了“油電同智”時代。
智能化的革命也正在走進了地產圈。
![]()
日前,成都登場的貝宸S1、招商璽、J57半島等高端項目都有一個共同亮點:打造智能科技系統。業內人士指出:和汽車智能化趨勢一樣,未來,科技系統將成為新舊高端物業的分水嶺。
![]()
高端項目扎堆“武裝”科技系統
先來看看幾個高端項目新上的“科技”。
最引人關注的是貝宸S1的 “六感” 智能系統。該系統模擬人體感知機制,通過眼感、耳感、鼻感、舌感、身感、意感六大維度實現自主調節。項目內部是通過鴻蒙智家,每戶連接了19大類智能設備,包括110余個主控設備、200余個受控設備,真正實現了全屋互聯。
![]()
貝宸S1 “六感” 智能系統
據介紹,業主只需一句語音指令,室內燈光、溫度、新風便會同步切換至相應的模式。
新綠色J57半島前期定制植入有線網絡傳輸智能家居系統,通過場景矩陣設計提升穩定性,以智能空氣盒實時監測空氣質量、多場景模式一鍵切換等,避免了無限傳輸可能出現的延遲與斷聯問題。
招商璽項目也將科技系統作為核心賣點,其采用的智能家居系統和智能社區,將極大提升居住舒適度。
![]()
招商璽意境圖
科技系統不是一個新命題,成都的科技豪宅主要來自于金茂,此前,“五恒”為賣點的金茂璞逸的開盤熱銷,印證了市場對科技住宅的認可。
該項目集成12大綠金科技,依托地源熱泵、毛細管網輻射、24小時置換新風等技術,實現恒溫、恒濕、恒氧、恒靜、恒潔。去年夏季試住活動后,不少客戶因體驗到 “無空調直吹感、全年濕度穩定在45%-55%”而下單。
![]()
金茂12大綠金智慧科技
![]()
科技住宅進階:
從綠建系統到AI自適應
成都科技住宅的發展軌跡從基礎的綠色建筑到如今的AI自適應系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是以朗詩綠色街區、摩瑪城、交大歸谷等項目為代表,這個階段突出的是針對傳統居住痛點進行的革新。朗詩綠色街區率先引入地源熱泵技術,通過地下土壤恒溫特性調節室內溫度,避免空調直吹問題;摩瑪城則嘗試將新風系統與除濕功能結合,控制室內空氣指標,較傳統住宅有明顯改善。
有業內人士認為,早期成都綠建住宅的探索雖然比較青澀,卻為后續技術升級奠定了基礎——其核心邏輯已指向 “系統協同”,而非單一設備的功能疊加。
第二階段以金茂、當代、電建、朗詩等房企的五恒系統為代表。“五恒系統的核心是’協同調控’。” 業內專家解釋,這一階段的技術核心是 “動態協同調控”,通過中央主機整合環境參數,實現恒溫、恒濕、恒氧、恒靜、恒潔的精準控制。
以金茂為例,夏季室外濕度達90%時,系統可將室內濕度鎖定在舒適區間;冬季采用毛細管網輻射供暖,避免空調制熱導致的空氣干燥。有金茂府業主表示,即使在極端高溫天氣,室內無需開窗也能保持空氣清新,溫度穩定在24-26℃。
![]()
朗詩熙華府操作面板
時間來到現在,智能化系統又實現再度進階。
以貝宸S1的“六感系統”為例,整個房屋通過鴻蒙智家系統實現全屋智能,可以理解為一個一臺電車,通過整套系統實現各個終端的鏈接,“這套系統可以根據業主生活習慣生成一個定制智能氛圍,不僅包括溫度、濕度這些基礎的體感感受,包括燈光、聲音等,將科技住宅從‘被動滿足需求’向‘主動創造體驗’轉換。
![]()
科技系統成豪宅“標配”?
智能化已走進個人家裝
從房地產市場整體走勢來看,科技住宅正迎來爆發期。
一位接近華為鴻蒙智家的相關人士透露,行業正從“設備堆砌”向“生態融合”加速轉型,“一個系統控制全屋設備”的智能生活場景已從概念走向現實。在他看來,隨著技術迭代帶來的成本下降,科技住宅正從“高端專屬”向改善型市場滲透,未來5-10年有望成為市場主流產品形態。
具體來看,科技住宅的成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五恒系統,一部分則是智能系統。目前,住宅疊加科技系統的造價仍然較高。
一位業內人士“五恒系統”為例算了一筆賬:一套150㎡住宅加裝該系統的價格在20萬元左右,是傳統三大件組合的2倍,疊加智能系統,費用還將提升數萬元。
與高造價相反,從長期使用成本來看,科技住宅與傳統設備的能耗費用差距并不明顯。以成都一套120㎡住宅為例,五恒系統年均運維費用約2000元,傳統設備組合則在4000元左右,價差主要體現在前期投入。
因為高造價,所以在成都,科技系統還并沒有成為住宅的“標配”。但除了開發商打造的科技住宅,以五恒系統疊加智能家居系統進行智能化家裝的業主不在少數。據了解,目前成都已有二十余家專注于后期科技系統加裝的企業,個人自主改造案例開始涌現。
一位五恒系統廠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成都已有中德麓府的合院、麓湖生態城等小區業主,以及一些別墅業主選擇在裝修時安裝系統。
一位購買了西派少城清水房的業主表示:“收房后正計劃在裝修階段植入智能環境控制系統,重點考慮全屋智能場景,雖然初期投入比傳統裝修高一些,但希望一步到位提升居住品質。”這種自主改造需求的增長,正從側面印證科技住宅的市場接受度在逐步提升。
也許,未來,住宅智能化會和 汽車智能化一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那么,智能化會是你下一次選擇新房時的考量嗎?
主編:余鴿
編輯:王榮碧
圖片來源:成都商報資料庫/IC photo/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原創文章由成都商報房產部采寫,如需轉載,請后臺聯系授權,若擅自轉載,一訴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