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長久(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
2025年1月7日,唐納德·特朗普尚未重返白宮就迫不及待地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70分鐘新聞發布會上宣稱,美國應該獲取(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威脅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并考慮動用“經濟力量”使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他還表示,把墨西灣的名稱改為“美國灣”。特朗普新殖民主義思維、“加征關稅”和“領土野心”攪動世界。
特朗普把“迪納利”峰改為“麥金利”峰,在2025年1月20日就職演講中還提到美國擴張邊疆的“天命論”。特朗普為何崇敬麥金利和重提“天命論”呢?
![]()
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中,英屬北美13塊殖民地人民于1776年7月4日獲得獨立。但是,美國建國不久就開始殖民主義擴張領土。美國第3任總統托瑪斯·杰弗遜(1801-1809)期間,正值。1801年拿破倫派遣法國大軍遠征海地鎮壓黑人起議,在激戰兩年后法軍失敗。
1803年,杰弗遜派門羅赴法,以聯合英國打擊法國為要挾,以1500萬美元“購買”了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路易斯安那位于自墨西哥灣到加拿大、自密西西比河以西到落基山的廣闊地區,原是印第安人的故鄉。美國廉價獲取路易斯安那,為美國西擴領土提供了有利條件和豐富資源。
得克薩斯曾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獨立后接管了得克薩斯并于1835年宣布在該地區廢除奴隸制。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杰克遜政府時期(1829-1837)美國大量向得克薩斯移民,其中奴隸主們在該地區煽動叛亂。1835年10月2日至1836年4月21日,得克薩斯宣布“獨立”。
《美國雜志和民主評論》編輯約翰·奧沙利文在為該雜志撰寫的社論中把美國兼并得克薩斯說成是“上天的安排”即所謂“天定命運”。美國第11任總統波爾克政府期間(1845-1849),1846年初,聯邦國會在辯論俄勒岡問題時,馬薩諸塞州共和黨參議員羅伯特·C·溫思羅普在國會講壇上正式使用“天定命運”這個名詞,“天定命運”從此成為美國擴張領土一面堂而皇之的旗幟。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俄勒岡地區由英美共管,通過1846年《俄勒岡條約》,美國正式吞并俄勒岡地區,面積約25.4萬平方公里。
波爾克以“天定命運”、即按以“上天旨意”等謊言多次發動侵略墨西哥戰爭。繼1845年7月吞并得克薩斯為美國第28州之后,1846年5月美軍侵入墨西哥境內,1847年9月美軍侵占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1848年2月,波爾克政府迫使墨西哥政府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美國侵占了墨西哥的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內華達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和亞利桑那州,美國侵占了墨西哥領土面積440萬平方公里的55%即200多萬平方公里,美國邊疆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國媒體、宗教界、大企業與政界密切配合,鼓動美國政府繼續擴張領土。1885年,美國牧師約西亞·斯特朗出版名為《我國的國家》的小冊子,鼓吹盎格魯——薩克遜種族是所謂“優秀民族”,接受了“上天”的托付:“天定命運”要這個民族去統治世界。美國第6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1825-1829)的孫子魯克斯·亞當斯宣稱,偉大的文明都是用征服手段實現的。到19世紀90年代,世界帝國中心已經轉移到美國。
因此,美國不僅要加強對西半球的控制,而且必須向亞洲擴展勢力范圍和領土。美國國會參議員貝弗理治提出以武力奪取菲律賓、侵略中國。他說“一出菲律賓,就是中國的無限市場”,“統治了太平洋,就統治了世界。”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期間(1897-1901)宣稱,他曾多次向“上帝”禱告,他是根據“上天旨意”即“天定命運”對西班牙進行戰爭并奪取其所屬殖民地的。
但是,在另一場所,麥金利暴露實情即他是按照美國壟斷資本主義要求和利益進行美西戰爭的。1898年3月25日,紐約市場一名政治顧問致電麥金利表示:“此地各大公司現在認為需要對西班牙開戰,請相信我們將毫不猶豫地全力支持對西班牙進行戰爭。”
