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的肚子,漏水了?”
49歲的張先生
疑惑地聽著醫(yī)生的講解
3個月前
張先生被確診為尿毒癥
開始了腹膜透析
本想著既能治病
又能繼續(xù)工作養(yǎng)家
可20多天前
他突然感到胸悶氣短
雙腿腫得按下去就是一個坑
![]()
他趕忙到當地醫(yī)院檢查
胸部CT結果令人心驚:
右側胸腔大量積液
右肺幾乎已經泡在液體里
幾乎無法舒張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腹膜透析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張麗娜
分析張先生的病情后
給出了診斷
胸腹瘺
【肚子里的漏洞,漂移的生命線】
簡單來說
胸腹瘺
就是胸腔和腹腔之間
那層薄薄的“隔膜”上
出現了“漏洞”
做腹透時
透析液順著這些洞
悄悄“漏”進胸腔
壓迫了肺部
讓張先生仿佛被水淹沒一樣
治療方向很明確
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
找到并修補好這些“漏洞”
但是進一步的檢查
卻帶來了新難題——
除了胸腹瘺
他的腹膜透析導管
也發(fā)生了移位(俗稱“漂管”)
導管頭端
離開了盆腔最佳位置
漂到別處
這會導致透析液引流不暢
長期下去腹透效果大打折扣
兩個麻煩同時擺在面前
“要做兩次手術嗎?
創(chuàng)傷大嗎?
恢復快嗎?
還能盡快恢復腹透嗎?”
張先生心中的疑慮如陰云密布
【轉機,源自多學科握緊的手】
多重困難
更需聯合攻堅
張麗娜迅速聯系了
胸外科陳曉、胃腸外科袁遠
三位專家圍坐一起
反復研討:
能否一次麻醉
解決兩個問題?
“可以!先進行腹腔鏡手術,
將漂移的腹透導管精準復位
并固定在正確位置。
緊接著
通過胸腔鏡
仔細探查膈肌上的‘小洞’
將其嚴密修補縫合。”
他們將手術方案和可能的風險
耐心細致地向張先生和家人說明
手術室里,無影燈下
多學科協作流暢展開
腹腔鏡操作
導管成功歸位固定
鏡頭轉向胸腔
膈肌上的瘺口
被清晰找到并穩(wěn)妥修補
3個小時
兩個核心問題被一次性攻克
一個月后
腹膜透析安全重啟
呼吸順暢了,腿不腫了
張先生臉上重現笑容
[警惕“肚子漏水”]
對于長期進行腹膜透析的患者
出現這些癥狀千萬別硬扛
立即就醫(yī)
癥狀
1.胸悶氣短平躺加重
2.雙腿水腫一按一個深坑
3.透析液灌入后引流不出或量驟減
日常防護要點
1.控水控鹽:避免液體負荷過重,減輕心肺壓力
2.記錄超濾量:發(fā)現異常減少及時反饋醫(yī)生
3.透析操作無菌化:降低腹膜炎風險
4.避免增加腹壓的情況:提重物、劇烈活動、過多超濾、頻繁咳嗽等
腹膜透析
是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線”
發(fā)現異常
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科學治療
(李汝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