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來說胖東來的收入很高,待遇很好,而且愿意招收有犯罪史的人,給犯錯的人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對此,網友紛紛點贊,更有人在線求職,想得到于老板的賞識。
這很好理解,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按照于東來的披露:
胖東來八千多名員工稅后平均月收入九千元左右;凈利潤估計十五億左右,平均員工每人分配十萬元左右,管理層加技術人員平均每人分配七十萬元左右。而且未來胖東來的工作時間每周不會超過三十六個小時,年休假不會低于四十天。
這么好的條件,自然會吸引無數人趨之若鶩。
![]()
不要在于東來的評論區找工作: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拉你一把!
于東來真的顧不過來,如果是一兩個人,十來個人,他還能每個留言去回復,但現在成千上萬的人涌進來,他也是無可奈何。
于東來給這些求職、求助的人的建議就是:
不要在這里講找工作和尋求幫助的評論了!你們應該做的是,學習感悟我分享的生活理念,和工作生活的方式方法、學會運用,這樣才能幫助自己更加快樂美好的生活!
盡管于東來苦口婆心,可對于那些人而言,雞湯有什么用呢,一點都不實在,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他們最迫切的訴求就是工作和錢。
現實非常殘酷,人在困難時候都渴望有人拉自己一把,可實際上往往是大失所望,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狀態,自己都是一堆麻煩,對別人既沒有動機,也是愛莫能助。
所以說自助者天助之,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
![]()
學習能夠當飯吃嗎?
從常識來看當然是不能的,學習需要動腦,需要耗費時間,還可能要付出金錢成本,誰會樂意如此?
不能怪很多人急功近利,他們受困于現實的壓力,顧不上長遠。
但是,學習的內涵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的改變,一方面是技能的提升,這都是關乎人的利益和前途根本的努力。
就前者來說,困難、錯誤、痛苦都跟自己的想法有關,所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強調思想的改變,自我反省,自我修正,唯有思想觀念變了,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真正改善境況。
就后者來說,商業社會的邏輯是等價交換,你要賺錢多需要給人帶來價值才行,二級鉗工跟八級鉗工的收入和待遇肯定不一樣。
不要光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對別人有利用價值,你才有脫困的機會。
![]()
主要問題是跟誰學,學什么。
比如說你對供應鏈管理很專業,對財務很精通,對數字媒體技術很熟練……于東來恰好要找這樣的人才,那你自然就有機會。
畢竟大家都很忙的,都是先看成果如何,你有了成績別人才會給你適當的態度和待遇。在這點上大家都一樣。
不能覺得自己就是個人才,希望別人能“慧眼識英雄”,這樣就麻煩了。與其懷才不遇,不如善用其長。
能力不足要知道學習,但是,于東來的生活理念和工作生活的方式好不好呢?有些人覺得是好的,有些人則不然。比如也有員工受不了這一套而辭職的,這很正常,人各有志,不可能人人都認同于東來的這種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
所以學習要看自己的情況,學無止境,關鍵是找到自己應該學的東西。
![]()
為什么國內的超市不都學胖東來,胖東來真的學不會?
情況不一樣。我曾跟一個超市老板交流,他表示于東來的做法固然讓人敬佩,但不適合自己,為什么?
開超市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你看我這個地方,超市已經飽和了,我可能需要十多年的苦心經營才可以打出口碑,而且我也不能像他那樣分錢——真的賺不到那么多。
所以他去胖東來去學習也就是看擺貨、陳列、布局等方法論,他沒有集采模式,供應鏈無法降低成本,商品售價也不高,那利潤就有限,自己都剩不下多少,又談何給員工分錢。
學習胖東來是需要形成利潤循環的,有了這個物質基礎才能去考慮生活理念的問題,當然兩者有相互促進的關系,但只靠學習生活理念對改善困難局面意義不大。
而且于東來的“自由·愛”哲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真要修煉自己,把《大學》熟讀、實踐起來說不定更管用。
但無論如何,給自己找個學習的榜樣不是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