麥金利政府趁西班牙殖民帝國日趨衰落之機,自1898年4月29日對西班牙宣戰,歷經3個月,美國侵占西屬殖民地古巴所有港口和波多黎各,8月13日侵占西屬殖民地菲律賓。美西兩國于1898年12月10日在巴黎簽訂合約:
一、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
二、西班牙將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群島轉讓給美國;
三、美國對西班牙轉讓菲律賓群島付于2000萬美元。
1903年美國強占古巴兩處海軍基地,迄今美國仍占據古巴的關塔那摩基地。美國通過打敗西班牙將其領土從北美洲擴展到亞洲。1898年7月美國吞并夏威夷、占領威克島,與德國瓜分薩摩亞群島,獲取具有主要軍事戰略地位東薩摩亞的伊拉島及其帕果港口。美國歷史學家格瑞斯烏德在《遠東政策》一書中指出,美國侵占菲律賓群島開辟了其在遠東的邊疆和市場,這正暴露了美國殖民帝國主義以菲律賓為侵略中國和遠東的深遠陰謀。
從“天命論”到“瘋狂理論”。據美國沃爾特·拉菲伯等在《美國世紀》一書中揭露,美國第36任總統林登·B·約翰遜(1963-1969)自1964年8月發動的侵越戰爭完全是自導自演的。美軍侵越戰爭進行4年后,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承認,當時同美國驅逐艦一起的是正在向越北方基地攻擊的越南方軍艦和突擊部隊,美國人民被哄騙了。戰爭爆發不久,越北方提出進行和平談判,但約翰遜擔心越南方“政府”軟弱到無力與北方談判而拒絕,再次對美國人民隱瞞了實情。
戰爭爆發后,在“瘋狂理論”指引下,美軍持續瘋狂轟炸、進行威脅恐嚇。據統計,美國侵越戰爭11年間,美軍在越南、老撾和東埔寨地區投彈760萬噸,相當于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彈210萬噸的3.6倍。據越南和哈佛大學研究顯示,越南(北方)死亡200萬至300萬人、受傷約60萬人,南方死亡13萬至30萬人,美國死亡58502人、受傷約30.4萬人。
美國噴灑約7500萬升橙劑等污染越南18%的土地,越南63%的稻田被毀、糧食減產40%。美國依據謊言、“瘋狂理論”進行的侵越戰爭,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傷亡人數最多、經濟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戰爭。
溫故而知新。特朗普崇敬麥金利、重提“天命論”,都是為其加征關稅、瘋狂擴張領土野心找依據和服務的。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25年1月8日發表作者達明·凱夫題為《“又來了”:特朗普的領土野心讓已經厭煩的世界感到不安》的文章指出,當今世界都在為特朗普的回歸做準備時,他念念不忘之事與遙遠的19世紀末美帝國主義時代之間的相似之處越來越值得注意。
特朗普已經為那個時代的保護主義辯護過,聲稱19世紀90年代的美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富有的國家,因為它實行的是關稅制度”。現在,他似乎又增加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對領土控制的關注。正如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家丹尼爾·伊默瓦爾所言,“我們正在回歸一個更加貪婪的世界”。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的演講中聲稱,把位于阿拉斯加州的最高峰名稱由2015年奧巴馬政府改定來自原住民語言的“迪納利”峰改為“麥金利”峰,體現了特朗普的“政策方向”。阿拉斯加面積超過171萬平方公里,曾是沙俄的唯一海外領土。1867年10月18日以720萬美元賣給美國。特朗普此舉顯示,他將像麥金利那樣繼續增加關稅和擴張領土,建立維護美國全球霸權和特殊利益的新殖民體系。
美俄領導人于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討論烏克蘭危機,雙方各有考量。阿拉斯加與鄰近的北極地區是俄美經濟利益交匯地帶,蘊藏著豐富的稀土、石油、天然氣、黃金等資源,還擁有北極航線等。特朗普總統推動結束俄烏沖突,既要控制烏克蘭自然資源開發,又企圖獲取俄羅斯稀土等戰略性資源。
據統計,俄羅斯稀土儲量占世界稀土總儲量的20%至25%,其中已開采量不到1%。據俄媒體報道,普京將在此次會晤期間推介俄美在北極地區深度合作項目,旨在推動俄北極和遠東地區經濟發展,并為打破俄美在北極理事會框架內合作僵局創造契機。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說:“在阿拉斯加和北極,兩國的經濟利益相互交匯,發展大規模互利項目的前景是可預期的。”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2017-2020)以謊言忽悠國內外不得安寧。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國務卿蓬佩奧2018年在一所大學演講時吹噓:“我曾擔任美國中情局局長,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設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進步的榮耀。”