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成都新川外國語學校校門前,繽紛立柱氣球在晨光中矗立。地面上,一條由彩色地貼精心鋪設的“入學指引路線”如彩虹般延伸,指向報到處、宿舍與食堂。高一新生正式到校,參加新學期軍訓,開啟高中旅程——這像極了星級酒店的禮賓服務,但其實是一所學校以極致匠心書寫的開學序章。
最有意思的是,老師們用700多位新生的名字,拼成了學校教育理念“承故鼎新”四個大字,制作成一面巨幅墻,矗立在校園內(nèi)。孩子們可以在墻上一一找到自己的名字,就像NBA的名人堂,每個新生都上榜,這也詮釋了學校“讓每個學生都能被看見”的追求。
![]()
新生名字拼成巨幅墻,每個學生都被看見
![]()
入學報到
“開箱即住”:宿舍秒變“第二個家”
校園內(nèi)鋪設了紅毯,人行道兩側(cè)的彩旗與鮮花,與“承故鼎新”巨型墻交相輝映。當新生推開宿舍大門,一股22℃的恒溫清風拂面而來,生活導師們身著整潔制服,佩戴閃亮銘牌,微笑相迎:“同學你好,歡迎回家!我是你的生活導師。”眼前是窗明幾凈的房間,平整如新的床品被精心封裝在專屬口袋中,靜待“開箱”。
校園里處處是無聲的關懷:公共區(qū)飄散著淡淡的白茶香氣,高頻接觸點已徹底消毒,角落的“新生心愿墻”掛滿精美卡片。一位拖著行李的父親剛顯疲累,物業(yè)人員已遞上冰鎮(zhèn)礦泉水:“家長您辛苦,行李交給我們!”貼有定制標簽的箱子被輕穩(wěn)放上平板車,直接送到對應床位——老師們用“無憂服務”重新定義“報到”二字。
![]()
生活導師幫運行李
舌尖到心尖:一飲一食皆成育人課堂
穿過掛滿氣球柱的迎新通道,“新川追光者打卡墻”前圍滿學生。按下手印的一瞬間,一句“宇宙已為你的星光預留軌道”點亮眼眸——這是學校對“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的鄭重承諾。
在“新川地標打卡”活動中,家長帶著孩子參觀美麗校園,在地標景點留影。“用腳丈量新川的深度,用舌尖記住新川的甜度。”在校園里邊走邊打卡,領取由學校準備的酸梅湯、檸檬汁、冰淇淋和爆米花,不只是甜蜜的味覺體驗,更是學校用心營造的第一份溫情記憶。酸梅湯杯身的貼紙巧妙融入校徽與建筑剪影,橙汁與爆米花的香氣里,新生對校園的歸屬感悄然而生。
![]()
![]()
![]()
“一杯檸檬汁也要貼上校訓,學校真是很用心。”一名女生舉起杯子說。學校提供的不只是“好喝的飲料和好吃的甜品”,更是通過味覺記憶,塑造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將味覺記憶轉(zhuǎn)化為情感紐帶,以溫馨化解新生的忐忑與家長的不舍。
全員育人:生活導師也是“夢想領航員”
在新川,后勤不僅是保障,更是一種教育。無論是幫忙搬運行李的物業(yè)人員,還是調(diào)試燈光空調(diào)的宿管員,都被視為“全員育人”的一環(huán)。他們不僅是生活導師,更是“情感連接者”。宿舍早已提前消毒清潔,空調(diào)提前調(diào)溫到22-24度,燈光溫暖柔和。床品整齊鋪好,迎新禮包里還貼心準備了糖果和創(chuàng)可貼。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告訴孩子們:“這里是你安心的新家。
宿舍環(huán)創(chuàng)區(qū)還特地為家長們設置了“家長驛站”,準備了座椅與茶飲,生活導師一句“請放心,我們會關注孩子的高一適應情況。”溫暖了無數(shù)離別心緒,也讓家校關系從第一天就有了信任與溫情。
![]()
一場入學儀式,一次開學前的軍訓,被新川外國語學校老師們打造成全場景育人現(xiàn)場——正因如此,新生踏進新川的第一天,體驗到的不僅是細致周到的后勤保障,更是“我被看見、我被珍視”的教育溫度。這份歸屬感與安全感,正是學校希望賦予每個孩子“第二個家”的意義。
正如一位家長在朋友圈所說:“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老師們滿滿的愛和貼心照顧,這就是我第一次訪校后,就決心把孩子送到新川的原因。孩子交給這樣的學校,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