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021年1月23日報道,特朗普總統在職4年間,發表30573次錯誤或誤導性表述,創下美國歷屆總統撒謊之最。特朗普打著“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旗號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執政4年間加劇貿易戰、關稅戰,但美國財經狀況和對外貿易形勢并沒有好轉。美國對外貨物貿易逆差從2017年的7961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1.09萬億美元,按貨物和服務貿易綜合統計,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從5660億美元增至8591億美元。美國國債總額從2017年1月19日的19.97萬億美元增至2021年1月20日的27.81萬億美元,4年間增加7.84萬億美元,占當時美國GDP的130.6%,美國人均負擔債務8.4萬美元。特朗普于2017年6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影響全球氣候治理,多國批評美國破壞全球氣候治理合作框架。2020年7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削弱全球疫情監測與應對能力。
《日本經濟新聞》2025年8月10日發表專訪被稱為“金融期貨之父”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名譽主席利奧·梅拉梅德的題為《國家無法建立在謊言之上》的文章介紹,梅拉梅德認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不可能建立 在謊言的基礎上”,“他(特朗普)讓謊言變得可以接受,攻擊行政體系,貶低真相,這很危險,因為一旦失去真相和信任,民主就會崩潰”。謊言失效后,特朗普就延續“瘋狂理論”。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伊始,誓言美國不僅要繼續加征關稅,而且繼續擴張領土,甚至要在火星上捶上美國星條旗。特朗普把威脅恐嚇、虛張聲勢、敲詐勒索等投機商的“交易藝術”用于對等加征關稅和強行奪取他國領土。特朗普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里根以來權力最大的美國總統,美國的政治針擺向右劇激擺動。
特朗普一再宣稱,可以動用“經濟力量”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表示:“永遠不會,加拿大絕對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2025年1月7日發表該刊專欄作家霍德華·弗倫哥題為《美國無法承受做一個“壞鄰居”的代價》的文章介紹,美加經濟關系堪稱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長期以來,這一直是兩國巨大財富和成功的源泉。五大湖城市群是一個地跨兩國的地區,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特大地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財富誕生地。各種貨物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在兩國之間進行多次跨境運輸,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以特殊零部件或熟練勞動力的形式增加價值。加拿大民調顯示,90%加拿大人不愿并入美國,美國也不能做一個“壞領居”。
特朗普在半年內多次宣稱,美國將動用“經濟和軍事力量”奪取格陵蘭島。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戰略地位重要,全島85%面積處在北極圈內,在北美和歐洲之間最短的航線上。氣候變暖正導致格陵蘭島周邊海域的海冰融化,航運活動急劇增加。格陵蘭島蘊藏豐富戰略性資源:稀土儲量3850萬噸,占全球稀土總儲量的1/4,未開采石油儲量約175億桶、天然氣4.15萬億立方米,還有金、鈾、石墨、銅、鎳、鋅等資源。丹麥能否保護這塊寶地?歐盟條約包括一項共同防御條款,規定如果任何成員國的“領土遭受武裝侵略”,其他國家“有義務盡一切可能向其提供援助”。
歐盟委員會確認,如果格陵蘭島遭到軍事侵略,共同防御條款適用于該島。法國外長讓——塔埃爾·巴羅談到格陵蘭島問題時警告說,不要威脅歐盟的“主權邊界”。但他補充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稱特朗普為“爸爸”的北約秘書長呂特4月2日表示,不干涉美國謀求獲得格陵蘭島的問題。格陵蘭島政界和6.5萬居民表示,不做丹麥人,能否堅持只做格陵蘭人而不做美國人?
最重要的是,自1941年以來在格陵蘭島的美國空軍基地不斷加強。特朗普表示,要派更多美軍到格陵蘭島。未受丹麥或格陵蘭島領導人“邀請”,美國副總統萬斯夫人“訪問”格陵蘭島并煽動當地居民脫離丹麥。美國軍政要員像在本國一樣,自由往來于美國與格陵蘭島之間。觀察家們預計,美國即使名義上不侵占格陵蘭島,也將實際上控制該島重要資源開發和獲取利益。
特朗普宣稱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國家資產”,威脅將“收回”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是如何和由誰開鑿的?1903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私下里我可以坦率地告訴你,如果巴拿馬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或者現在宣布獨立,我會非常高興。”同年11月3日,美軍在巴拿馬登陸,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11月8日在美國逼迫下簽訂了不平等的《巴拿馬運河條約》。
根據該條約,美國以一次性支付1000萬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取得開鑿運河權、期限為100年。從1904年起歷時10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據統計,在開鑿運河過程中,約7萬多名巴拿馬和其他國家的參與者喪生,其中包括400多名華工。1999年12月14日,美國將巴拿馬運河歸還巴拿馬。“運河是你們的了。”作為美國政府代表的美國前總統卡特對時任巴拿馬總統米蕾婭·莫斯科索說。
但是,美國一直是最大受益者。通過巴拿馬運河將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縮短至少14800公里,成為美國對外貿易、運輸物資甚至軍事人員的重要通道。據統計,2024年度,通過巴拿馬運河船只達9944艘,其中美國船只7000-7500艘,占70%至75%;運送貨物總量達4.23億噸,其中美國貨運量3.12億噸,占73.7%。全長約81.3公里的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黃金水道”,全球5%-6%的海上貿易通過巴拿馬運河運輸,亞洲到美國東海岸貨物運量占比達74%。巴拿馬政府和人民能頂位特朗普“收回”巴拿馬運河的無理要求嗎?舉世關注。
中東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多次聲稱“清空加沙”、“接管加沙”,以色列借此不斷推進遷移計劃,要把巴勒斯坦人驅離加沙。這種強制遷移加沙人口的行為,盡顯美國及其盟友的“新殖民主義思維”和強權邏輯,已構成“反人類罪行”。截至2025年,加沙地區居民210萬,自2023年10月到2025年8月6日,以色列軍隊已殺害61158名加沙居民,受傷人數達151442人;多數人特別是兒童營養不良甚至餓死。約90%的居民流離失所,50萬人無家可歸。
聯合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加沙地帶92%的房屋受損或被毀。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025年7月7日在白宮與特朗普共同會見記者時說,以色列和美國正密切合作,尋找可以接收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國家,現已“接近找到幾個國家”。特朗普“新殖民主義思維”、“接管加沙”的行為遭到多數國家反對。截至2025年8月,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已有147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等15國外長呼吁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5年8月8日,以色列內閣批準總理內塔尼亞胡提出的由以國防軍接管加沙城的計劃。多國和國際組織紛紛發聲予以譴責,認為這一決定“瘋狂”,只會造成更多流血事件,敦促以方立即停止其“戰爭計劃”。“中方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推動盡快平息加沙戰火,緩解人道災難,落實‘兩國方案’,最終實現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持久解決。”在8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巴以問題緊急會議上,美國不僅繼續頑固支持以軍擴大軍事行動,而且宣稱美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有能力阻止任何提議的行動。
長期跟蹤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2025年8月7日發布報告顯示,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目前已達到18.6%,是1933年以來最高水平。2025年初以來美國政府實施的各類關稅措施將導致美國物價水平短期上漲1.8%,相當于美國平均每戶家庭損失2400美元。
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8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新關稅于7月生效,美國當前的平均關稅已從1月20日特朗普就職時的2.4%升至20.1%。20世紀30年代美國實施近20%的稅率,導致大蕭條嚴重程度加劇和持續時間延長。越來越多分析顯示,高關稅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傷害遠超關稅帶來的收入。美國實施“對等加征關稅”,破壞世界經貿發展和影響美國對外經貿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8月8日發布報告預測,受美國高額“對等關稅”拖累,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率將從4月預測的2.5%降至1.8%。美國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馬克·贊迪稱,美國超過半數行業已開始裁員。大量事實表明,美國加征高關稅損人害已。如前所述,特朗普擴張領土野心遭到有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總之,特朗普政府內外政策難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約翰斯·霍普金斯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跨大西洋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布倫納2025年3月29日接受香港亞洲時報采訪時認為,俄烏沖突和加沙沖突加速美西方“道德破產”。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6月26日發表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樂卓博大學名譽教授約瑟夫·卡米勒里題為《美利堅帝國的太陽落下:加沙慘敗》的文章指出,“加沙慘敗”昭示美國霸權“日薄西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